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姌 寶峰巖是一處養在皖南山區深閨之中的秀麗寶地,“她”地處涇縣厚岸與包合之間,東鄰太平湖景區,西接查濟古建筑群,4公里外厚岸王稼祥故居。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集佛教、道教、儒家(書院)為一體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美妙結合的景區。這里山清水秀,奇峰怪石,潭谷洞府,鐘乳奇異,古樹泉瀑,林木蔥郁,擁有天然卡斯特地貌,以鐘乳石溶洞和懸泉瀑布而別具一格。因此被稱為皖南“小九寨”。 ——題記
六月的一天,風和日麗,我再次攜友共赴寶峰巖山水之約,以續上次余興未了之情。令人欣喜的是景區的面容和內涵比春季都更有改觀,給寶峰巖增添了靚麗的色彩和無窮的魅力。
一進景區,路邊黃色的小野花在徐風中頻頻搖曳,仿佛在向我們表示歡迎問候。走在蜿蜒曲折起伏通幽的小道上,迎面陣陣清爽的山風,一路野花相伴,溪流潺潺,好似歡歌不斷,良辰美景怡人心情,我們行走起來,腳下像抹了油似的越來越快捷。
前方不遠處一道圓弧“龍涎瀑”出現在眼前,那清澈歡快的水聲,仿佛是少女甜美、清脆的歌喉在怡然自樂,唱山歌也。
繼續前行,便見一復古水碓端莊呈現,讓人不覺想起夏允彝《小有天記》中描寫的那種久違的親切:“……自高注下,勢愈奔激。居民以運輪舂,碓聲如桔槔,數十邊位,原田幽谷為震。”
走著走著,色彩繽紛的游樂園映入眼簾。這里有可愛的豬豬俠,憨厚的熊寶寶,瘋狂的小鳥,藍色的小孔雀,異地風情的大象,靈動的小蘑菇等等栩栩如生的小可愛們。驀然間,讓人童趣生發,純真回歸,美如花開。情景之中,我像只輕盈的飛燕,時而飛過小橋逗留于花草間,尋趣;時而穿梭在小可愛們之間與其互動,靈動起舞;時而飛到瀑布泉下,嘻嘻戲水……暢懷于山水間,讓身心瑜伽,恍入畫中游。
我們盤旋拾階而上,古色古香的狀元橋優雅呈現,讓人浮想聯翩,仿佛穿越古代……狀元橋四周碧樹成蔭,綠意蔥蔥,具有皖風徽韻的休閑區正在建設中。飛檐翹角的亭臺樓榭旁,便是一片翡翠色的方塘,方塘中的水倒影著天光云影,形成天地合一的意境。方塘如一塊綠色的大硯臺,讓人不禁想起這里悠久的文化歷史……
方塘的右側有一條幽靜明亮的小路,其右旁綠樹張開懷抱,像一把綠色的傘將其呵護。微風吹過,方塘中水息彌漫在周圍的空氣中散發出陣陣清涼,讓人神清氣爽。興奮之余,我做了個投籃的動作,將手掛在樹枝上,探出腦兒與綠樹留下美好瞬間。“晚上若能在這納涼閑聊該有多好啊!”我暗自思忖。
再往上又到了令人怦然心動、驚心動魄的九龍飛瀑“翡翠池”了。池水是因上源“溶洞”溪水,穿山破壁奔騰而下瀉流而成。今日的翡翠池好象更換了春天綠色的面容,有了新氣色。這是由于昨晚的大雨紛紛而落,沖洗了池內的塵埃,將池內換了“血液”,使這里的水變得如美酒瓊漿一般清澈。愜意中坐在翡翠池邊緣白色的大巖石上眺望遠方,心中不覺心曠神怡……仰視天空,看藍天白云悠悠,再低頭,閉目聽飛瀑潺潺,心,雜念全無,逍遙自得。
登上翡翠池最上端向下眺望,看見層疊成群的水池呈梯狀,高低錯落,差次不齊,層層相疊。每塊水池的水,由上而下在飛泉如雪,金瀑瀉銀,形成了一扇扇懸掛的水簾,將人帶入仙境流連忘返。翡翠池周圍碧樹滴翠,其倒影于池水中倩影翩翩……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息”山博大、肅穆、莊嚴;水靈動、清麗,充滿激情,令人神往,茶茗則分外香幽。山有了水才有了靈性。山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是單調與精彩的美妙結合。
緊挨著火山巖的“洞天記”邊的小石道是唯一通向山頂的幽徑,也是美妙的觀景點。入洞之后,從洞口往外眺望,窗外竟恍如大海,浩瀚無垠。環顧四周,風景各異,各有其美。
走出別天洞,突見斷崖瀑布從天而降“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其氣勢磅礴,壯觀得讓人膛目結舌!直下的溪水飛濺起片片水花,散若煙雨,清涼彌漫在空氣中,像個無形的天然空調將周圍的一切涼爽起來。手托水花,敞開心扉喝幾滴甘泉流入心扉,任身心洗浴,有忘卻紅塵,心如芷水之感。
隨后,又小心翼翼地鉆進了幽深的“記道洞”。洞內光線十分暗淡,陡峭無比,踩著明清遺留下的青石臺階,一步步虔誠而上。這里曾有個傳說,過去若有家運不順者,只要來這里鉆出洞,便可辟邪轉運。如此說來,記道洞很有仙氣,難怪有人稱之為“神仙洞”也。
出了神仙洞,右邊便是懸空險峻的寶峰巖斷崖。斷崖上高空秋千,讓人望而生畏卻又有躍躍欲試之念想。但想放縱一搏,高空挑戰,超越自我,非一般人所能也。連在一起的便是明鏡般的玻璃棧道、高空行走和玻璃滑道,這些驚心動魄的運動項目,很受年輕人青睞。想體驗它們,必須擁有一定的勇氣,健康的體魄和足夠的定力,才能成就。而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回過神來,左拐便是普云寺和大雄寶殿。跨過門檻跪拜于佛像神靈之下,合手為一虔誠祈福,阿彌陀佛。
廟后有一仙潭叫“龍井潭”。此潭雖小巧玲瓏,但卻是寶峰巖活水的源頭,并有神奇傳說。據當地人介紹,古時,若有誰家不能生育的女子,只要來此潭舀上一點水,拾塊石頭帶回家,晚上夫妻同房時,先將它們放在掌心,閉上眼睛撫摸一下,石頭若呈圓形,則生女孩;呈長形,那就會生男孩,多么神奇的故事,其實告訴人們的是,只要心存美好、真誠和愛意,夢想便會成真。
仙潭下走,有一條流水不斷的小溪,即使仙潭有時干涸見不著水也沒關系。因為此段路面下,有條暗流常年不息。老天賜雨,雨水越充沛,則寶峰巖斷崖瀑布和下面疊瀑連貫成群的九龍瀑布及山下一路分流的瀑布,越是飛泉如雪,奔珠濺玉,氣勢磅礴。正如清代著名學者趙青藜楹聯所贊譽:“寶氣靈空,結無限光明世界;峰腰掛瀑,流不盡活潑天機”。可見,瀑布占寶峰巖美景中半壁江山。
越過小溪下走,一棵形如鳳凰展翅,古老的百年神樹“丫楓樹”屹立在懸崖旁。這里是百姓祈福平安的香火之地。據說,過去如果哪家大人、小孩生病不能好的,只要來樹下燒香叩拜,神樹必會保他安康。也許樹久了真會有靈性。
站在古樹后的懸崖旁向山下放眼眺望,只見翡翠池、方塘、山下村莊、梯田、道路、對面連綿起伏的群山、綠樹等一切美景盡收眼底,讓人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感。那幽幽的山谷讓人不禁想起李白曾賜寶峰巖的那首美詩:“乘君素舸泛涇西,宛似云門對若溪”。
回頭再看看寺廟,有人說這里是過去有名的“震山書院”的舊址,是董氏三兄弟曾在這里免費教窮人家小孩讀書認字的學堂。如今雖然書院已殘垣斷壁,但學堂里那曾經朗朗的讀書聲仿佛仍在耳旁縈繞……無論時光如何滄桑歲月,但被歷史沉淀下來的深厚的文化基因總能世代流芳。
今日再游寶峰巖,我感慨萬千:寶峰巖的山,猶如云天里的山,山里流淌著歡樂的泉;寶峰巖的水,猶如夢幻中的水,水里有述說不盡的不老傳奇……這里是天上人間,這里是世外桃源!
在青山中探幽,在綠水中徜徉,妙哉,美哉! 作者簡介:舒姌,涇縣人。安徽省散文作家協會會員。曾在《天津日報》、《臺灣好報》、《潮州日報》、《皖西日報》、《敬亭山文學》、《宣城文藝》、《宣城散文》、《今日宣州》《暖雨春風》、《皖江晚報》、《西部散文選刊》及網上多個平臺發表文章近二百余篇。喜愛文學,擅長用純樸細膩的文字,靈動地反映生活狀態,借生活中每一縷陽光折射人生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