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檢查,能早查出7種高發癌癥!很多人提到癌癥,都會想到這兩個字:死亡。 但醫學發展至今,癌癥早已不是不治之癥,大多數的早期癌癥治愈幾率都非常的高,記住本文的方法,7大高發癌癥苗頭早發現! 早期癌癥,治愈幾率很高 多數早期的癌癥都有很高的治愈率,比如最常見的這7種:
醫生們通常用5年生存率來表示癌癥治療后的效果,因為癌癥在3年內復發的概率較大,5年之內沒有復發、加重,之后再復發的概率就很小了。 簡而言之,腫瘤患者治療后活過5年,沒有病情進展或復發,就有希望實現長期生存。 所以,對于癌癥來說,早發現早治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怎么才能早發現癌癥的信號呢?那就是做好篩查! 記住這些方法,能早發現癌癥 肺癌 50~75歲人群,如果合并以下幾種情況之一,有必要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來早期篩查肺癌: 吸煙≥20包/年,包括以前吸煙,但戒煙不足15年; 長期被動吸煙(大于20年,基本每天接觸); 因職業原因,接觸石棉、鈹、鈾、氡等物質; 有腫瘤家族史; 有慢阻肺或慢性肺纖維化病史。 乳腺癌 建議35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乳腺超聲檢查,45歲及以上的女性做乳腺超聲和鉬靶檢查,有助于早期篩查乳腺癌。 如果還有以下情況,屬于乳腺癌高危人群: 月經初潮時間早、絕經年齡晚; 未婚、未育者、未哺乳; 絕經后肥胖; 長期精神壓抑、心情郁悶; 頭胎足月產,年齡超過35歲; 雌激素替代治療的人群; 乳腺手術史; 腫瘤家族史; 乳腺腫物或乳頭溢液者。 肝癌 超過40歲,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每半年篩查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肝臟B超: 患有乙肝及丙肝或病毒攜帶者; 肝硬化者; 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病者。 食管癌 超過40歲,有以下情況之一,建議每年做一次內鏡下碘染色和指示性活檢技術篩查。 來自食管癌高發區,如華北太行山山區、陜豫鄂秦嶺和鄂豫皖大別山地區、閩粵贛交界地區、廣東潮州地區; 有上消化道癥狀,比如食欲不振、惡心、噯氣、反酸等; 有食管癌家族史; 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 長期吸煙/長期飲酒。 胃癌 40歲以上人群,如有以下情況之一,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幽門螺桿菌(Hp)感染并有上消化道癥狀; 愛吃高鹽、煙熏食品; 患胃息肉、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上消化道疾病; 有胃癌家族史; 原因不明貧血; 來自胃癌高發區,如東北地區、山東、內蒙、青藏高原地區、太行山脈地區、福建和江蘇等地; 便潛血陽性; 長期吸煙/長期飲酒。 結直腸癌 40歲以上,有以下情況之一,每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如果不能做結腸鏡檢查,至少要做直腸指檢。或者可以先做便潛血檢查,如果陽性,再做結腸鏡檢查: 膳食習慣不良者(長期脂肪餐或紅肉攝入); 有結直腸癌腫瘤家族史; 患慢性結腸炎; 患結腸息肉; 便潛血陽性。 宮頸癌 21~29歲的女性,每3年篩查一次細胞學檢查(巴氏涂片或TCT檢測); 30~65歲女性,每5年做一次HPV檢測與宮頸細胞學檢查,或每3年做一次細胞學檢查; 大于65歲的女性,如果之前多次檢查都沒問題,就不需要再繼續檢查了。如果以前查出CIN II級、CIN III級或原位癌,在治療后要繼續檢查至少20年; 子宮切除的女性,如果過去20年里沒有得過CIN II 級、CIN III級、原位癌或宮頸癌,那么也不需要再篩查; 接種過HPV疫苗的女性,也要堅持篩查哦,因為HPV疫苗可以降低宮頸癌發生,但是并不是絕對不得! 注射疫苗,有效預防兩種癌 宮頸癌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的婦科惡性腫瘤,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有關。注射HPV疫苗可以讓身體產生消滅高危型HPV的抗體,從而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肝癌 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肝病毒感染,從而減少因慢性乙型肝炎導致的肝癌發生。 9個好習慣,避開60%的癌 控制體重 建議控制體重指數在正常范圍內(正常BMI:19~25)。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2(米2) 適當運動 建議每天至少鍛煉30分鐘。 少吃甜食 推薦每天攝入糖要小于50g。 營養均衡 人體需要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所以還要盡量保證飲食多樣化,飲食中不能缺少蔬菜、水果、谷類和豆類食物。 少吃紅肉 建議每日攝入的紅肉量限制在80g以下。 戒煙戒酒 抽煙、喝酒都是腫瘤高危因素,戒煙酒,有利于身體健康,遠離腫瘤。 少吃高鹽或腌制食品 建議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不超過5 克,也就是約一啤酒瓶蓋的份量。 遠離防癌保健品 一些保健品會通過添加激素獲得比較好的效果,但攝入某些激素較多可能會對腫瘤有促進作用,比如雌激素對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都有促進作用。 母乳喂養 建議純母乳喂養最好持續6個月以上,隨后再逐漸添加輔食。母乳喂養不僅為嬰兒提供了最初的保護,還可以幫助母親恢復和維持健康體重,同時預防乳腺癌、卵巢癌、風濕性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