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后有反骨:反骨有兩種,一種是物質性的,指的就是枕骨,又名后山骨。上面突出處,稱為"腦杓"。下面耳后突起者,名"完骨"。(來源百科) 諸葛亮為什么不喜歡魏延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作為三大勢力之一的蜀國,有數不盡的忠臣良將,奇人異士。蜀國除了有五虎上將這一強大戰力之外,還有一名軍事才能十分卓越的將軍,那就是魏延。但是諸葛亮卻一直都不喜歡魏延,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諸葛亮劇照 在我國的四大名著當中,《三國演義》講述的就是東漢末年的事情,而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不喜歡魏延的原因被作者寫了出來。魏延是在劉備征討張魯的時候,率領部隊向劉備投誠。但是,諸葛亮在看魏延之后,便當場否決了魏延想要加入劉備軍隊的請求,并且還叫軍士將魏延拖出去斬了。劉備快速的阻止了諸葛亮的這一決策,而諸葛亮也向劉備說明了直接這么做的原因。 諸葛亮發現魏延的腦后有反骨,認為魏延在日后必定會起兵造反。而且,魏延一直都是張魯的手下,本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但是魏延卻拿著張魯的俸祿,背叛了張魯,這是魏延不忠的表現,而這也正是諸葛亮為什么不喜歡魏延的原因。但是劉備出于仁慈之心,還是魏延給留了下來,只是警告魏延將來不許造反。 諸葛亮為了蜀國一統天下的大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數次征討魏國之后,在五丈原病逝。在病逝之前,諸葛亮對自己的屬下說道,魏延一定會在自己死后起兵謀反。并且還留下了計策,幫助了蜀國軍隊在最后時刻將魏延斬殺,結束了魏延造反所帶來的叛亂。 三國魏延的介紹 提到三國魏延這個人物,很多人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觀點,諸葛亮見到魏延的時候就說他有反骨,之后也一直不受到諸葛亮的重用。但是劉備對這個人物還是比較的賞識的,劉備重用賢才的例子中屬魏延最具有代表性。 三國魏延劇照 一開始劉備在入川的時候因為魏延有戰功看,就任命其為牙門將軍,之后當劉備攻下漢中的時候,想要選拔鎮遠將軍的時候在張飛和魏延兩人中做出了抉擇。 當時張飛的名聲是比魏延要大很多的,也是鎮遠將軍強有力的人選,但是劉備賞識魏延的勇氣和果斷,最終還是選擇魏延擔任了鎮遠將軍。魏延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在鎮守漢中的十五年之內,從沒有一個敵軍能夠進入漢中的。之后屢次追隨諸葛亮進行北伐,屢建戰功,成為了一方有名的將領。 但是魏延和諸葛亮之間的矛盾是比較大的,諸葛亮一直不重用魏延,導致了魏延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而有所不滿。 之后在諸葛亮死后,魏延和楊儀之間的矛盾更加的惡化,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諸葛亮在將死的時候囑咐楊儀等人讓魏延進行斷后,但是從魏延的角度上面看來,有點大材小用了,之后魏延不甘心受到楊儀等人的擺布,從而違反了之前斷后的命令,最終楊儀派馬岱追殺了魏延。 所以縱觀三國魏延的一生,雖然有勇有謀但是命運對于他也是有所不公的,之后一直受到壓制導致了自己最終的結局。 蜀漢名將魏延為什么造反 魏延在軍事方面擁有讓人驚嘆的才華,在其跟隨劉備行軍打仗的過程中,被劉備重視,從部曲一路升為鎮遠將軍,這樣可謂官運恒通的人物,他的死亡給后人留下了很多的遺憾與疑惑。 魏延劇照 魏延的身死,其死因是他背叛蜀漢,欲率領軍隊投降敵軍。說魏延造反的主要人物是楊儀,也是魏延的仇敵,在諸葛亮還活著的時候魏延與楊儀便多次產生沖突,魏延甚至經常一怒之下舉刀想要殺死楊儀。劉備與諸葛亮非常重視這兩個才智過人的人,所以經常調解這兩個人的恩怨。 但諸葛亮身死后,魏延因為不滿諸葛亮的遺命,即讓魏延斷后方便蜀軍退兵。但魏延認為諸葛亮的死亡對戰爭的勝敗并沒有太大的關系,畢竟有他這樣的大將在軍中,蜀漢有什么好怕的。 但楊儀率領蜀漢軍隊開始撤退,魏延沖動之下不顧諸葛亮的命令,搶先楊儀的軍隊回到漢中,并且一路給楊儀使絆。楊儀與魏延的仇怨失去了諸葛亮的壓制,終于爆發。兩人都向劉禪上書說對方是背叛蜀漢的人,但一來魏延的人緣一直不好,二他撤兵的方式以及給楊儀大軍使絆的行為惹了眾怒,所以眾將領一直認為魏延才是造反的人。 所以魏延率領兵將跑出了漢中,但楊儀的大軍也隨之而來。魏延其實并不是真的造反了,而是他的壞脾氣以及壞人緣導致了他最后兵敗身死的后果。 魏延和張飛誰比較厲害 在三國中有很多的將領人物和英雄豪杰,所以后人總是喜歡拿其中的人物作比較看看哪個人物更加的厲害,其中魏延和張飛這兩人是經常拿來作比較的,那么魏延和張飛誰厲害呢? 張飛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物,魏延的名氣和張飛相比是遜色了一點,但是魏延的才能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在推選鎮守漢中人選的時候,張飛和魏延兩個人的較量處于灼熱化的狀態。 魏延一開始只是一個牙門將軍都沒有什么出色的表現,但是劉備看中了他的才能,破格的提升,這也是當時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當時的將領們都覺的張飛是最合適的人選,即使是張飛本人也是認為這個鎮遠將軍肯定是自己的了,但是最終的結果是讓魏延擔任了。 魏延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在魏延鎮守漢中的十五年內,沒有出現任何的紕漏,并且沒有放過一個敵軍的人進入漢中,所以劉備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出魏延是有才能的將領。并且魏延先后和王雙、郭淮交手都沒有敗過,所以劉備慧眼識英雄任命魏延成了鎮遠將軍。 為了能夠成功的說服大家,劉備舉行了一個高級將領的會議,并且讓魏延自己能夠在這次會議上面顯示自己的才能。 劉備問魏延如果自己上任之后有什么樣的打算?魏延這時候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如果曹操大軍來犯就率領將士進行攻打,保護主公。這種氣魄是無人能及的,因為當時是曹強劉弱的,很多人對于曹軍是有一定的畏懼的,但是魏延就毫不思索的做出這樣的決定,足夠能夠體現出自己的勇氣和魄力。 所以魏延和張飛誰厲害?這個問題也是見仁見智的,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 想了解更多歷史有趣味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hlhh520)←←長按可復制。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歷史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