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國歷任五代大汗: 第一代,成吉思汗(1206-1227):孛兒只斤·鐵木真 第二代,窩闊臺汗(1229-1241):孛兒只斤·窩闊臺 第三代,貴由汗(1246-1248):孛兒只斤·貴由 忽必烈(1260-1271):孛兒只斤·忽必烈 其中,忽必烈大汗未經過大蒙古國的“忽里勒臺”推舉,因此遭到其他黃金家族成員的抵制。1259年11月黃金家族和其他蒙古貴族在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舉行“忽里勒臺”大會,推舉阿里布哥為大汗。但是,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自立為汗,并于1264年打敗阿里布哥。1268年,窩闊臺汗國的海都,意圖奪回汗位,聯合欽察汗國與察哈臺汗國反忽必烈,致使蒙古帝國陷入內亂,史稱“海都之亂”。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至此,大蒙古國分裂為五個汗國:大元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伊利汗國。 一、大元汗國(元朝1271-1268) 由忽必烈建立,經歷九世,十一位大汗: 1、薛禪汗(1271-1294)孛兒只斤·忽必烈 2、完澤篤汗(1295-1307)孛兒只斤·鐵穆爾 3、曲律汗(1208-1311)孛兒只斤·海山 4、普顏篤汗(1312-1320)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5、格堅汗(1321-1323)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6、“泰定帝”(1323-1328)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由于也孫鐵木耳是自立為汗,故沒有汗號,后人把他的年號作為統稱“泰定帝” 7、“天順帝”(1328年9-10月)孛兒只斤·阿里吉八 由于他的“父汗”是非法大汗,故他也沒有汗號,上任一個月就在“兩都之戰”中被殺。 8、札牙篤汗(1328-1332)孛兒只斤·圖貼睦爾 9、忽都篤汗(1329年3-9月)孛兒只斤·和世剌 圖貼睦爾汗1328年平定戰亂后說,本意不在汗位,便于1329年初派人接在西域政治避難的異母弟弟和世剌登汗位,并于同年3月即大汗位,但好景不長,僅坐了半年的大汗便爆死。 10、寧宗(1332年10-12)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由于懿璘質班年僅7歲登基,實際統治者為,卜答失里太后,因此還沒來得及建立汗號就病逝了,在位僅53天,謚號“寧宗” 11、烏哈格圖汗(1333-1368)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 二、欽察汗國(金帳汗國、術赤汗國、術赤兀魯思、克普恰克汗國1219-1502) 原屬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封地,由術赤之子拔都繼承建立。1260年,忽必烈自立大蒙古國大汗,至此以拔都為首的欽察汗國獨立,1502年克里米亞汗國所滅,共計立國243年。 三、察合臺汗國(1222-1514) 原屬成吉思汗次子察哈臺的封地,1260年,忽必烈自立大蒙古國大汗,至此以阿魯忽(察合臺第六子拜答兒的兒子)為首的察合臺汗國獨立,后分東察哈臺和西察哈臺,1514年被葉爾羌汗國所滅,共計立國255年。 四、窩闊臺汗國(1225-1310) 原屬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由窩闊臺之子貴由繼承。1260年,忽必烈自立大蒙古國大汗,至此以海都(窩闊臺第五子合失的兒子)為首的窩闊臺汗國獨立,1310年被察合臺汗國和大元汗國瓜分滅亡,共計立國50年,是最短的汗國。 五、伊利汗國(伊爾汗國、伊兒汗國1256-1388) 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之子旭烈兀(1252年)西征(1256年大勝后)所建立,忽必烈和阿里布哥爭汗位時,旭烈兀曾指責阿里布哥,擁護忽必烈為大汗,因此忽必烈即汗位后,將其屬地賜予旭烈兀,即著名的伊利汗國,1388年被帖木兒所滅,總計立國13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