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大宋王朝》之七十一:厓山海戰

     夢想童年594 2018-06-29

    欒氏春秋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夢碎厓山前路盡    可憐蜀地有孤忠

    大宋末帝

      宋端宗駕崩后,張弘范親自領軍,發誓追小朝廷到天涯海角。從這時起,兩支宏大的船隊幾乎形影不離,從廣州到秀山,從秀山到香山島(今廣東中山),雙方且戰且行,吃虧的永遠是小朝廷一方。

      香山島一役,小朝廷在戰斗中減員不少,在颶風中損失更大,首相陳宜中率領的800艘戰船全都翻了,據可靠記載,只有一個人活了下來,其余的都被淹死。

      這人的命可真夠長。

      落湯雞?陳受夠了,他再不想飄來蕩去,死去活來。他提議大伙兒去占城(今越南中南部)過海外陸地生活吧。

      沒人響應。

      陳宜中熱情高漲,說他去給大伙兒打前站,先去占城探路,就走了。這是他在歷史中出現的最后一幕,當他的船開遠了,有人才想起來,這人從前就逃跑過。

      陳宜中逃跑一個月后,小朝廷的船隊到達了井澳(今廣東中山南海中),他們再次遭遇了颶風,大約十分之四的船翻了,同等比例的人淹死。這些船里就有宋端宗趙昰的船,趙昰本人連淹帶嚇得了重病,在次年的四月病死。

      接連翻船,連續死皇帝,讓所有人心驚肉跳,“群臣多欲散去”。關鍵旱情,陸秀夫站了出來——“度宗皇帝有一子尚在,將置其何地。古人有以一旅以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備,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立國?!

      他的話喚醒了一直都堅定存在的大宋忠義之心,能一路追隨直到現在的,都是難忘故國,絕不屈膝異族的忠勇剛烈之人,誰愿意沉淪滅亡,成亡國之人呢?

      眾人立趙昺為帝,是為宋懷宗帝昺,改元興祥。楊太后繼續垂簾聽政,張世杰任樞密使主管軍事,陸秀夫任首相,他每天親自書寫《大學章句》,為年僅8歲的帝昺上課。

      且行且戰,臨近東亞大陸的最南端,張世杰屢敗之余決定開辟基地。最初他選擇的是雷州(今廣東??担笾孪喈斢诶字莅雿u一帶。

      公元1278年五六月間,張世杰遣將與元軍爭雷州,這座之前一直是大宋發配重案罪官的城市成了小朝廷的噩夢,敗績再一次降臨,現實逼迫他們繼續向南逃跑。

      下一個目標,崖山。

      終于到了崖山!


    世紀大海戰

      崖山,古文作厓,現代多作崖。它位于今天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處的崖門鎮。銀州湖水由這里出海,海面上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環抱,延伸入海,闊僅里許,故稱之為“崖門”。門內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每天潮起,可乘潮出戰;潮落,可據險而守。從地勢上看,是絕佳的戰略要地。

      張世杰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這里,立即命令士兵上岸,造行營30間,建軍屋3000間,做出了長期駐守的打算。

      追擊的元軍很配合,隔了大約半年之后,在公元1279年的年初正月間,從潮陽(今屬廣東)由海路趕到了崖山。領軍的是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范。

      幾天之后,副帥、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李恒也從廣州率領120艘戰船趕到。這樣,元軍整體軍力水陸兩軍共約3萬左右,戰船大約400艘。

      崖門內,張世杰擁有戰船近千艘,兵力達20萬以上。

      兩相對比,大宋的優勢是壓倒性的,沒有理由再失敗,何況搶先占據崖門,坐擁天險,元軍的水師只能飄在海面上,種種優勢都在預示,大宋如果抓住機會獲得大勝,不僅不會滅亡,反而會借機在南中國站住腳跟,哪怕只是兩廣一偶之地,至少也是五代時南漢的根基。

      可這只是表面上的數字參照,不為人知的是,大宋20萬大軍之中,存在著大量的宮女、內侍、官員家屬、軍兵家屬,以及大量的文官。

      除去這些非戰斗人員,宋軍的戰力不過幾萬人而已。這也是為什么之前屢戰屢敗,不斷逃亡的原因所在。

      更重要的是,張世杰的心理變得煩躁。他不再像從前一樣,開戰之前做兩手準備,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連續敗連續逃,讓他受夠了。

      張世杰放棄了崖山海戰中獨一無二的最關鍵地段——崖門。他把一千余艘戰船背山面海圍成方陣,以大索勾聯,四周圍起樓柵,其結構像陸地上的城廓一樣。宋懷宗趙昺的座艦就居于這座方陣正中間。他決定以堂堂正正之師,與元軍決一死戰。

      他的口號是——“連年航海,何日是頭,成敗就看今天!

      元軍水師非常歡迎他這么做,非常配合地集結了全部實力與之對陣。這邊戰云密布,海面上幾十萬人動輒生死相向,而在不遠處的另一端海面上,卻是歌舞聲平歡聲笑語,當地居民正在舉行每年一度的海上元夕夜競渡。

      這幾天正是元宵佳節,國家興亡,趙家興廢,不足以讓所有漢人陪著去死去活,老百姓的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

      回到戰場,元軍水師發現張世杰又把戰般綁在一起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對面的宋軍主帥是俺們的臥底嗎?!

      4年前焦山水戰時,張世杰只是將十船連成一舫,這回居然是一千多艘綁成一座大城,這要是不放一把空前大火的話,真是枉費了張世杰的好心。

      這些煩人事是沒法干擾到張世杰的,再一次綁船并不是他失憶了,忘了之前的慘痛教訓,而是他早有準備。為了火,他讓士兵們挖了海量的爛泥上船,都厚厚地涂在船外板上,再用長木桿作阻擋,防止敵船來撞。為了生存,他還在船上準備了足夠所有人吃半年的糧食。

      做完了這些,張世杰非常確信已經萬無一失了,他可以直面戰爭,等待勝利,或者持久的對峙。

      這兩樣他都沒等到,勝利、失敗暫時還看不出來,宋軍很快就發現了一個致命的新問題。

      元軍水師在張世杰放棄崖門背山面海時,第一時間搶占了崖門,掐斷了宋軍重回岸上的可能。這看似沒用,海戰嘛,與陸地何干?但是張世杰給船隊上的20多萬人準備了半年的糧食,卻沒辦法準備哪怕一個月的淡水!他每天都得派人回崖門內取淡水,取燒水作飯的木柴,這些都在元軍搶占崖門之后丟掉了。

      僅僅10天過后,宋軍淡水供應就出了問題,南海上熾烈的太陽下,口喝難耐的宋軍士兵只好從海中提起一桶桶的海水勉強喝下去,結果誰都知道,那跟喝毒藥一樣,他們立即開始上吐下泄。宋軍的戰斗力銳減,并且只會越來越減。

      這時元軍才開始了攻擊。

      元軍在崖山西山頭上架起回回炮轟擊船陣中間宋懷宗的御艦,幾炮之后御艦上迅速作出反應,張起了巨型布簾遮擋炮石。效果相當地好,據記載巨石擊中布簾,御艦巋然不動。這算是非常規攻擊方式,有可能是宋軍船陣的選擇地點非常欠抽,居然離主動放棄的崖門不太遠。不奏效之后,張弘范決定用火攻。

      一艘艘滿載著柴草的小船被點燃,直沖南宋的船陣。

      宋軍水兵用長桿抵住火船,不使靠籠。偶有漏網的,涂滿了濕泥的船外板還真的頂用,火焰沒法立即燃起,隨即被南宋水兵用海水澆滅。

      相持不下……這么說并不準確,元軍根本不必擔心宋軍有哪怕一點點的進攻。一千余艘木制戰船綁在一起,得用什么樣的發動機才能推得動?

      一座不動的船城,不知道有什么樣的攻擊力!

      張弘范決定再一次勸降,他早有準備,隨船帶來了張世杰的外甥。該外甥三次進入船陣勸降,張世杰不為所動,回答得鐵骨錚錚——我知道投降能活命,且能富貴,但忠義之志決不動搖!

      公元1279年的陰歷二月初六日,元軍發起了總攻。那一天烏云密布,海浪洶涌,大?,F出了它狂暴的一面。元軍水師兵分四路,從東、南、北三面向崖山外的宋軍船城進攻。張世杰率眾力戰,從黎明時分直到黃昏降臨,歷經漲潮、退潮兩個時段,士兵和船陣先后崩潰了。

      士兵們疲勞饑渴上吐下泄,加上一整天的劇烈戰斗,早已不可支撐。看似堅固的船城只能防守無法反擊,永遠立于不勝之地,解體只是遲早而已。

      元軍摧毀了宋軍外圍的7艘大艦,突入船城內部,到這地步,張世杰才下令砍斷大索,各船逃生。這讓當時的海面亂成了一鍋粥,張世杰本人居然無法接近他最應該保護的對象——宋懷宗。當時黃昏降臨,暮色四合,風雨大作,張世杰遙遙望見帝昺的御艦,隔于形勢,他沒法親自去接,只好派人架小船過去。

      操船者不顧一切地在無數激烈交戰中的戰船間劃行,奇跡一樣地接近了御艦,并且爬了上去??墒菬o論他說什么,御艦上都不同意。

      宰相陸秀夫惟恐來人是元軍假冒的,斷然拒絕把宋懷宗交給來人帶走。

      這種擔憂絕對是有必要的,國亡在即,無數可恥的投降者挖空心思想找進身之階,此時帝昺無疑是最好的投降禮物,怎么能隨便就交出去?!

      接應者無奈,只好退走。遠處停在外圍的張世杰無奈,只好率領十余艘戰船,保著楊太后,順著退潮的海水揚帆遠逃。

      宋懷宗的御艦孤零零地被圍在戰場中央,無論怎樣都沒法脫離了!

      當是時,或死或降,別無他路。陸秀夫在黑夜中決定以死殉國,他仗劍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都驅入海中,他的妻子死死拉住船舷不松手,他長嘆一聲,喝道——“都去!還怕我不來?

      陸夫人松手,沉入了大海。


    負帝投海

      陸秀夫轉身望向年僅8歲的宋帝趙昺,流亡至此已近3年,航海逾萬里,所為者何來?難道只是為了活下去嗎?!

      他抱起了帝昺,對這個孩子說——“國事至此,陛下應為國死。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說完,他緊緊抱住他的皇帝,涌身跳進了波濤洶涌的大海。

      大宋帝國至此終于滅亡,不管她是否軟弱,不管她是否屈辱,她的最后一位皇帝和宰相,以世間最絕決的方式為她劃上了句號。

      崖山之役,大宋全軍覆滅。據載,第二天凌晨,“浮尸出于海十余萬人”。這些人和陸秀夫一樣選擇了絕決,選擇了尊嚴。

      而在遠處的海面上,張世杰的船隊終于逃出了生天。楊太后聽到帝昺的死訊,她撫膺痛哭:“我忍死到今,只為了趙氏一塊肉啊,現在沒希望了!”她投水自盡,為趙宋殉葬。

      張世杰不久后死于一塊海上颶風。

      至此,流亡小朝廷全體覆滅。


    大宋悲歌


           后人翻閱這段史書,感嘆者有之,搖頭者有之,憤怒鄙夷者更有之,比如有人評論說,陳宜中能逃而不能死、陸秀夫能死而不能戰、張世杰能戰而不能謀……說這些有什么用,他們真的有經天緯地之才,何至于遠逃萬里,在崖山與敵死拼?

      一家一姓的天下歷經320年之后,注定了元氣盡喪,國家肯定無人。當是時,處上位者注定了只是些或庸碌無才,或無恥貪婪之輩,滅亡是無可避免的。

      所爭者,只是滅亡的方式。

      在這一點上,趙宋之亡,除了陳宜中等無恥之徒外,陸秀夫、哪怕是張世杰都可以無愧于史冊后世。崖山之戰結束了,除了參戰的元軍之外,還有一個人全程的親眼目睹了戰斗的整個進程。

      文天祥。

      文天祥早已被俘。

      他被張世杰排擠出小朝廷之后,選擇了回自己的老家江西抗元。公元1277年,文天祥率兵于雩都(今江西于都)大敗元軍,收復了興國、吉州(今江西吉安)等地。他在興國建立大本營,江西各地抗元義軍四面來投,形勢一度大好。

      但是他終究是個文官,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準備不足,大勝之余忘了戒備,元朝江西宣慰使李恒,也就是率水軍支援張弘范進行崖山海戰的那個人,率重兵偷襲興國,文天祥應戰失利,大敗至空坑(今江西永豐南)一帶。

      敗退中,隊伍零散,文天祥的妻兒、幕僚都被俘虜,他本人因為有義士替身受捕,才幸免于難。

      縱遭大敗,文天祥仍然百死不回。他收拾殘部轉戰廣東東北部的南嶺地區。情況越來越險惡,文天祥知道事不可為了,他向小朝廷請求歸隊,可是張世杰再一次拒絕。

      此時此刻,文天祥孤身在外,聲名外顯,等待他的只有兩條路,一是投降,另一個是敗亡。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能戰而不能謀的張世杰,有忠義卻無心肝的張世杰!

      公元1278年的年底十二月份,文天祥在廣東海豐五嶺坡被俘,自殺未成,被押往崖山戰場。這一路是文天祥的煉獄之旅,身在敵營,睹物思人,如此錦繡山河,統統落入敵手,而他空懷滿腔忠義報國之心,卻無可奈何,連自己也成了被俘之人。

      到崖山戰場,張弘范要他寫信去勸降張世杰。文天祥冷然相對——我不能救父母,難道還會勸人去背叛父母嗎?!

      他取過紙筆,錄下了不久所寫的那首《過零丁洋》詩。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在世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投降,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替死敵去勸降?張弘范笑了笑,連稱“好人,好詩”,命人把文天祥帶下去,絕口不提勸降的事。

      文天祥隨著元軍水軍出航,近距離親眼目睹了崖山海戰。這對他的摧殘是難以想象的,他所竭盡全力,傾盡所有想保存的,就在他眼前毀滅!


    揚州挽歌

      崖山海戰之后,元軍南征大軍的全部工作只剩下了一件,找到大宋傳國玉璽。這在幾天之后,半真半假地完成了,有人宣稱,在一具男孩兒浮尸的脖子上找到了它??蛇@具比玉璽明顯更重要的尸體,卻偏偏下落不明。除此以外,就剩下了文天祥。

      要怎樣處置這位亡國宰相?

      張弘范在各種慶祝,包括在崖山之畔的山崖陸壁上刻字——“鎮國上將軍張弘范滅宋于此。”之余,還是很想保全文天祥。他覺得,留一文天祥也無關改朝換代的大局,反而更能襯托出元朝開國的恢弘氣度,何爾而不為?

      忽必烈也這樣想,他特意批了份文件下來,說“誰家無忠臣”。命專人押解文天祥去大都。文天祥的北上苦旅開始了,他名揚中華,為華夏千年民族魂的光榮之旅也就此啟程。

      當年五月,押解隊伍進入南安軍(今江西大余),文天祥的故鄉臨近了,他計算時日,估計8天之后會到達老家吉安。他開始絕食,相信8天之后到達時會饑餓而死,他可以餓死桑梓,盡節故里了。可天不從人愿,絕食8天他沒有死,而故鄉已過。

      文天祥決定恢復進食,以便在虜廷從容就義,更有價值。

      一路北行,元人并不禁錮文天祥的視聽,很多戰時訊息一個個傳入,文天祥發現他真的成了一個孤單的人。除他以外,揚州、釣魚城都已經陷落了。

      說揚州,李庭芝在誤解中趕走了文天祥,隨即被元軍重兵圍困。揚州城在10個月期間彈盡糧絕,城內達到了易子而食的程度,但仍然死戰不降。

      臨安陷落,宋室投降。謝道清和全國州郡發豈有此理歸降手詔,元軍派人持詔書到城下招降。李庭芝說,我只知奉詔守城,沒聽說過以詔諭降的!

      副將姜才發弩射退來使。

      不久,得知元軍押解宋恭宗一行赴大都,正途經揚州。李庭芝與姜才率兵4萬夜襲瓜洲渡口,試圖奪回宋室一行。激戰3個時辰仍未成功,只好退回揚州城內。

      元軍再次拿著謝道清的親筆詔書到城下招降。詔書云——“今吾與嗣君既以臣伏,卿尚為誰守城?”問得很符合程序,這個世界都是姓趙的,俺趙家都投降了,你還守什么城,這不是在妨礙正常的財產轉移嗎?

      說得多么理直氣壯,李庭芝一時也說不出反駁的話,他在沉默中一箭射死元軍的使者,以行動拒絕投降。至此元軍明白只剩下強攻一途了,之后半年之間雙方苦戰不休,蒙古人在揚州城下圍起了一條長墻,以城外之城徹底封鎖了揚州。

      忽必烈適時送來了最后一次招降信,他許諾只要揚州投降,之前的抵抗、殺使者等行為全部赦免。李庭芝有些心動了,恰好姜才沖出重圍,去附近州縣籌糧回來,他凜然道——“相公不過忍片時痛而已!”李庭芝幡然悔悟,人生除死無大事,與那片時之痛相比,他們有更在乎的東西。

     ?。保皞€月之后,福州小朝廷任命李庭芝為左相,派使者來召喚。李庭芝命副副手朱煥留守,他與姜才率領7000名士兵北上泰州(今屬江蘇),準備從那里泛海南下。

      李庭芝前腳走,朱煥立即就投降了。揚州陷落,元軍全軍開拔追擊李庭芝部,終于把他們圍堵在泰州城內。

      李庭芝、姜才終于力盡被俘。元軍主帥阿術責問李庭芝為什么不降,姜才大叫“不降者,是我!

      阿術猶豫,蒙古人是重硬漢的,李庭芝、姜才無疑硬到了不可以思議的地步,當此天下已定的大勢,實在沒必要多殺。

      一邊的朱煥說話了,揚州積骸遍野,皆他們所為,不殺何待?

      一句話勾起了之前10個月里的殺戮怒火,阿術下令將李庭芝斬首,姜才剮殺。臨刑之日,原大宋江淮主將,那位應該七十九就死,非要活到八十三的夏貴特意趕來來觀刑,姜才受刑中冷然發問——老賊,你看著我不感到慚愧嗎?!

      揚州世代忠烈,聞聽李、姜被害,全城百姓無不流淚。這股忠直剛烈的氣息一直留存了下去,直到數百年后明末清初時,這座硬到不可思議的城市也在與李、姜一樣忠貞剛烈的史可法率領下,與清軍死戰,哪怕屠城十日也絕不投降!

      壯哉,揚州!


    千古釣魚城

      茫茫神州,只剩下了獨釣中原的釣魚城。至大宋滅亡之時,釣魚城的主將已經換了三任,當初讓蒙哥城下飲恨的王堅第二年就被召回臨安,不是為了嘉獎,而是賈似道等朝臣猜忌他,把他排擠到了普通州縣去當地方官。

      公元1264年,崖山之戰前15年,王堅在和州知州任上郁郁而終。

      釣魚城的第二任主將是張鈺。張鈺是王堅的部下,一個在某種程度上比王堅理加強悍堅硬。他接手釣魚城之后,不止是固守,而是適時出擊。當臨安陷落時,他派部將突襲青居城,抓獲元軍安撫使劉才;3個月后,派兵弛援重慶,合力攻克鳳頂寨,再之后收復瀘州,捕殺叛將梅應春與元將熊耳,抓獲熊耳夫人。聽說小朝廷在福建稱帝,他在釣魚城內辟建皇城,派出百余人南下尋訪,準備接來長期獨立。

      當然,這百余人沒法橫越神州,再越過百萬元兵,把小朝廷接到釣魚城里來。

      公元1275年的年底十二月,涪州降元,重慶告急,張鈺按捺不住,留副手王立守城,自己率軍攻入重慶,接任制帥之職,旋即克復涪州。過了正月,張鈺大會西南眾將,聯合忠、萬兩州軍力連破元軍十八砦,解大寧監之圍。

      一時間,西南振動,宋軍在這一片區域里大有復興之勢。

      天下大勢如此,張鈺注定了只是曇花一現。元軍集結重兵圍困重慶,用的是揚州之戰同樣的戰術,結局卻沒那么嚴重。

      張鈺的身邊沒有姜才,他的部將出賣了他。張鈺在巷戰之余選擇出逃,逃到涪州時被元軍抓獲,被押解到安西(今陜西西安),軟禁在一座廟里。

      回頭說釣魚城。

      天下事,難說沒有運氣的存在。大宋滅國,神州淪陷,釣魚城天險也變得脆弱,原來自成體系,可以永遠生存的山城,居然連續兩年干旱,城里農田顆粒無收,據當地縣志記載,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金城湯池,非栗不守,到此地步,釣魚城終于投降了。

      這座從公元1240年由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始筑,至公元1279年正月最后一任守將王立出降,共抵抗蒙元整整40年,前期以擊斃蒙古大汗蒙哥而光耀史冊,后期獨自支撐巴蜀危局被譽為獨釣中原的曠世堅城終于倒了。

      張鈺在陜西聽到消息,以弓弦自縊身亡。

      釣魚城投降的次月,流亡小朝廷在崖山全體覆滅。這兩件事接踵而至,奏響了大宋末世的挽歌。


    千古凌霄城

    凌霄城,這座在十三世紀慘烈的宋蒙戰爭中,大宋的半壁江山最后一個被蒙古軍隊攻克的堡壘,被歷史的煙云湮沒700多年后,隨著興文旅游業的拓展,又隱約進入今人的視野。

    據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載:凌霄城三面峭壁,西連五斗壩,深箐雄峻如城,宋置,明初都掌蠻(僰人)依為巢穴,成化四年,樞臣程信督兵討叛蠻,別將李礦攻凌霄城,遂大破之……又據凌霄山四十八道拐崖壁上刻于南宋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的題記,為防備蒙軍從云南進攻四川,四川宣撫制置使蒲澤之令瀘州帥臣朱禩孫措置瀘州、敘州、長寧邊面,由長寧守臣易士英等人負責,在凌霄山巔修筑凌霄城,以防占據云南的蒙古軍隊從背后夾擊瀘州防區,且情急時將長寧軍治于城內固守。


    1279年2月,被蒙古軍隊圍困于廣東崖山(今廣東新會)海上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投水自盡后,凌霄城的大宋軍民明知大宋已亡,四川境內抗蒙的方山城堡釣魚城、神臂城、云頂城等已全部失陷,大宋境內已無成建制的抗蒙力量的情況下,仍以一座孤城屹立于蒙古軍隊如雨的箭矢、如林的彎刀之中,堅持抗擊天下無敵的蒙古軍隊達9年之久。1288年,凌霄城在最后的激戰中被攻破。


    大宋將士凌霄城玉碎,被史學家稱為大宋抗蒙的絕響,被文學家稱為大宋最后的骨氣。


    〓 戰爭史的奇觀 〓


    山色迷蒙,既像下霧又像是飄雨。我仰望頭上海拔1千多米的凌霄山,狀如一株底部盤根錯節、腰部齊斬斬鋸斷的龐大樹樁,整個山峰猶如一座空中城堡。其平闊的山頂,具有大宋時期四川抗蒙方山城堡的典型特征。


    抗蒙方山城堡,是中國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的一個特定的稱謂。

    13世紀中葉,整個歐亞大陸都在蒙古軍隊的鐵蹄下顫抖。興盛于蒙古高原斡難河流域的蒙古帝國,其剽悍的騎兵向西越過伏爾加河、多瑙河,向西南越過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向南越過黃河。1251年蒙哥繼任蒙古帝國大汗后,決心將“上帝之鞭”揮向兩個更遠處:跨過非洲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和亞洲最長的河流長江。因此,當蒙古貴族們將箭頭和馬首對準長江以南時,他們躊躇滿志:10年滅宋不成問題。

    這場戰爭一開始,蒙軍的主攻方向是四川。時任四川軍政一把手的安撫置制史余玠,針對蒙軍善于平野馳騁,拙于山地及跨江作戰的特點,在1243年至1252年的9年時間里,有計劃有步驟地在四川境內的長江、嘉陵江、沱江、岷江沿岸,選擇險峻的山隘加固和新筑了數十座山城。因這些城堡大多建在山頂平闊、四周峭壁環繞、狀如城廓的方山之上,史稱方山城堡防御體系。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的奇觀,是非常時期的特殊產物。


    野蠻的游牧民族低估了文明的農耕民族的氣節與智慧。大宋軍民空前悲壯慘烈的保衛戰,持續了令蒙古人做夢也沒想到的52年。而更令世人震驚的是,大宋末代皇帝趙昺及數十萬大宋軍民集體蹈海殉國后,南宋凌霄城頭,仍刀戟如林,旌旗高揚,令蒙古貴族寢食難安長達九年。


    〓 城門巖石鑿就 〓


    接近山頂時,一處斷裂的懸崖阻斷了上凌霄城之路,此處古稱“斷頸巖”,當年曾置有吊橋。我從深溝的一側艱難地攀爬上去后,一片狀如城墻的山石橫亙眼前。山石的一側狀如虎口,“虎口”下腭臨萬丈深淵,登頂入城之路,就被銜在“虎口”之中。


    在“虎口”前,筑有凌霄城第一座城防工事。這是一堵半人高、厚約0.5米、寬約5米的石砌掩體。它背倚那塊城垣般的巨石,前臨我剛才攀上的深溝。它如一排鋒利的虎牙,隨時準備將襲擊者咬得粉碎。這一排掩體,約可供數十人隱蔽固守,從而與其背后山頂城墻上的守軍構成立體防線。它背后巨石壁上密布狀如蜂巢的凹坑和裂痕,是無情的箭矢甚至火炮留下的印跡。


    公元1468年(明成化四年),明朝大軍對宜賓南部拒不向朝廷稱臣的僰人進行征剿,兵臨僰人盤踞的當年的大宋城堡凌霄城。明軍最先從四十八道拐發起攻擊。那九曲回腸般的小道無法展開火力,因此,被僰人的箭矢擊中的明軍士兵如崩塌的石塊紛紛墜下崖去,慘叫聲不絕于耳。最后,明軍化裝成僰人奇襲才攻入城內。


    過了“虎口”,小道稍寬,道面鋪的不是石塊而是石板了。我知道,離城門不遠了。

    如同不少隱秘且險峻的抗蒙方山城堡的城門一樣,凌霄城的城門也是在我轉過一道急彎后,驀然躍入眼簾的。如果說我此前對凌霄城的存在、對它的種種神奇故事還有些許疑幻,那么在這一剎那間,我是真真切切地走進了它的歷史。


    由于凌霄城是沿凌霄山頂四周絕壁邊緣構筑的,因此,這座城門左右的城墻,是高好幾米的整塊巨石,那城門是在巨石上剖出通道后修筑的。門洞高約2米、寬1米多。門內通道長約4米,也就意味著這天然城墻的厚度相當可觀,即使用當今的榴彈炮轟擊,也不容易摧毀。


    這城門的位置真是險絕。門外僅幾步遠下面,便是與地平面垂直的陡崖,若有人墜下崖去,將毫無碰絆地從相對高度數百米的城門前掉到山底。我稍稍向崖邊移步下望,便覺目眩神移。


    在門洞內盤桓時,我很快發現這城門不像是宋代城堡特有的卷拱門。門洞頂部,橫鋪著直徑如大土碗的原木,在原木之上,填塞著大小不等的石塊,石塊之上用泥土夯實填平,從而使之與城門兩側的巖石聯為一體。當我的視線從門頂移向門內的墻磚時,在距地面約1米高處,發現了宋代特有的刻有“人”字形紋路的墻磚。這些墻磚與1米高以上的無紋墻磚,形成鮮明對比。這是因為當年蒙古軍隊攻克凌霄城后,像對待四川省內其他方山城堡一樣,將所有建筑,尤其是防御設施蕩平,以防殘余的抵抗勢力東山再起。之所以這城門是今天我看到的模樣,是因為明代僰人占據此城后,在斷壁上予以培修。此城門1米以上部分,應該是僰人所為。


    〓 凌霄高聳天外 〓


    穿過城門,又拐過一個山包,眼前豁然開朗。此時,我已站在這個如大樹樁的凌霄山頂部,站在了當地人常說的“連鷹也飛不過去”的孤峰之巔。


    山頂如同一個小平原,碧色連天的蕨類植物,覆蓋了大半個山頂。這看似荒野的山頂,卻有零零散散的先民們開墾的莊稼地。因山頂的兩家農戶已于前幾年搬下山定居了,莊稼地里的野草已長得來與玉米的殘干一樣高。


    透過眼前的荒涼、寂寥,仍能感受到在這天地相接的云霧之中,在這與世隔絕的彈丸之地,仍適宜人居。據向導介紹,這山頂有渾素二井,渾井水渾濁,專供灌溉和牲畜飲用;素井水清冽甘醇,專供人飲用,最宜沏茶。二井常年不涸不溢,人稱神井。素井位于清雍正年間所建的凌霄寶殿(已毀,廢墟上今人修有一座城隍廟)背后的凌霄山最高處;渾井位于凌霄寶殿前的莊稼地與苦竹林之間。二井皆為四方形,渾井之水至今仍可澆灌莊稼。如果沒有這兩口水井,凌霄城的南宋軍民不可能在此抗敵35年。


    本來我準備仔細尋覓大宋的炮臺、更鼓樓、遛馬臺、練兵場以及僰人的烽火臺、哨所、戰壕等遺址,但近一人高的蕨苔長得密不透風,腳下一尺多厚的腐草令人如走彈簧床,勉強挺進了數十米便實在無法前行。于是,我只能在那座殘破的城隍廟里,從一位無名氏題寫的詩中,遐想著無緣目睹的一切:“凌霄巍巍聳天外,川南重鎮有遺篇。四十八拐天梯立,斷頸巖下一線天;烽火臺上狼煙舉,跑馬場前鼓角喧。黑白分明渾素井,貫古通今傳萬年。


    其實,我此時已站在一個龐大的文物之上,我已經和古人置身于同一條歷史長河,我已經和敢于以身殉國的祖先們如此貼近,這已經是一件幸事,足以令人震撼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站在這充溢著大宋軍民最后的骨氣的古城堡上,令人感到凄涼而悲壯,荒蕪而又充滿生機。我相信,隨著凌霄城作為景區的開發,歷史的本來面目將逐漸在世人面前展現。 “我們能夠往以前看多遠,我們就能夠往未來看多遠” (丘吉爾語)。古人留給今人的那一筆寶貴精神財富,將會讓我們走得更遠。



    請看下回


    大結局民族英雄文天祥

    正氣千古


    海外空懸遺民淚    汗青永照萬世芳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婷| 情侣黄网站免费看| 动漫AV纯肉无码AV电影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 国产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国产初高中生真实在线视频|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国产精品美脚玉足脚交欧美|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人妻精品动漫H无码中字| 成 年 人 黄 色 大 片大 全| 国产福利姬喷水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不卡| 国语自产拍精品香蕉在线播放|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欧美成人XXX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2022| 国产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国产乱码卡二卡三卡4|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在线 欧美 中文 亚洲 精品|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成人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日本熟妇XXXX潮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