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入門中醫,但對于穴位的定位都犯難??纯磿系奈淖置枋霭桑m然很清楚,但是真的去定位時,還是咋都定不準。有的穴位呢,本來有很簡單的定位方法,但大家不知道,還采用了原始的指量方法去定位。一方面,定的誤差太大;另一方面,操作起來也復雜。那么有沒有一些簡單的方法,能簡化穴位的定位,然后又使定位的精度得到提高?來看一看針灸大牛胡追成博士帶來的講座——《中醫針灸從認穴、找穴開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固定的標志,是指利用五官、毛發、爪甲、乳頭,還有骨節的一些突起和凹陷,還有肌肉的隆起等等,來取穴的方法。比如中沖穴,利用的是中指指尖,做的一個定位的標志。 
活動的標志,即利用關節、肌肉、皮膚,隨著活動而出現的孔隙、凹陷、皺紋等等,來取穴的方法。舉個例子,比如說肩髃穴 ,當我們的肩膀,肩關節在抬起來的時候(掌心向外),會出現兩個凹窩,那么前面的凹窩,就是肩髃穴。這就是利用活動的標志來進行定位的方法。 
02 那骨度分寸法的是以骨節作為主要標志,來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并依據其尺寸,按照比例折算,作為一個定穴的標準。什么叫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的“寸”,不是說我們所常規說的“一寸”“兩寸”“十寸等于一尺”的這個“寸”。這個“寸”是比例的意思。像我們耳后兩個乳突之間,我們折算為九寸,就是九個等份;肘部的肘橫紋到腕橫紋,我們折算為十二寸,也就是十二個等份。這些都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其他,兩個乳頭之間的是八寸,也就是說,兩個乳頭之間分為八個等份;肚臍到恥骨聯合上緣這個地方是五寸,因此就分為五個等份。這些記住以后,對于我們的定穴,都有很大的幫助。 
03 我不太多展開,給大家簡單舉個例子。比如大拇指的橫紋,第一節橫紋的寬度,我們就把它折算為一寸。另外也可以根據我們的中指彎曲以后,中節指節的掌側,兩個橫紋頭之間的寬度作為一寸。這就是手指比量法。還有用的比較多的就是三寸,也就是除了大拇指以外,四個指頭全部并攏,通過我們中指的中間那個橫紋畫一條線過來,橫貫著四個指頭的長度,作為三寸。 
04 什么意思?就是當你定位一個穴位的時候,你要看前后左右的穴位,跟你的定位是不是在一個平面上,以保證定位的精準性。舉個例子,你把三陰交定位定好以后,你要看一下附近絕骨穴(即懸鐘穴)在哪里,跗陽穴在哪里。還有就是,這同一個平面上有幾個穴位,只有把這些都看準了以后,定位才能準。否則會出現什么情況?會出現你扎三陰交的時候,如果還要扎絕骨穴,你兩個如果不相互對比進行看的話,這兩個穴位本來就在一個平面上,你會扎成一高一低,那么定位就有問題了。所以我們在定位的時候,也是要看看周邊附近有哪些穴位,然后以他們的定位進行參照來修正這個誤差。 
大家都知道,風市穴的定位是在大腿外側中線,當腘橫紋上七寸處,那么有種簡便的方法,認為在人直立而且手自然下垂的時候,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風市穴。但這里面有些問題,每個人身體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比例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上身長下身短,他一指頭下去,那么手指尖指到的地方,也許就是比風市穴位置偏下;但相反有些呢,下身比較長,上身比例相對比較短,按照剛剛所說方法進行定位,那么他的“風市穴”有可能就會太靠上了,這樣也會有一定的偏差。 
但如果我們結合了剛才說的骨度分寸法,定位精準性就會大大提高。那么我這邊是怎么給定位的呢?我認為這樣可能會比較客觀,比較精準一點,就是它的定位是在大腿外側的中線上,但是呢,是怎么實現七寸的定位的呢?剛才提到骨度分寸法,臀橫紋到腘橫紋是十四寸對不對?那么臀橫紋到腘橫紋的中點,不就是七寸嗎?所以有種更簡便的定位方法,就是在大腿外側的中線上,臀橫紋到腘橫紋的中點,就是風市穴。 
02 養老穴,屬于手太陽小腸經。它的定位的描述是在前臂背面的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的凹陷中,這個聽起來非常繞口,應該怎么去定位?根據文字描述來定位的話,你可能有點暈乎乎的,也肯定搞不清楚,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采用下面這個活動定位法去定的時候,我們就很快能夠實現定位。這種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掌心向下,就是用一手的手指按在尺骨小頭的最高點上,然后呢,進行旋轉,把手掌心轉向胸部。這時候,手指會滑落到一個骨縫當中,這個骨縫就是養老穴。那么用這種方法去定位,毫無疑問是定得又快又準。 
作者簡介:胡追成 推崇古法針灸,提倡中西互參,擅長應用陰陽對應平衡針法及董氏奇穴療法治療頸肩腰腿痛,對產后身痛、肩周炎、落枕、頸椎病、膝骨關節炎、急慢性腰扭傷及腰椎間盤突出癥、神經痛等痛癥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提倡精簡用針,常有下針即痛減或即時止痛之病例治驗。對面癱、過敏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難治性眼?。S斑變性、視神經萎縮、眼底出血、青光眼等)等疑難雜病的針藥結合治療也頗有心得,同時開展穴位貼敷療法防治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及針刺減肥。說明:本文整理自胡追成博士在上醫網的微課音頻,略有刪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