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若干年后,蒙古帝國已經趨于分裂的萌芽開始冒出,此時的蒙古帝國四處征戰,南邊和南宋相互都在磨刀,軍事對峙,隨時準備著相互搏殺。于此同時,蒙古的西征卻是一路順風,勢如破竹的掃蕩整個亞歐大陸。這場被稱為(長子西征)改變了整個世界格局,根據蒙古大汗窩闊臺的旨意,命系列宗室的長子,統領各級萬戶那顏的長子出征,共計30萬大軍。由王子拔都率領,披荊斬棘,一路向西。 蒙古此次西征收獲頗豐,光收集所割掉的戰敗者的耳朵高達十幾萬,把欽察國攻滅。北方的莫斯科和羅斯托夫等十多個公國中,攻破弗拉基米爾和基輔等小國的首都,把不可一世的條頓騎士團和日耳曼軍團徹底擊敗。誰都沒想到,這場充滿殺戮的戰爭,最后的獲利者竟然是一個小公國?它開始借助千載難逢的機會,崛起了。 這個國家就是莫斯科,其實就是個不起眼的城鎮,這個小國的策略,就是投降。在面對強敵,同是斯拉夫民族的的基輔大公國等公國,奮起反抗,卻都落得國破家亡的后果。由于投靠了蒙汗國,莫斯科免招國滅,作為鋪從軍,做的也十分不錯,面對蒙古人的要求都是盡力滿足,從征稅,交人,養馬給錢,都盡力而為。漸漸的,蒙古金帳汗國對他們放松警惕,全力扶持莫斯科,并在莫斯科公國和強敵特維爾大公國之間的戰爭中提供幫助并擊敗特維爾大公國。 那個時期的莫斯科大公名叫伊凡·卡利達,就是歷史書中的:伊凡一世。這個稱號是蒙古金賬漢國冊封的,在當時來講,這個職位并不高,只是個公爵,更不用說什么國王了!就這樣,裝了接近兩百年孫子,直到1480年。當時的主事是伊凡三世,在取得了莫斯科人的信任之后,拒絕在向當時已經疲弱不堪的金帳汗國再納貢。當時征戰沙場無敵手的蒙古騎兵,無法對付莫斯科的起義,只能耐心的等待征調來的波蘭騎兵,真是讓人無語。 一般這個時候,歷史總會調皮的搗蛋一下,果不其然,援兵未至金帳汗國就開始自相殘殺了!當時的金帳汗國大汗是阿合馬,這位皇帝被內訌的部族殺死。莫斯科由此脫離苦海開始獨立。伊凡三世和拜占庭皇室通婚,娶了拜占庭皇帝的侄女索菲婭,在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滅亡后,自封拜占庭帝國正統,是唯一合法的繼承人。 為自己正名后,開始了自己的征服之路。他對領土那是相當渴望,在他和他兒子的鐵蹄下身邊的小國紛紛臣服,以此為資本,他們開始走上了領土擴張的征途。 經過漫長時間的拼搏,他們在1721終于擊敗了自己的強敵,當時北歐最強大的瑞典,并逼迫瑞典簽署城下之盟(尼斯塔特和約),割取了瑞典廣闊的土地,并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出海口:波羅的海出海口。借此余威,覺得莫斯科大公國這個名字太小氣,于是改名為俄羅斯帝國。 但領土的渴望一直是俄羅斯帝國揮之不去的誘惑,鐵蹄從未停止,向東踏遍了西伯利亞。在彼得大帝的垂暮之年,面對東邊的中國,他的口水一直流淌,一直想親自率領部隊打到長城邊上。但由于連年征戰,軍費嚴重缺乏,無法湊齊一只軍隊只能打消這個念頭。但血液里流淌著的野心,一直沒有消融,他的子孫,趁滿清羸弱,趁火打劫。侵占中國領土,高達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他們吞并。 俄羅斯帝國最鼎盛的時期,國土面積達到兩千五百萬平方公里,是當今中國的兩倍半。要知道莫斯科大公國在沒改名字的時候,領土也就十萬平方公里出頭,250倍的奇跡。 沙皇皇帝在侵占完滿清領土后,甚至無恥的給中國的皇帝寫信,當中寫到:感謝滿清慷慨贈送的土地和財寶。 |
|
來自: 昵稱QAb6ICvc > 《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