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陰虛體質型 癥狀:此類型的人大多偏瘦,面色潮紅,原因是體內津液虧少,表現為皮膚干澀、頭暈、耳鳴、口干、尿黃及習慣性便秘等。此外,還有口燥咽干、手足心熱、少 眠、多喜冷飲、舌紅少苔。心陰虛,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肺陰虛,干咳少痰,潮熱盜汗;腎陰虛,腰酸背疼,男子遺精、女子月經量少;肝陰虛,脅痛,視物眼 花。 養生防治法則: 1.多喝水 2.飲食清淡,遠離肥膩、厚味、燥烈之品,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及魚類等清淡食物,對于姜、蔥、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少吃。常吃鴨肉、蟹肉、海參、小銀魚及鮑魚等,最好少吃狗肉、公雞等動風助火的肉類。 3.水果,最好多吃酸甘的水果,如石榴、梨、葡萄、香蕉、蘋果、黃瓜、西瓜、冬瓜及百合之類,少吃荔枝、桂圓等溫補水果。 4.情志調養,喜靜勿躁,切記過貪嗔癡。 5.運動調養,練氣功、瑜伽、少參加劇烈的運動。 6.起居調養,切記熬夜,早睡早起。 2.陽虛體質型 癥狀:手足發冷過膝,形體白胖,面色淡白無華,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情長,大便時稀,唇色口和,常自汗出,脈沉無力,舌淡胖。夜尿多,頻繁。 養生防治法則: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吃蘿卜,夏吃姜。 2.特別是飯后30分鐘,咀嚼一塊姜,不僅溫中散寒,提高人體各種消化酶,進而達到細胞排毒的功效。 3.陽虛體質的人,平時可以常服用“金貴腎氣丸”(腎陽虛)、“理中丸”(脾陽虛)。癥狀不明顯,最好不要服用。 4.灸法,17歲灸風門穴以御肺系之疾,24歲左右灸三陰交以免生殖、泌尿系統之患;30歲左右灸足三里已固后天之本,預防百病;老年加灸曲池,可獲明目、降壓及預防中風之效。 5.堅持泡腳療法。 3.氣虛體質型 癥狀:氣短乏力,容易出汗、說話聲音低落,快走或上樓時就氣喘。脾氣虛,食用少納呆經常腹脹,大便干而不爽;心氣虛,胸悶氣短,倦怠乏力等。 養生防治法則: 1.水果:大棗、葡萄干、蘋果、龍眼肉、橙子等。 2.蔬菜類:白扁豆、紅薯、淮山藥、蓮子、白果、芡實、南瓜、包心菜、胡蘿卜、土豆、蓮藕及香菇等。 3.肉食:雞肉、豬肚、牛肉、羊肉、鵪鶉及鵪鶉蛋等。 4.水產類:淡水魚、泥鰍、黃鱔等。 5.調味類:麥芽糖、蜂蜜等。 6.谷類:糯米、小米和黃豆制品等。 4.濕熱體質型 癥狀:面色暗黃,易生痤瘡,口黏、口苦、口臭、大便黏滯不爽,小便黃赤,異味大。濕熱體質的女性帶下色黃、外陰異味大,男人則表現為陰囊潮濕和瘙癢。 養生防治法則: 1.面色暗黃、易生痤瘡,用大黃和蒼術兩味藥內服,見效后,囑其常喝決明子泡茶,獻血幾次,可有效。 2.素食療法,充分選擇好各類谷物、蔬菜、水果、堅果類,科學搭配。 3.常喝煙酒的人,最好選擇大力子、茵陳、車前草等清熱祛濕,選蒼術健脾祛濕,蘆薈清熱。 4.運動鍛煉后最好不要飲用甜的果汁和飲料,一定要喝純凈水和礦泉水等,以免助濕生熱。 5.衣服盡量穿棉麻、絲綢等質地的衣物,避免化纖類、尼龍類衣物,最好不要穿緊身內衣褲。 5.痰濕體質型 癥狀:形體肥胖、頭暈乏力、好困、好臥、經常腹脹及大便不暢,女性表現為白帶多、腰酸、經少或經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舌苔后膩,舌邊有齒痕,舌體龐大,脈象沉細。 養生防治法則: 1.多運動、多按摩 2.經常點按足三里、太沖、內關、神闕、曲池、陽陵及陰陵等。 6.瘀血體質型 癥狀:面色晦暗、眼圈發黑、口唇發暗,眼睛白眼球經常有細小的血絲,面上容易長斑,皮膚粗糙,手腳發涼,舌跟紫暗或舌上有瘀點、瘀斑。容易健忘。 養生防治法則:赤足散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