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脾胃與眼睛在經絡上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因目為肝之竅,肝受血而能視,而肝血稟受于脾胃。脾胃所化生的氣血,散精于肝,通過經脈上榮于目,眼睛因為得到這些營養而變得明亮。 由此可見,我們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東西,除了與肝有關外,還與脾胃有關。因脾胃失調所致的眼病,或是日常對眼的保養,我們都可以通過刺激胃經上的承泣穴來解決。
能改善疲勞性眼疾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吳艷華表示,“承”有承受的意思,“泣”有眼淚、水液的意思。承泣穴是胃經上比較重要的穴位。胃經多氣多血,而承泣穴是胃經最靠近眼睛的穴位,中醫里講“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所以經常揉一揉這個穴位,會使眼部氣血旺盛,眼睛得到足夠的血液滋養。
堅持按摩承泣穴,能疏通經絡,減輕眼肌緊張和疲勞,改善眼部調節功能,因此能達到預防多種眼疾的功效。如對于眼輪匝肌痙攣、假性近視、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眼肌麻痹、遠視所導致的疲勞及頭痛有一定的療效。
早晚點按放松眼肌
承泣穴在瞳孔的直下方,位于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吳艷華表示,老人在按揉承泣穴時,需要端坐在椅子上,然后舉起雙手,使指尖向上,掌心向內,用中指或者食指的指腹來點揉承泣穴。
在點按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巧勁,動作宜輕柔,使指腹緊貼皮膚,不要和皮膚表面有摩擦的感覺,按揉力度要均勻。每次宜點揉或按揉的方式按摩8~10分鐘,早晚各1次。然后,再用拇指的指腹分別以順、逆時針的方向來按揉兩側的承泣穴,各方向按摩2分鐘。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
指導專家
吳艷華
記 者 陳曉琨
通訊員 孫冰倩
承泣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