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學校 早在1918年,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時,開辦校役夜班,支持師生發起平民教育講演團、平民夜校,開創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八十年后,新生代農民工涌入城市,成為高校服務保障隊伍的主力軍,他們在努力謀生的同時,依然懷揣夢想,期待著可以實現自我價值。北大的老師、學子們非常希望為這些在我們身邊為師生服務的工友們做些事情。于是,2006年,平民學校重新開辦了。 勞工神圣,人人平等 ![]() 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倡導創辦校役夜班,為校內工友補習文化、講解時事,大學中無論何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權利。1919年,由鄧中夏、廖書倉等進步學生發起的平民教育講演團在北京大學成立,以“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之自覺”為宗旨四處奔走,將平民教育擴大到校外。1920年,北大開辦平民夜校,校外平民也可以走進最高學府接受教育。百年前,北大平民教育對北京地區社會教育的開展、民智的開啟起到了重要作用,促進了工人階級的覺醒,為北京地區工人運動的開展準備了條件。 傳承平等理念,成就平民夢想 ![]() 平民學校項目由北京大學工會協同全校多家單位合作開辦,北大師生志愿參與,以“傳承平等理念,成就平民夢想”為宗旨,為校內的進城務工人員提供免費培訓教育和綜合素質提升平臺,至今已招收學員一千余人,在平民學校各項活動中受益的工友數千人。 ![]() 平民學校按照“高校教育資源+志愿服務”的模式組織培訓、開展活動。培訓內容包括主課、計算機基礎技能、日常英語會話、素質拓展、課外活動等。主課內容涵蓋多個領域,如北大風物與人文精神、法律常識、經濟常識、歷史知識、文化解讀、藝術賞析、人生哲學、科技與生活、計算機知識與網上學習、職業規劃、身心健康等。 很多北大老師,包括學校領導和著名專家學者,主動請纓為平民學校授課;行政管理部門的同志肩負起平民學校管理服務的責任;還有一批批北大學子加入到志愿服務的隊伍。數百名志愿者的無私奉獻,使得北大師生和工友們的這一牽手,一堅持就是十余年,風雨無阻。我們非常欣慰的看到,從平民學校走出的學員,視野更加寬闊,工作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顯著提升,收獲了更多的自信和實現夢想的能力。平民學校已經成為校內工友心中傳播知識的殿堂、交流進步的平臺,是工友們的精神家園。 平民學校的故事 《我們的北大故事》 2017年4月29日,北京大學向全球發布作為120周年校慶年開篇之作的校慶系列預熱片之《我們的北大故事》。該片由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籌備委員會策劃,從北京大學平民學校切入,以平實、溫暖、感人的基調,展現北大的歷史傳統、精神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