妲己-商朝最后一位王后公元前1047年,商紂王帝辛攻打有蘇部落,有蘇部落不敵,為了平息這場戰爭,有蘇部落獻出了牛羊馬匹以及妲己。妲己是蘇護的女兒,生的貌美,紂王沉迷于她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不理朝政還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修建鹿臺和酒池肉林,可謂荒誕至極。 妲己還發明了炮烙之刑,就是將一根又粗又大的銅柱橫放,在銅柱的下方架炭火炙烤,讓那些犯人走在銅柱上,由于銅柱滾燙,沒走幾步就會掉進下邊的火坑被活活燒死,非常殘忍。紂王的叔叔比干對此看不下去,于是進諫紂王,妲己謠言諂媚,說圣人之心有七竅,于是紂王令人挖了比干的心。 紂王荒淫無道,百姓苦不堪言,周武王乘機聯合各個諸侯討伐紂王,牧野之戰,商兵大敗,商紂王逃到鹿臺,后自焚而死,妲己最后也為周武王所殺。 妲己人稱:一代妖姬。很多人將樣貌妖嬈的妲己視為“狐貍精”的同時,也認為商紂王貪圖美色,荒廢朝政,最終使得商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就是“妲己”但是,如果只是一名艷美無比的女子,她又有什么本事,使商朝滅亡呢? 現在多認為妲己是狐貍精主要是大家受《封神演義》影響,在書中,妲己為艷美無比,后被九尾狐精害死并被其附身,從而做出了一系列的惡性,導致商朝滅亡。但是,書本上妖化的妲己,使大家忽略妲己本身的性格以及商朝滅亡的真實性。 根據《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說明妲己是紂王征戰得勝的“戰利品”。而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使《封神演義》的九尾狐。既然妲己本是因為其父為了部落的存貨而獻給紂王的戰利品,那么至少可以看出,妲己為了部落從而進宮,也是深明大義的女子。 蘇妲己為冀州候蘇護之女,天生美貌、聰穎過人,但在去往朝歌途中,被軒轅墳千年狐貍精攝去魂魄,人已死亡,狐妖借其肉身,用其姓名,制造了一位新的蘇候之女,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蘇妲己的一生有兩個階段:真正的蘇妲己和被狐妖附身并死亡的蘇妲己,所以我以蘇妲己之名代替狐貍精,其實二者已融為一體。蘇妲己制蠆盆、鑄炮烙、設酒池肉林、禍亂后宮、殘害忠良,真真的惡貫滿盈,但很奇怪的事情是,她做了這么多的壞事,卻沒有得到及時的因果報應,各路仙家沒有一位來消滅它,只有云中子來送把破劍,還助長了她的氣焰。而那么多的神仙為什么不來滅掉妲己呢?他們不管妲己害人的原因其實只有一種解釋:女媧后來和元始通了電話,我在那派了三妖,暗中助你一臂之力,你不要把咱的臥底給搞掉了。 妲己 女媧有她的考慮,一定要“去其左右”,紂王的臣子們太衷心保國了,直接打勝算不大,狐貍精能滅掉一個是一個。于是我們很容易想到女媧娘娘當時派她出來的場景,女媧說:“你三妖可隱去妖形,托身宮院,惑亂君心”助武王伐紂一臂之力,“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后,你們也修成正果。于是可以肯定的是女媧與元始,狐貍精和武王他們都是一伙的,然后再看:女媧說的很好,事情辦好了,你們就從實習生轉正,以后就是正式員工啦,她們也當成好話聽的,她們作為女媧娘娘從眾多想轉正的妖精中海選出來的三位,自己都是感覺很榮幸的,所以她們無論如何一定要把老板交代的事情辦好。她們很清楚老板的目的,那達到目的所用的手段就是“惑亂君心”,而“不可殘害眾生”的論調,對于三個妖精來講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她們清楚這種只是需要注意的事不重要,重要是的老板要的結果。那老板到底覺得這種不可殘害眾生的調調重要不重要呢,答案是“不重要”。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歷史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