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不憑空臆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高尚的人格。 毋意——不憑空臆測就“意”來看,每個人都有想象力,都可以猜測事理。一般而言,在事情尚未發生、理由尚未查明之前,我們都喜歡發揮想象力,憑空猜測,沒有證據也沒有理由,就認為如何如何。世人常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對正反面的意見都要聽,不要先入為主,主觀就容易犯錯。 毋必——不絕對肯定毋必,是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樣的結果,能適應,能應變。不要過于執著己見,這樣也容易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更好的做法是廣納建言,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不堅持自己不及別人的意見。 毋固——不拘泥固執固是固執不通,是愚而好自用,見而好自專。本來是愚癡的,他卻認為他那個愚癡的辦法比誰都好。見而好自專,專斷獨裁,也是犯了第二個“必”的毛病。 毋我——不自以為是“毋我”就是不要認為自己總是對的,不唯我獨尊。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感覺到很煩惱,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以為是”在作怪,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為人處世過程中,先要把自我擺在旁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