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PiPi健康 2018-04-18 18:53:08 位于人體左上腹的胃,有著強大的消化和儲藏的功能,各種酸甜苦辣味,軟硬口感的食物,都能容納。 但它也是十分脆弱,甚至可以說是消化系統中最容易受傷的器官。幾乎每個人在生活中都經歷過胃部的不適。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超過42萬例,占到全球新發病例總數的42%,居全球首位。而且,近年來胃病發病趨向年輕化,患胃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胃不好,更要警惕5種情況喉嚨有腫塊 如果發現吞咽食物不像往常那么順暢,特別是下咽時感到喉嚨發緊,甚至喝水都有困難,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查。 紐約大學腸病學家和臨床助理教授Jeffrey S. Crespin說:“喝水時喉嚨有痛感可能預示嚴重的消化系統問題。”醫生在檢查時,還會詢問吞咽困難是否還伴隨著咳嗽、聲音嘶啞、打嗝,或只吃幾口食物就有飽腹感。因為這些都可能跟食管癌有關。 放屁次數變多 一個人平均每天要排出2L氣體。腸胃氣脹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正常,除非還伴隨著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反應。美國胃腸病學家John E. Burney說:“(放屁)同時還出現腹痛,排便異常,或突然體重下降,就需要警惕了。” 如果發現放出的屁,味道有糞臭味,也可能說明腸道中有賈第蟲。 褲子突然變緊 如果你發現幾天前還能輕松穿上的褲子突然變緊,先不要怪肚子上長肉,這也許是因為脹氣(即體內存留過多氣體)。普通的脹氣可因吃太多,或吞咽太多空氣導致;突然沒來由的脹氣,伴隨腹痛或便血,就需要注意。這可能是因為乳類消化問題,或其他需要醫治的健康狀況。 Burney說:“要小心的狀況有胃食管返流疾病、腸道易激綜合癥、膽結石、便秘和乳糜瀉等。” 褲子突然變松 體重突然減輕可由多種疾病導致,但我們首先可以考慮消化系統問題。Burney說:“很多胃腸病患者都經歷過莫名掉體重,首先要擔心的有結直腸癌、胰腺癌和胃癌。” 其他可能導致體重減輕的原因還有乳糜瀉或克羅恩氏病,這些都會影響身體吸收營養素的能力。 缺鐵 鐵能幫助血紅細胞運輸氧氣。如果體內提含量低,人會感到非常疲憊,還會出現頭疼、皮膚發黃、脆甲、脫發和體虛。 一個簡單的驗血就能知道自己體內鐵含量是否達標,如果檢查出貧血,還需要看胃腸科醫生。Burney說:“缺鐵性貧血常因消化道中慢性、不可見的失血導致,這可能是由于患了結腸癌、胃癌、胃潰瘍、炎癥性腸病或血管發育不良。” 6個習慣“養出”胃病很多人都把養胃掛在嘴邊,熟不知胃病也是一點點“養”出來的。如果生活中你有這些習慣,建議趕快改。 飲食不規律 很多上班族投身于工作,有時候三餐不能保證,有時候餓到前胸貼后背才想起吃飯,一吃又撐到扶墻。 要知道,餓得太久,胃酸增多會損害胃黏膜,導致胃糜爛甚至胃潰瘍;吃得過飽,會加重胃負擔,導致胃下垂,出現消化不良。 熬夜 胃黏膜上皮細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這個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熬夜,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復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此外,有些熬夜的人還喜歡吃些宵夜,當有食物停滯在胃中,會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等。 抽煙喝酒 酒精中的乙醇能對胃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發生胃炎、胃出血。 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學物質,會刺激胃黏膜,使鹽酸分泌增加,導致胃炎或潰瘍的發生。 重口味 有研究表明,高鹽食物不僅會加重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同時對胃黏膜的保護層也會造成損傷。長此以往,胃黏膜就會走上“萎縮——腸化——癌變”的路。 另外,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也會給胃帶來巨大的消化負擔。一旦消化不了,就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等情況。 飲食不衛生 飲食衛生與否,看起來只是小事一樁,但養胃還是傷胃有時候就由這類小事決定。 如果飲食不注意衛生,帶有病原體的食物可能導致急性胃腸道炎癥,甚至還可能帶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常吃刺激胃的藥 大量臨床資料顯示,許多藥物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引起炎癥和潰瘍。 很多中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時都需要阿司匹林,用藥期間如果忽視了對胃的保護,一樣會造成胃黏膜損傷以及隨后的疼痛、出血。 養胃做好4件事不多不少,七八分剛好 吃得太飽會增加腸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長期還會破壞胃黏膜,導致一系列腸胃疾病。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吃到七分飽既可以保證營養攝入,還能控制體重。 “七分飽”的感覺因該是:胃里面還沒有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主動進食速度也明顯變慢。習慣性地還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第二餐之前不會提前餓。 新鮮蔬果保證膳食纖維攝入 充足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和吸水膨脹,防止便秘,縮短有害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 蔬菜、水果、糙米飯、燕麥片都是纖維的好來源。消化道黏膜較薄或有潰瘍的人,最好選擇纖維較細、含水溶性纖維高的主食或蔬菜。 細嚼慢咽 短時間內大量、快速進食,影響消化吸收,還容易吃得過飽,超出胃容量。建議沒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不低于20分鐘。 及時排解壓力 人體胃腸道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于中樞神經,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焦慮、抑郁的情緒,也會對胃腸健康帶來傷害。 如果情緒低落,可以適當吃些甜食來增加幸福感;也可以通過中強度有氧運動,來發泄壓力。保持好心情,是給胃腸最好的禮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