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有一條很明顯的主線,就是改革,整部電視劇的劇情都是圍繞改革展開的,雍正為代表的改革派和守舊派之間的矛盾在推動著劇情。隆科多在劇中的面貌偏向守舊派。隆科多作為既得利益集團,最后倒向八阿哥胤禩是很自然的事情。 劇中雍正改革主要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主題,四個階段主題分別為:清查虧空、火耗歸公、攤丁入畝、整頓旗務。我們可以結合雍正改革的不同階段來分析隆科多的立場變化。 一、清查虧空 清查虧空其實在雍正繼位前就開始了,后來由于涉及面非常廣,遭到集體反對,甚至引發魏東亭自盡,清查虧空不得不暫停。隆科多也欠了國庫的錢,找佟國維幫忙,佟國維沒有搭理他,只是給了他五百兩銀子打發了。隆科多后來不得不把康熙賜給他的寶刀賣了還債,可見所欠數目不小。遭到這種羞辱,隆科多心里不可能沒想法,他必然會恨清查虧空的主持人雍正。由此可以證明一點,隆科多此時的政治面目就是守舊派。 佟國維當時權勢很大,而且有結黨的嫌疑。推舉太子一事,佟國維遭到沉重打擊,當然了八阿哥胤禩遭到的打擊更大。作為補償或者是政治交易,隆科多上位了,這屬于康熙的帝王心術,駕馭權力的手腕。康熙在世時,隆科多戰戰兢兢,最終確保了雍正順利繼位。因為這個功勞,雍正繼位后,隆科多位列核心領導層。但是我們別忘了,這個時候八阿哥胤禩同樣在這個核心領導層里。說明雍正不見得真的信任隆科多,只不過是暫時的拉攏。 雍正上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清查國庫虧空,但是他太心急了,以致于發生了諾敏欺騙事件。諾敏是隆科多舉薦的,諾敏的所謂功勞也是隆科多向雍正吹噓的,諾敏還送了很多銀子給隆科多。如果說隆科多不知道諾敏在作假,鬼才會信。隆科多幫著諾敏作假,說明隆科多反對改革。案發后,隆科多就被冷落了,不過職權還在。這個階段,雍正打擊的是老賴集團。而這個集團的頭兒就是隆科多。隆科多被打擊后,清查虧空的事情進展順利了許多,曹雪芹家直接被抄家抵債了。 二、火耗歸公 清繳的欠款大多充作了西北的軍費,養肥了年羹堯,青海也得以大捷。青海大捷后,雍正開始推行第二項改革,火耗歸公。第一個試點的地方就是年羹堯所在的西北大營。不過年羹堯這個曾經的心腹,此時居然占到了改革的對立面。 年羹堯不僅抗拒改革,還殺了孫嘉誠。雍正震怒之下,將年羹堯一貶再貶,直至逼迫年羹堯自盡。這個階段隆科多沒出現,但是我們可以推測,雍正通過殺年羹堯這件事,震懾了那些守舊派。我們的隆中堂估計此時也戰戰兢兢,不過死的是年羹堯,火耗歸公這項改革也沒有觸及到隆科多的根本利益,他暫時還能忍。 三、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這項改革,得罪的是官僚集團背后的士紳集團,也就是廣大的讀書人和退休的官員。他們的特權被取消了,因為雍正要求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士紳們覺得這個做法有辱“斯文”,因而激烈反對改革。朝中反對最激烈的就是那幫清流,以李紱為首。 科舉形成之后,皇帝依靠士紳統治百姓,便給了士紳大量特權。到了雍正時期,這些特權已經維持了數百年了。現在雍正要廢除特權,士紳們當然不同意。最后以李紱被殺,改革得以順利推進。維持了幾百年的士紳特權一夜之間失去,他們必然懷恨在心。士紳們口里喊著圣人之道,骨子里卻極為自私自利,心中根本就沒有天下,沒有百姓。明朝的皇帝們跟士人斗了一輩子都沒能斗得過,雍正現在又把他們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表面上看,隆科多跟這件事沒啥關系。我們細想一下,就會發現,現在反對改革的老賴和反對改革的士紳已經有了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新政。那么這項改革,其實就是一個鋪墊,守舊派開始沆瀣一氣。 四、整頓旗務 前面三項順利推行后,現在改革進入“深水區”了。整頓旗務的主要內容是“旗人自食其力”。大清自立國開始,旗人不事生產,由國家供養。初期人口不多,還能勉強負擔。到了雍正年間,已經過了將近百年。旗人人丁滋生,人口有上百萬,全部依靠國家供養,已經成為朝廷的一大負擔。辛辛苦苦攢的錢,大部分都拿去養了寄生蟲,實在是心有不甘。前面三項改革是開源,這一項改革就是節流。但是這個節流,節的是旗人的流,旗人是大清最核心的統治階層。八阿哥等人作為皇帝的家人,其實就是旗人的代表。這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這時候,此前雍正得罪過的所有守舊派都聚集到了一塊兒,沆瀣一氣,他們決定采用逼宮的方法,直接廢掉雍正,換一個不改革的皇帝。隆科多在此時出現了,他支持雍正的三皇子弘時。不過,皇帝由誰來當,是八阿哥胤禩,還是弘時,這時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先把雍正搞下去。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那樣一幕,在朝會上,當胤禩逼宮時,整個朝堂上只有張廷玉和那個新科狀元站在雍正一邊,只有這兩人是真正的心系天下。而朝堂中其他所有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改革是一場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這也是歷史上絕大多數改革最終失敗的原因。而當矛盾積累到無法調和的階段,人們對改革失去信心時,革命就會發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