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 或許有人覺得奇怪, 生姜辛辣芳香, 酷暑豈能吃辛辣之物?明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講得很詳細:“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和蜜煎調和,無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藥,其利博矣。” 20歲以前, 生姜只是一種調味品, 偶爾為風寒引起的腹痛、頭痛和發熱跑跑“龍套”。然而, 不知從何時起, 我對姜開始依賴,做菜時,用姜毫不手軟,喜歡用姜燒菜。我煮蛤蜊湯必撒姜絲,紅燒魚必擺姜片,吃清蒸蟹必蘸姜醋,為的都是去腥味;腌肉絲、拌豬肉餡時一定添點姜末或姜汁,否則老疑心有臊味;煮麻油雞、燉牛肉時當然非用姜調味不可,胡麻油、牛肉跟姜味道可合拍了。話又說回來,對嗜姜者而言,有什么與姜不搭?姜簡直是“百搭”! 在中華文化中,姜是香料、食材、藥品,而且生熟皆宜,甜咸不拘,變化多端。中醫認為“姜能疆御百邪”,尤其是在夏季, 生姜不僅能刺激人體發汗, 而且具有暖胃、祛痰、驅風和散寒解毒等功 效。譬如, 夏季人們喜食冷飲、涼拌菜, 此時吃些生姜就可以解毒殺菌。“晨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 民間流傳的說法確實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特別提醒: 雖然經常食用生姜確實對養生保健有益, 但也要適可而止, 絕非多多益善。而且不能空腹吃, 不能吃爛姜,便秘、痔瘡等患者更是不宜食用。 作者:顧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