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Uwawa 1.背景2015年背后分別有阿里巴巴和騰訊撐腰的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2017年餓了么在阿里的加持下全資收購百度外賣,外賣餐飲領域在經過了燒錢大戰和巨頭收割,已經基本鎖定了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兩大巨頭并舉的格局,然而外賣行業在表面的平衡下卻是暗流涌動。 外賣作為O2O模式下的重要領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和競爭者,在2018年,阿里巴巴以90億美元收購餓了么,成為餓了么的強大后盾,之后,美團上線打車模塊,強勢進軍出行領域,滴滴“殺入”外賣行業,滴滴與美團的戰爭一觸即發,究竟外賣+出行的模式誰能成為最后的獲益者,外賣領域的格局是否會因此產生變化呢? 通過對外賣類App的競品分析,希望能夠了解外賣市場的行業現狀,對比多家外賣平臺,找出他們的優缺點,并且給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提供一定的依據。 2.競品對象測試環境: 測試機型:華為P10Plus 操作系統:Android 7.0 競品確定: 從上表數據可以看到,美團外賣和餓了么處于領先地位,其中餓了么的下載量和評論數處于絕對優勢,而根據IOS榜單實時排名(2018/4),美團外賣排在總榜第59名,餓了么排在第61名,百度外賣排在第403名。 從搜索指數來看,餓了么和美團外賣遠遠超過了百度外賣,因此,我選取了餓了么和美團外賣作為競品分析對象。 3.競品分析3.1 產品定位 3.1.1用戶定位 目標用戶 餓了么用戶地域分布 美團外賣用戶地域分布 人群屬性 餓了么:用戶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齡集中在30-39歲,多以男性用戶為主(65%),消費主力為以白領為主的上班族。 美團外賣:用戶市場集中在北方城市,年齡集中在30-39歲,男性用戶與女性用戶比例相當,消費主力為以白領為主的上班族。 可以看到,餓了么與美團外賣的目標用戶大致相同,在地域分布和年齡分布稍有差異,作為外賣訂餐領域的兩只領頭羊,目標用戶的分布已經趨于同質化。 用戶需求定位 可以勾勒出用戶需求的KANO模型如下: 這里,基本型需求用綠色表示,期望型需求用黃色表示,興奮型需求用紅色表示,此規則適用于下方分析。 3.1.2市場定位 外賣用戶規模 根據比達咨詢2017年餐飲外賣行業報告顯示,雖然外賣市場增速放緩,但總體用戶在持續增加,預計2018年達3.5億用戶量,外賣行業的優勢和機遇有哪些呢? -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其所帶來的便捷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體會并接受,用戶市場潛力巨大,集中在白領、學生群體。 -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外賣行業發展的一個刺激點。 - 商戶接受或鼓勵線上平臺入駐,平臺能夠刺激客戶增長,達到品牌宣傳的作用。 - 滴滴外賣的加入也許會打破外賣行業的格局,刺激市場新的增長點。 機遇與挑戰并存,外賣行業面臨的挑戰和風險有哪些? - 行業監管困難,商戶質量參差不齊。 - 騎手的安全問題,騎手泄露客戶資料問題頻發,隱私侵權待解決。 - 食品安全難以保證,食品在運輸過程中口感降低,食物美感降低。 - 線上點單與線下用餐的食品差異性,食品標準難以統一。 - 外賣行業用戶粘性較低,優惠型用戶易流失。 3.2產品功能分析 3.2.1產品結構 餓了么產品結構圖 美團外賣產品結構圖 3.2.2核心業務流程圖 點餐流程圖 3.2.3功能比較 從上表可以比較得出,美團外賣與餓了么在核心功能上基本相似,但美團外賣多了:好友推薦、好友偷紅包的社交功能;而餓了么增加了更多的興奮型功能:早餐預訂、金幣、玩游戲領紅包、聯名信用卡、會員服務、金幣商城、借款、餓公益。 美團外賣專注于頁面的簡潔性,集中在核心功能,而餓了么除了核心功能,增加了許多其他功能來增加用戶粘性。 兩款App存在的差異性,迎合了不同喜好的用戶,喜歡簡約風格的用戶更可能選擇美團外賣,而喜歡除外賣以外,愿意去體驗其他功能的用戶,更可能選擇餓了么。建議: 美團外賣選擇性的添加新功能,比如預定早餐的功能,對于早晨上班匆忙、沒有時間做早餐的白領來說,是很有市場的。 餓了么減少重復模塊的出現,像聯名卡、推薦有獎、金幣商城在“發現”和“我的”頁面中都有出現,給用戶體驗增加了負擔 。 3.2.4具體功能分析 1.核心功能 主頁 主頁 左圖為餓了么主頁,右圖為美團外賣主頁。它們的整體布局和內容都是相似的,分類項目都采用了icon加文字的形式,主頁推送了大量的優惠信息,刺激用戶的消費心理。 搜索框:餓了么的搜索框只提示了搜索商家,而美團外賣的搜索框會提示推薦的搜索內容,但餓了么支持掃描二維碼。 餓了么在搜索框的下方添加了一條文字,顯示了歷史搜索(“鐵板炒飯”)和推薦搜索(“披薩”等)。 點餐頁 左圖為餓了么,右圖為美團外賣。有幾點不同: 餓了么會在頁面上方提示該商家的評分、月售信息,美團外賣則在進入點餐頁面前的商家推薦頁面提示相似內容。餓了么會提示外賣送達時間(值得借鑒),這得益于蜂鳥專送。 美團外賣在具體菜單上方有一欄“店鋪招牌”,推薦了店鋪的好評商品,迎合了懶人心理。 物流專送 左圖為餓了么的送餐頁面,右圖為美團外賣的送餐頁面。兩家平臺都打造了專屬的送餐平臺,與平臺上的部分商家合作,保障了送餐的速度。表現層上,兩家頁面大同小異,都設計了動態地圖顯示騎手坐標,能夠實時追蹤外賣狀態,都標注了外賣預計的到達時間,都提供了騎手的聯系方式,而餓了么多了“在線聯系騎手”的選項,為差異性用戶提供了選擇,并且重點用藍色字體突出了“準時達服務”:晚于一定時間未送達,用戶可獲得賠付,極好的保障了用戶的利益,大大增加了用戶的好感。相比之下,美團外賣縮小了地圖的布局,突出了“申請退款”、“催單”、“確認收貨”三個選項。 蜂鳥專送是餓了么建立的外賣行業首個即時配送物流平臺,其誕生是餓了么的一個重要發展節點,美團緊隨其后,同樣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網絡,現在,兩家的物流配送功能都已經相對完善和成熟。 首頁紅包 當日首次打開App,兩家平臺均加入了發紅包功能,首頁是每個用戶的第一個入口頁,通過首頁紅包進入商鋪縮短了用戶轉化路徑,也從側面看出兩家平臺當前的戰略差別。 餓了么發放僅限當日使用的紅包,而且突出了品質聯盟專用紅包,品質聯盟是餓了么上面評分5分的餐廳集合,這樣,增加了“立即使用”的入口,提升了品質聯盟商家的入口用戶量,同樣迎合了用戶追求品質的心理。 美團外賣則突出了跑腿代購功能,可以看出,兩家當前的主推功能上的差異,美團外賣紅包的有效期較長,且沒有給店鋪分群,而是直接推薦了商家紅包。 2.特色功能 餓了么: -早餐預訂 對于上班族和白領來說,做一頓精致的早餐意味著要犧牲寶貴的睡眠時間,早餐預訂功能很好的滿足了追求品質、速度和高效的上班族群體的需求。但在學生群體中,由于他們的作息時間比較靈活,有些學生甚至沒有吃早餐的習慣,所以該功能在學生群體的市場較小。該功能的主要目標人群為追求一定生活品質的上班族。 - 金幣商城 金幣,類似于積分,用戶通過收集或購買金幣,可以在金幣商城兌換日用品、果蔬、電器和紅包等,它的標語是“0元好物在這里!”,給用戶一種買商品不用花錢的錯覺,抓住了一部分用戶省錢的心理,很好的增強了用戶粘性。線上商城是O2O模式的擴展,擴展了餓了么的線上功能,與電商做了很好的結合,尤其在餓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購后,線上商城會成為餓了么的優勢。 - 超級會員 會員制作為較為傳統的功能,起到了用戶劃分的作用,會員制做得好,能夠很好的做到用戶留存。對于用戶來說,購買會員是希望得到更大的權利,在外賣這里,也就是更多的優惠了,然而對于平臺來說,補貼力度很難掌控,力度太大導致虧損,力度太小導致功能無人問津。美團外賣曾于2017年灰度上線的會員免運費的功能,即因消耗太大而取消。餓了么的超級會員一直存在,其好處有: 1? 外賣領域與打車領域相似之處在于,用戶的忠誠度較低,往往哪個平臺的優惠力度更大,用戶就會選擇哪個平臺,而會員制能夠很好的留住客戶。 2? 與其他功能掛鉤,刺激相關功能的增長,比如金幣商城的會員專區,會員專屬紅包等。 3? 會員制在給用戶提供優惠選擇的同時,也是平臺在選擇用戶,購買超級會員的用戶是對平臺價值最大的用戶群體,這些用戶能夠在用戶調研、灰度測試有關鍵指向。 - 餓公益 公益營銷是一種綠色環保的營銷方式,由于它的門檻較低,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公益,又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自豪感,收到很多互聯網平臺的推廣,其中較早較成熟是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餓了么提出點餐也能做公益,關注了流浪動物和無餐具計劃,不過,該功能比較隱蔽,推廣力度較小,而且用戶的體驗感較弱,有待功能進一步發掘,增強用戶的參與感與自豪感,能夠一定程度增加用戶粘性。 美團外賣: - 偷紅包 美團外賣的特色功能主要是與社交相關。 - 好友頭條 需要與微信綁定,增強了社交屬性。 3.3運營及商業化 3.3.1運營模式 餓了么: - 線上引流:支付寶口碑開放餓了么外賣模塊,為餓了么引流 - 活動刺激:推薦有獎:邀請新用戶下單得5元紅包; 拼手氣紅包:下單成功后分享紅包,第n個領取的人得最多紅包; 玩游戲領紅包:玩合作游戲可領紅包 - 明星代言:2016年餓了么請科比和王祖藍代言,為打造成為高校學生和白領人群都有共鳴的品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美團外賣: - 線上引流:大眾點評和美團首頁的外賣模塊點擊可進入美團外賣,為美團外賣引流 - 活動刺激:邀請有獎:邀請新用戶下單最多得10元紅包; - 明星代言:2017年美團外賣簽下楊洋、趙麗穎為代言人,自帶熱度的明星當然帶來更多流量。 3.3.2盈利模式 在互聯網O2O快速擴張的形勢下,盈利模式成為關鍵存活標準,在餓了么和美團外賣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態圈后,其盈利模式也漸漸成熟。 - 傭金:平臺與商家合作,每單抽取相應比例的傭金 - 配送費抽成:抽取外賣配送員一定比例的配送費 - 競價排名:商家對排名競價 - 廣告多元化:首頁廣告和其他細分廣告分開收費 - 會員業務:收取會員費 4.總結美團外賣同餓了么之間的競爭同時也是騰訊和阿里之間的博弈。美團的生活場景更加豐富,團購能夠實現引流,另一方面,多線作戰每個業務都有勁敵;餓了么專注外賣,體系更為輕盈,更具創造力。 美團外賣風格更加簡潔,雖然加入了跑腿代購、打賞騎手、推薦紅包等功能,但保持了一貫的簡約風格,每個功能幾乎只有特定入口。而餓了么每個功能入口更加多樣化,并且加入了更多如玩游戲領紅包、金幣換購、餓公益等興奮型需求。這樣的風格差異化滿足了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外賣O2O行業用戶粘性較弱,兩家平臺都從社交等方面入手,旨在增加用戶粘性。餓了么的蜂鳥專送和美團外賣的美團專送都在物流配送方面發力;而無論是推薦有獎、拼手氣紅包、小游戲,其目的都是從社交的角度發力,一方面實現流量裂變,一方面增加平臺的社交屬性。這一方面餓了么發力尤為明顯,而美團外賣主要通過好友互動來完成。 外賣領域同質化嚴重的情形下,外賣平臺仍然具有變數,平臺應注意推陳出新,積極進行版本迭代,同時更要加強外賣品質監管,提升物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質量,在服務質量和趣味性方面雙管齊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