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即人體冬季易發、多發、即發、復發等相關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特殊方法施治,從而使冬季特發的疾病減輕或消失的一種特色的治療。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發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虛、寒、里、陰病癥,長期反復發作導致肺、脾、腎三臟虧虛;陽氣不足,具體多為腎、肺、脾胃、鼻、肢體經絡等系統的纏綿難愈的疾病,如咳嗽、哮喘、慢性泄瀉、關節冷痛僵硬、怕冷、體虛易感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時令, 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采取順應自然, 借用自然之溫,“熱”補陽氣, 散寒驅邪, 活血通脈,增強機體之正氣,并在人體特定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藥物注射、艾灸或內服藥物及埋線、刮痧、拔罐、熏蒸、氣霧吸入等方法來治療或預防上述疾病。 “冬病夏治”通過冬病夏治治療方法激發人體經絡,調節臟腑功能,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從而達到 “緩則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據穴位的主治病證,在人體的特定穴位上進行藥物貼敷、藥物注射、艾灸、埋線、刮痧、拔罐,或內服藥物等。 1風濕類疾病 適合冬病夏治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痹病,冬季受寒時加重,病情不斷反復及加重。 風濕骨關節病,在中醫統稱”痹癥“。中醫上說,”風寒濕三氣雜合而致發痹“,意思是寒冷、潮濕、季節氣候變化,都會引起風濕類疾病發作或加重。夏天陽熱之氣,對風濕類疾病有一定緩解作用。因此,這時冬病夏治,配合辛溫之藥以治療,效果蠻好。 2胃腸道疾病 適合冬病夏治的胃腸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等。 按照中醫的分類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類: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病、腸胃濕熱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治療和日常保養方法。脾胃虛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較好。脾胃虛寒類胃病,用針灸、穴位敷貼治療,可激發正氣,緩解疼痛,并減少來年冬季的發作。 3呼吸道疾病 適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氣管炎、哮喘、咽炎、扁桃體炎、反復呼吸道感染、肺氣腫、肺結核等。 一些長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癥狀,遇冷或冬天容易發作。穴位敷貼治哮喘類疾病的膏藥,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細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藥。此外,穴位注射配合穴位敷貼療法,對治療結核病效果較好。 4骨傷類疾病 適合冬病夏治的主要有:慢性頸腰痛、肩周炎、頸椎病等。 骨傷類的疾病和其他內科疾病不大一樣,一方面,它表現在軀體上的疼痛是有具體指向的,另外,它又是由身體內的虛寒引起的。所以,治療骨傷類的病要內外兼治,治療軀體的疼再補內里的虛。也可以穴位貼敷的方法為主,補虛用溫陽驅寒的膏藥,貼在滋補全身又位于脊椎的穴位上。 5婦科病 適宜冬病夏治的婦科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不孕等。 冬病夏治,易祛除體內陰寒,舒經通絡,溫化寒濕,活血祛淤,從而促進婦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環,治療很多慢性婦科疾病。伏灸膏穴位貼敷,是冬病夏治婦科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此外,還有針刺、灸法、穴位埋線、穴位注射、中藥熏蒸等。 6亞健康 亞健康狀態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間,到底有什么病很難說清楚,但冬病夏治對付亞健康不是無的放矢,它能針對亞健康的癥狀各個擊破。亞健康的癥狀是人容易疲倦、吃不下、睡不好、腰酸背痛、怕冷等。 治療從這些主要癥狀入手——人容易疲勞,用藥膏貼敷滋補人體的強壯穴,如足三里、關元和氣海等; 腰酸背痛還怕冷,說明人體里面寒氣太重,腎虛了,要用溫陽藥膏放在大椎、命門和腎腧穴; 睡得不好,用寧心安神的藥,在心腧、膈腧、內關上用藥; 胃口不好,說明脾胃功能差,在足三里和中脘等穴位上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