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聽朋友說,有高血壓的人需要補充葉酸來預防心腦血管病,我查出還長了頸動脈斑塊,正在服用降脂藥和阿司匹林,還需要補葉酸嗎?補了葉酸能消除掉血管斑塊嗎?“,這是高血壓快十年的患者的提問,也是很多高血壓患者關注的一個問題,如何對待呢? 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損害,尤其可引起致死致殘率極高的心腦血管病。眾所周知,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是心腦血管病發生的病理基礎,但除此之外的研究也發現,高血壓患者缺乏葉酸導致體內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也是引起心腦血管病的最危險因素之一,在我國的高血壓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占到了70%以上,這種類型的高血壓被稱為是H型高血壓。 對于H型高血壓,在注重降壓的同時還必須注意補充足量的葉酸,才能更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那么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的心腦血管病有啥不同?補充葉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起到縮小或清除斑塊的作用嗎? 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動脈斑塊是由于血管內皮受到損傷后,血液中的脂肪沉積于此引起一系列炎性反應,脂類物質被“液化”形成粥一樣的物質,這些粥狀物聚集在一起形成斑塊并向管腔內凸出而堵塞血管。如果這些斑塊破裂后,這些粥狀物暴露在血液中,會引起血小板的大量聚積形成血栓,從而堵塞血管引起缺血性或壞死性疾病。所以斑塊形成的兩個條件一是血管內皮損傷,二是脂肪沉積。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人體中的蛋氨酸經過代謝會產生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可損傷血管內皮,增強血小板的聚集活性,促進血栓的形成,當體內葉酸缺乏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會大幅升高,而高血壓患者是最容易發生葉酸缺乏的人群。 由此可見,斑塊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雖然都可以引起血栓的形成,但在引發心腦血管病中的作用機制并不相同,所以補充葉酸并不能對已經形成的斑塊有清除作用,因而它與防治動脈硬化及斑塊的降脂藥、阿司匹林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樣,也不會產生沖突,都是高血壓患者應當長期注意的問題。 高血壓患者如何補充葉酸葉酸主要富含在動物的肝臟、豆制品及各種果蔬中,所以保證每天有足夠的這些食物攝入是補充葉酸最好方式,但很多患者同時還有糖尿病、高血脂等需要控制飲食的疾病,日常飲食中往往存在葉酸攝入不足,此時就應當口服葉酸來及時補充,每天補充量0.8毫克即可。 總之,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在降低血壓的同時,還應注重可引起心腦血管病而又獨立于高血壓之外的一些危險因素,葉酸缺乏導致的同型半胱氨酸要注重,左心室肥大也要重視,如果夜間血壓大于了120/80mmHg也是獨立于白天高血壓之外的危險因素,如此等等都應當引起關注。所以,高血壓患者應當定期做全面檢查,要知道高血壓的治療不只是把血壓降下來,通過綜合干預治療阻止與延緩心腦血管病等的發生才是最終的目標。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