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 詩會 琢 璞 堂 盛夏雖烈日炎炎 卻萬物繁盛,綠蔭漸濃,風物宜人 也正是詩人們文思泉涌之時 琢璞堂 第一期 夏至· 詩會 西江月.初夏故事 作者:悠然 架下葡萄串串,亭邊雎鳥關關。 獨傾千盞醉依欄,一任裙飛發亂。 月冷曾憐衣瘦,酒殘添畫眉彎。 欲留那夜幾分寒,卻怨南來風暖。 西江月·夏日 作者:CJR 塘里荷花苞艷,桌邊墨汁香濃。 揮毫輕舞似騰龍,一任句詩筆從。 心靜夏來有得,酒醇微醉詞充。 學章習典向高沖,再謝眾師恩寵。 上片寫景敘事合而為一,比較簡潔;下片尾韻過于平實,缺少詞味。上片尾句可改為“一任筆酣情重”,下片要重作。 菩薩蠻 作者:云朵朵 消閑避暑清涼地,溪山宛轉千重翠。 碧水掠驚鴻,竹搖一徑風。 聽泉珠玉落,自在秋千索。 攜手意悠悠,簪花香滿頭。 畫堂春·夏至 作者:九九艷陽天 平湖柳色又如新,婷婷菡萏繽紛。 夕陽斜過綠羅裙,弄舞波粼。 猶記去年夏至,花開若此欣欣。 一年一盛一回輪,人再無春。 蝶戀花·夏至閑游 作者:沙城迎月 怕擾鳴蟲輕舉步。 草色青青,裙角縫金縷。 花蕊盈盈巧相補。蝶蜂戀戀頻來去。 清香長逐薰風度。 流水潺潺,似解玲瓏語。 對鏡笑顰沈歡緒。傍巖亦坐云深處。 蝶戀花·夏荷 作者:于樸 (一) 荷畔碧苔紅瓣遍。 金盞開時,日日香縈艷。 宜月逗風荷陣飐。夏涼更勝前年菡。 蝶舞鶯飛花處伴。 脈脈荷花,笑臉紅相赧。 惱亂層波橫寸半。斜陽特與黃昏澹。 蝶戀花·夏荷 (二) 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蕊娉婷,倒影芙蓉沼。 楊柳垂垂風裊裊。嫩荷無數蜻蜓繞。 絕艷香叢懷恰抱。 上下分紅,不語含羞窕。 脈脈雙花嬌向靠。故留期許風流到。 滿江紅夏夜 作者:豐齋王志華 熱枕難眠,縈心了,樊籠得脫。 催曉夢,微瀾輕漲,倚天浮月。 闃寂忽鳴皆未見,雙雙飛入夷延滅。 瘴煙歷,幾許幻神遊,殊清越。 籠樹影,蒼苔沒。無據也,雲階疊。 任蘭舟揺曳,且放閒楫。 昂首青冥愁盡去,荷風新透沙堤闊。 自伶俜,漁火漸依稀,歸明澈。 夏夜有懷 作者:婉清 夜來畏暑依風坐,底事斟來漫自磨。 身困城中慳趣少,心安鄉下得歡多。 良田半畝植紅豆,溪水一池生綠蘿。 最喜閑來無所絆,垂綸僻野釣清波。 暑夜難眠憶歡趣,清波影里釣相思。 二句不流暢。慳,可酌。來的次數有點多。 夏夜 作者:婉清 綠送清風暑氣涼。一階花影自生香。 我因無寐分簾幕,卿為何人守月光。 想起“春風又綠江南岸”,你的綠用為名詞,可酌一下后面的動詞,比如浸,本句形成個因果關系。 “一階花影自生香”巧妙運用通感,好句。夜漸長,人不寐,轉結以流水對收起,頗得章法。 夏至悄至 作者:逍遙虬髯客 春歸夏至雨初收,又見長堤蓼草稠。 寄語塵寰浮躁客,靜觀舒曠歲心悠!
夏至步黃景仁感舊之四 作者:霜花滿袖
一行朱墨一潸然,小佇風池鏡外煙。 光點筍斑猶欲滴,心搖雨榻不堪眠。 后花園負天行曉,故紙堆豪本命年。 添得半杯涼酒未,十分夏至可人憐。 夏日閑吟 作者:自在于心 花落無妨花又開,月圓月缺照窗臺。 年輪悄過鬢知否?蓬牗輕推風快哉。 五柳垂籬菊邊酒,三山喚鶴夢中才。 此心只許閑云住,不是閑云莫進來。
夏至小聚得侵韻呈懷 作者:少剛 敲窗豪雨入塵襟,屬意林泉感素心。 率性難求青眼看,春花每作白頭簪。 蘭馨一盞烹昏曉,句拙殘編愧古今。 熱血文章無用處,隨它亂疊半生蟫。
夏至 文:逍遙虬髯客 夏時悄至雨漫蕪,煦日晴空翠藹舒。 揮筆水鄉風景好,南薰晚籟入瑤圖。 詩的首聯用最具夏天特征的“雨”與“日”切入詩題;尾聯轉入對詩人對夏日景致的喜愛情狀描寫。合乎章法。 作者攝取“雨、日、南薰(南風)等最具夏天特征幾個典型物象以表現,得法。詩的作者有一定的文化積累,用詞較為典雅。如“南薰”、“晚籟”、“瑤圖”,南薰,就是南風,也是一個典。指《南風》歌,相傳為虞舜所作。也借指從 南面刮來的風。王維《大同殿賜宴樂敢書即事》詩:“陌上堯樽傾北斗,樓前舜 樂動南薰。”王維詩中的南薰是樂曲;又鄔載《送蕭穎士赴東府得君字》詩:“和 風媚東郊,時物滋南薰。”鄔詩中的南薰是南風。 晚籟,是傍晚的風聲,也是一個典。語出:莊子《齊物論》:“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瑤圖,精美的圖像。陳子昂《感遇》詩之十九:“云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 詩所表達的是作者對夏雨的漫溢,晴日藍天的亮麗,南風晚籟的清爽的喜悅心情與閑適心境。 以上都是此詩的優點。而有所遺憾的是,詩作在具體表達上有較大欠缺。 首先是,格律上有瑕疵?!笆彙D”是七虞韻,“舒”是六魚韻。“舒”字出韻。若這是用所謂的“詞韻”,則另當別論。 其次是遣詞造句不甚合理。如:首句“雨漫蕪”的“漫蕪”一詞涉嫌生造。用“漫”來形容夏雨之勢,本來很恰當的,但與“蕪”字搭配不上?!笆彙笔侵浮安菽倦s亂”。第三句的“揮筆”二字可省。這又看出,作者駕馭語言文字的工夫上還不甚純熟。 夏日午后閑步逢石榴花開 一秋風 風光不與春光老,花落花開幾暮朝。 一夜炎涼山雨后,石榴如火向天燒。 此詩通過描寫夏日風光,表達詩人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風貌。 詩首句的“風光”是暗指夏天的風光。此句意為:夏天的風光不跟春天的風光一起逝去。此語似不合事理邏輯。 問題出在“春光老”三字的理解上。 “春光老”就是春天的美好風光已逝。如歐陽修《玉樓春·江南三月》: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曉。露和啼血染花紅,恨過千家煙樹杪。 云垂玉枕屏山小。夢欲成時驚覺了。人心應不似伊心,若解思歸歸合早。”歐陽之情的首句就是春光已逝的意思。 次句用花的開謝言時間的過得快。此句用形象補足首句之意,是形成主從句。是首句的延伸。此種關系句二而意一。如杜甫的《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鄙暇涫侵骶?,描寫“耶娘妻子”送別親人時的悲痛情形,下句用夸張手法描寫哭聲,渲染骨肉分離的痛苦氣氛,增強了詩句的感染力。但本詩中的從句“花落花開”過于平淡,這是其不足之處。 第三句是轉句,詩意從時間推移轉為夏至之物候的描繪上:夏日長而炎熱,天雨而涼快。夏雨特別珍貴,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耙灰寡讻觥彼淖郑芮擅畹谋憩F出夏雨的美好。 第四句以最具夏日典型氣候的形象——石榴來收束全詩。頗見匠心。 夏至 文/有蘭若香 春歸夏至藕花香,高樹蟬鳴暑日長。 小院涼茶葡架下,閑聽老者話滄桑。 這首七絕,詩語流暢,表意清晰。作者通過描繪夏日小院中的一個場景,表現閑適恬靜的心境。 首聯用“藕花香”與“高樹蟬鳴”一靜一動兩個意象,直切“夏至”之題。甚好。但用語上還欠簡練,如首句已有“春歸夏至”,次句的“暑日長”便覺冗余。二可去其一。 尾聯由自然景物轉寫人物活動場景,自然流暢。特別是第三句中的“涼茶”與“葡架下”,取象精準:“涼茶”是夏日人所渴望之物,一個“涼”字,頓使人覺心清神爽。“葡架下”遮陽以得陰,自是夏日閑坐所宜之處。有此二象,第四句的“閑聽”便有所依著,詩脈貫通?!袄险咴挏嫔!保埠先宋镄男?,人老了,多愛追往憶舊。此詩作者不出面抒情而情在景中,頗得唐人筆法。 夏至寄情 作者:原點 花開半夏惹愁癡,猶聞鳴蟬唱別離。 驚看白駒縫隙過,晝長夜短誤相思。 原點之絕,表達一種相思閑愁之情。 詩的首句題旨:“愁癡”之情。句中的“花開半夏”,“半夏”一語兩關,既指花,又指時序巧妙。 次句用“蟬唱別離”將其“癡”其“愁”形象化。以象達情,這是極好的筆法。句中的“聞”不是個兩讀字,作動詞“聽”的意思時,讀平聲,屬上平十二文;作名詞“名譽”義時,是去聲十三問。此句可改為“聽”字。 第三句作者可能擬用“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快,帶出第四句的“晝長夜短”,但從詩的主旨上看,卻有游離之嫌。 第四句詩人深怨夏至“晝長夜短”而而“誤”了對思念中的人“相思”之夢,大有金昌緒《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情致,其“癡”情也可謂深矣。此句回扣首句“愁癡”二字,結構嚴謹,當贊。 山行 作者:輕寒 久擬逃秦心底寬,桃源一入鳥鳴歡。 一簾飛瀑落珠玉,幾縷輕云藏翠冠。 行倚松濤尋鶴夢,會凌絕頂御風寒。 千峰俯首我麾下,鳥在林梢腳底看。 《山行》一律,抒寫的是跳離世俗負累,投身自然所得的豪爽超脫之情。 首聯出句,用典。逃秦,是指避亂。晉陶潛《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絶境,不復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隱居。典用于此似有些過,因下面內容表達還有“千峰俯首我麾下”的豪邁意氣。次句的“桃源”是比喻說法,指山水美好之處。 頷聯描寫入山所遇所見:“飛瀑落珠玉”、“輕云藏翠冠”,對仗工穩,景物形象生動?!奥洹?、“藏”一動一靜,用字精當。 頸聯,轉回人的行跡。其中,出句“倚松濤”、“尋鶴夢”造境甚妙:一實一虛,虛實相生,形神兼備。對句實寫登山?!皶杞^頂”是情志,“御風寒”可能有歧義:御的本義是駕駛車馬;常用義是抵擋、防御?!坝L寒”常見的含義是“防御風寒”;也許特殊的情境下,可有“駕馭風寒”的意思。但感覺上,對句或因為對仗的原因,表意上有些不盡人意。 尾聯情景相融作結:人已在“絕頂”,遠望則其千峰低首,近看則鳥歇腳下林梢。表現作者勇立高峰,雄視一切的氣概與情懷。 詩思深沉,筆法老到。 涼夏 作者:新一 和風縷拂水如出,朵骨輕舒身似拳。 玉藕應留絲孔節,清涼一夏此來連。
工地送貨觀感 作者:中國夢 汗串珠花人倍忙,衣沾后背露肌黃。 覆舟悔鑒蒼生苦,勿效前朝療創傷。 夏日晚晴 作者:通關
獨對花前一醉休,眼中滾滾是橫流。 客塵漸被江風洗,鷗影能從夕照收。 庭樹蟬鳴催我靜,池荷氣馥勸君留。 閑來蹤跡憑詩見,更與何人共倚樓。 夏至 作者:孺子牛 綠草茵茵麥浪黃,開鐮打碾入糧倉。 閑吟隴上覓佳句,愧望田園詩數行。 夏暝(平水韻:六麻) 作者:子騰 長日蒸熏濕汗紗,飯肴半就且離家 園行滿滿行將去,小徑幽幽步遠遮 青靄散空蒼愈重,玉盤半盞頂頭斜 蟬弦蛙鼓交和樂,涼適吹平心里洼 夏至 作者:CJR 夏至蟬鳴菡萏紅,蛙歡麥熟水咚咚。 擺杯樹下邀朋聚,嬉笑言談羨冷冬。 夏至 作者:一縷柔風 星繁潮夜短,地熱白天長。 梅雨潤苗壯,荷風送晚涼。 熬湯排濕氣,聽曲治情傷。 五谷將成熟,秋思醞釀香。
夏至雜詠 作者:通關 夏至接端陽,良宵自此長。 蟬鳴環鳥靜,月照晚風涼。 信步三江短,閑居一夢香。 嶺南妃子笑,黯黯憶蘇郎。 前三聯平順,中二聯由物到人,安排自然?!碍h鳥”稍生。尾聯似是述夢,不僅兩句之間聯系不緊,且表意與前三聯有隔。夏至后晝長宵短。 夏至詠懷 作者:小屋聽雨 飯畢且隨行,風吹羅袂輕。 午休園愈靜,陰重鳥間鳴。 春夢渾無跡,浮云若有情。 愁心誰見得,托付與流鶯。 詠夏荷 作者:于樸 落日雯霞晹,荷池月色輝。 清涼發散意,慮澹駘波埼。 脈脈凝香氣,晶瑩葉上嬉。 聊發心羨跡,夜夢騁斯思。 民工夏日 作者:樵夫 車間夏日恨溫高,汗水如涓浸我袍。 更熱露天黃帽影,民工無處不辛勞。 二(出雁格) 東莞真如火焰山,深宵難寢把人煎。 芭蕉寶扇無能借,抱熱依然瞪眼眠。 搗練子夏 作者: 九九艷陽天 鹿角解,綠蔭濃, 藤椅輕搖百事慵。 一歲枯榮花已逝,半生寵辱轉頭空。 浣溪沙 夏至 作者:一縷柔風 踏夜小園嗅晚香,忽聽蟬語曲悠揚。 自然停步駐留長。 弦月陰晴圓又缺,詩情無數賦憂傷。 蓮心打坐渡清涼。 天凈沙·夏至 作者:CJR 夏來日暖陽強,水塘波瀲波昌。 物長豐收麥藏,靜心養壯。 夏荷蜻立情長。 西江月 夏荷 作者:梁家能 玉潔冰肌淡雅,綠衣搖拽妝成。 含情脈脈倚湖亭,素筆難描仙影。 才子風流爭賦,漁翁把盞相迎。 炎炎夏日笑盈盈,誰解其中心境? 朝中措 不期夏至 王尚 年年陌上野花多。今歲更婆娑。 自是風清雨潤,還因氣順心和。 但凡春好,須嫌夏早,且待消磨。 注水于茶代酒,填詞入曲成歌。 鷓鴣天·初夏 作者:義路仁心 菡萏池中半斂妝,柳絲裊裊釣風光。 酴釄已把春心了,夏日空教熱度彰。 紅瘦瘦,綠泱泱。新顏換舊又登場。 慣看人世沉浮事,惟擷榮枯入墨香。 醉瓊枝 戰狼 頭頂驕陽沐馥香,漿聲船影蕩荷塘。 含笑田田撐碧傘, 花綻,娉婷起舞送清涼。 柳岸聽蟬鳴夕照,喧鬧,朦朧月色話情長。 回憶當年童樂爽, 誰講?人生恰似捉迷藏。 浣溪沙·夏日 作者:清蓮沐雨 炙氣蒸騰日正長,枝頭蟬唱韻悠揚。 一簾花影照池塘。 筆動詩風能避暑,門關意馬好收僵, 心如靜水自清涼。 醉太平 下棋 作者:荼蘼花開 時當日濃,曬化南風, 爭及棋子橫縱,論黑白英雄。 柳蔭去匆,饑腸鼓隆, 任他頸背灼紅,不輸卿怎從。 初夏 作者:麗影 雷震推春去,高陽始夏長。 風柔荷葉翠,雨細菜花黃。 百鳥喧深樹,群魚戲淺塘。 離秋收尚遠,已念果飄香。
夏至夜 作者:周南 藍田云氣雨空霏,洪慶山頭夕日微。 星聚長安之灞上,燈紅歌舍唱村圍。 匆匆戎路南風黯,落落心情宦影稀。 多病覆杯辭老酒,十年滋味隔輕肥。 夏至 作者:焦志強 夏至從今后,天涯苦晝長。 逐風搖樹碧,落日暈山黃。 蛙鼓浮萍水,柳垂荷葉塘。 應思故里夢,似聞莼菜香。 晴光洗盡白云空,夏至天涯氣候同。 街樹深深搖碧翠,池荷淺淺抹妝紅。 有情故事都前滅,無限相思隔夢中。 此夕不言孤坐處,一身明月滿樓風。 山嵐向晚斂殘霏,與客攜壺上翠微。 好鳥時鳴聽碧樹,野花吹落坐重圍。 晴光夏至余長久,故事天涯剩已稀。 若得他年猶會遇,也應憐我舊衫肥。
夏至雜思 作者:洗濁齋 一宵清雨入簾空,短褐竹籬誰肯同。 好月直須箋上白,夭桃合共夢邊紅。 未憐鸞鏡黃塵里,欲引焦琴別夢中。 枕石漱流固吾愿,看魚聚散飲荷風。 夏至 作者:莽原大哥 |
|
來自: WENxinHANmo > 《百卉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