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以學校發展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中心,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參與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教學效能和專業能力,使教育科研真正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強化教學研究,狠抓常規落實,細化習慣培養,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現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一)強化常規教學管理,夯實基礎,提高教學效益。 (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 (三)深化校本研修,營造書香校園。 (四)校本教研高標準、嚴要求。 (五)開展課題研究,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 三、具體措施及辦法 (一)強化常規教學管理,夯實基礎,提高教學效益。 1.認真學習鉆研《新課程標準》,組織教師學習《柳河縣義務教育教學研究制度》、《柳河縣義務教育教學管理常規》、《柳河縣義務教育教學常規》、《柳河縣義務教育學生學習常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從理論的高度分析典型的案例,充分發揮理論的引導作用;尤其使青年教師盡早進入課改的新角色,增強課改意識,樹立正確的課程觀、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把握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大膽進行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與研究,不斷推進課程改革。 2.依靠班主任教研組和科任教研組開展集體備課,加強同科教師間的經驗交流,改革教學方法,實施最大效能教學;同時,也加強不同學科間的交流,促進學科整合,整體提高教學效能。 3.繼續實行備課改革,倡導電子備課,讓廣大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用來鉆研教材和輔導學生。堅持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切實抓好教研組主備——教務處審核——個人二次備課的“三級備課制”。備課時要貫徹一種教學理念——“減負增效”,真正為課堂教學所服務。 4.進一步規范常態課堂的管理工作 (1)每月組織全體教師聽評課(上課教師完成優秀教學設計,由全體教師共同評課,指出優缺點,完成比較全面的發言,評課后教學設計、點評稿交由學校存檔) (2)定期不定期進行教案檢查,學校每月檢查一次,將情況記錄在教案本上;教導處隨時抽查教師的教案; (3)學生作業檢查,學校每月檢查一次,并有相關記錄; (4)學期末對教師教案、教學情況、學生作業批改、非考科目教學進行量比評分;每位教師每學期上一節研討課。 (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 把落實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同開發校本課程有機的結合起來,保證課程結構的完整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安排課程,爭取開足開全國家課程,同時盡最大可能開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本學期仍然堅持以中華經典誦讀為校本課程。 2.發揮素質教育作用。組織學生進行詩文朗誦、講故事、書法展覽等活動,給學生鍛煉和展示才能的機會與舞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深化校本研修,營造書香校園。 1.完善教研組織和教研機制。嚴格要求各教研組按照學校教研計劃認真實施,保證教研效果,使教師在活動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共享,在共享中發展。 2.抓好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要求教師把教育理論學習做為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組織教師有針對性的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信息動態及教育教學形勢分析,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增強教師科研興校意識。本學期計劃每月進行一次教師集體學習,其它不定期學習;要求每位教師本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專著,在書中圈一圈、畫一畫,寫讀書體會。 3.增強教師網絡研修意識,走進教師研修網和360個人圖書館等學習網絡,學習有關教學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提高自身素質。 (四)校本教研高標準、嚴要求 學校的教研活動要突出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研究的空間要基于校本,基于實踐,研究的重點要放在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上。 1.本年度的教研活動要繼續保持以往教研活動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教研活動的內容要以解決學科教學中的一些熱點、難點、疑點等問題為重點,加強專題教研和案例評析,集中解決課改中出現的新問題,并注意資源共享,使每位教師確有收獲。 2.教研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有示范、匯報、研討等,防止因形式單一影響教師教研的興趣和熱情。 3.教研活動要對外開放,加強教學交流,借助外力拓寬教研渠道,提升教研質量,積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與縣教研部門和他校教研力量結合起來,加強校際間的互動交流,使教師在互動中達成共識,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4.經常組織公開課、觀摩課活動,做到課前有準備,課后有反思、有分析。每位教師都要參與,都要發言,都能夠把新課程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五)開展課題研究,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 1.課題研究注重過程化。教導處要加強教育科研管理,統籌安排有關課題的研究工作。要定期舉辦教育科研講座,提高教育科研理論水平。各課題組要根據各自制訂的實驗計劃切實有效地展開研究工作,注意資料的積累歸檔,并不斷總結經驗,撰寫高質量的教科研論文,鼓勵教師向教育刊物投稿。 2.課題研究講求實效性。根據學校已經形成的《課題管理制度》等規定,教導處要加強對各課題組的管理,與教師在研究中平等對話、共同研究案例、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參與整個研究過程。課題組主要負責人要積極有效地帶領教師進行課題研究工作。各課題組長要確實發揮作用,帶領教師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研討、交流、反思活動,自覺探索課堂教學規律,重視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學實踐能力。 3.扎實開展我校現有課題——縣級課題:語文組(組長:程會淋):《培養農村小學生讀書習慣的策略研究》;英語組(組長:侯月佳):《利用課本劇提高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的研究》。省級課題:《家校協作,共同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4.加強與兄弟學校的溝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同其它兄弟學校共同研討,取長補短,共同促進,使每位教師都有向兄弟學校學習的機會,本學期繼續爭取與手拉手學校多聯系,勤溝通,請進來學習,走出去鍛煉。 四、教研工作計劃安排 二月三月 1.制訂教研工作計劃 2.召開教師會議,了解本年度計劃內容。 3.學習《課程標準》、三個常規和一個制度等理論知識。 4.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示范課 5.各課題組制訂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四月、五月 1.青年教師匯報課 2.教師全員教學研討課 3. 六月 1.組織教師對課題情況初步檢測 2.總結本學期教研工作,安排下學期教研工作 九月、十月 1.繼續對教師進行有關理論知識、方法的培訓 2.開展基地校活動 十一月、 十二月 1.深入課堂,繼續開展課題研究,實施兩階段兩反思。 2.教研工作進行全面總結。
柳南鄉中心小學 二〇一八年三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