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越努力越焦慮?積極心理學之父教你如何獲得幸福人生。 聽書筆記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作者是“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他致力于通過改變認知,幫普通人增加幸福感。到目前為止,塞利格曼已經出版了21本書,《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是塞利格曼積極心理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第一、 什么事情可以改變,什么事情不能改變?為什么? 塞利格曼認為,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和生物機制的局限,所以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的。 ? 哪些東西是我們可以改變的,哪些是不可以改變的呢? 塞利格曼提供了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可以歸結成三個問題:
如果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這個問題就不容易改變。 那么,面對這種不能改變或者很難改變的事情,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塞利格曼的建議是:平靜地接受它,把你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其他可以改變的事情上。 第二,負面情緒可以被改變嗎? 塞利格曼認為,我們無法徹底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心理方法來應對日常生活里的負面情緒。這里,我們主要講到三種常見的負面情緒:焦慮、抑郁和憤怒。 對于焦慮,塞利格曼重點介紹了兩種緩解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漸進式放松法,第二種是冥想。漸進式放松法就是先緊繃全身肌肉,然后慢慢放松下來。只需要每天做兩次,每次10分鐘,就能有效緩解焦慮。第二種方法就是冥想。科學研究發現,冥想可以消除疲勞,增長大腦活力,經常冥想的人比不冥想的人發病率低50%。 針對抑郁,塞利格曼主要提到四種治療方法,分別是藥物、電休克、人際關系療法和認知療法。前兩種屬于生物學療法,效果快,但副作用也很大。比如藥物治療中,大概1/4的患者,因為副作用,不能繼續服藥。而且一旦停藥,抑郁癥的復發率非常高。所以,在塞利格曼看來,人際關系療法和認知療法,對于治療抑郁癥更有優勢。 最后,對于如何處理憤怒情緒,塞利格曼認為,我們可以從心理、生理和行為三個方面入手,做出改善。從心理層面上說,就是改變認知模式,嘗試著改變視角或者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從生理層面上說,就是嘗試通過深呼吸,來放松肌肉。從行為層面上說,在你的情緒逐漸平復之后,你就應該采取一些正面行動了。塞利格曼提到一種自我肯定法,通過描述、表達、指明和結果這四個步驟,來有效克服憤怒情緒。 解讀 | 喬喬 自由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