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最大的貢獻是,把交響樂固定成為四個樂章,給了交響樂一個基本格式。海頓的《驚愕交響曲》作于1791年,傳說當時倫敦的貴族是音樂會的常客,但是他們來聽海頓的音樂會只是為了表現自己所謂的高雅品位,在那里附庸風雅,每每在樂隊演奏時打瞌睡。海頓知道后非常生氣,于是他就寫了這部《驚愕交響曲》。
新作品演奏那天,音樂廳座無虛席,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這是什么音樂。樂曲的第一樂章速度很快,感覺輕巧流暢。第二樂章速度變慢,開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輕,沒有什么變化,聽眾十分輕視這種催眠似的音樂,覺得和海頓以往的作品沒什么區別。貴族們又在昏昏欲睡,剎那間樂隊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發出強烈的聲音,定音鼓猛烈地敲擊,模仿驚雷的聲音,狠狠地將打盹的貴族嚇了一跳。樂曲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輕快活潑,音樂詼諧富有活力。第四樂章速度變得更快,好像是人們在歡快地舞蹈。樂曲演奏完了,貴族們出了丑,海頓很快活,傻了眼的貴族被驚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們就把這部作品稱為《驚愕交響曲》。
G大調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Symphony in G major No.
94, “Surprise”)
1,Adagio-Vivace
assai(柔板—活潑的很快的快板)
奏鳴曲式。從一段如歌的柔板開始,由木管樂器和弦樂器分別奏出,然后浪漫派似的漸弱。主部主題是舞曲般的音型和匈牙利吉普賽的曲調,由小提琴奏出。副部主題并不具備旋律性,只是弦樂上的節奏音型。發展部非常簡練。整個樂章的性格是嫵媚優雅而不深刻。
2,Andante(行板)
海頓交響曲中最受歡迎的樂章。主題用最單純的民歌風格,聽起來像一首童謠,小提琴輕柔地奏出后,聲音更輕地重復一遍,樂隊突然爆發出一個響亮的和弦,讓人猛地驚醒,這就是“驚愕”。這一樂章的曲式是主題和四段變奏。
3,Menuetto:Allegro
molto(小步舞曲:很快的快板)
小步舞曲的速度極快,嬉戲幽默的性格使它完全不像宮廷式的小步舞曲。
4,Finale:Allegro di
molto(終曲:很快的快板)
回旋奏鳴曲式,海頓喜歡把回旋曲的華麗活潑與奏鳴曲的復雜變化結合在一起。樂章以兩個展翅飛翔,散發著活力的主題為基礎,進行速度很迅猛。對于海頓時代的提琴演奏技術,這個樂章的難度很大,即使現在也不容易。
視頻網址:http://video.baomihua.com/37262473/19475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