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醫醫院兒科常用方劑

     法界 2018-07-06

    中醫醫院兒科常用方劑

    1二陳湯:半夏 橘紅 白茯苓 甘草

    主 治:痰濕內阻,脾胃不和,胸腕痞悶,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功 效: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2四物湯:白芍藥、當歸、熟地黃、川芎

    主 治:沖任虛損,月經不調,臍腹虧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妊娠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腹痛血下;及產后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跌打損傷,腹內積有瘀血。

    功 效:補血和血,調經化瘀。

    3人參烏梅湯:人參 蓮子 炙甘草 烏梅 木瓜 山藥

    主 治:久痢傷陰,口渴舌干,微熱微咳者。

    功 效:酸甘化陰,健脾止痢。

    4人參五味子湯:人參 漂白術 白云苓 北五味
    杭麥冬
    炙甘草

    主 治:久嗽脾虛,中氣怯弱,面白唇白者。

    功 效:益氣健脾

    5三子養親湯:紫蘇子 白芥子 萊菔子

    主 治:痰壅氣滯證。

    功 效:降氣快膈,化痰消食。

    6大補陰丸:熟地黃 知母 黃柏 龜甲 豬脊髓

    主 治: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

    功 效:滋陰降火

    7大定風珠:生白芍 干地黃 麥冬 麻仁 五味子 生龜版生牡蠣 甘草 鱉甲 阿膠 雞子黃

    主 治:陰虛動風證溫病后期,神倦瘈疭,脈氣虛弱,舌絳苔少,有時時欲脫之勢者。

    功 效:滋陰熄風

    8大青龍頭: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棗 石膏

    主 治:外感風寒,兼有里熱,惡寒發熱,身疼痛,無汗煩躁,脈浮緊3亦治溢飲,見上述癥狀而兼喘咳面浮者。

    功 效:發汗解表,清熱除煩。

    9小青龍湯:麻黃 芍藥 細辛 干姜 甘草 桂枝 五味子 半夏

    主 治:外感風寒,寒飲內停之證

    功 效: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10己椒藶黃丸:防己 椒目 葶藶子 大黃

    主 治:水飲內停,郁而化熱,積聚腸間

    功 效:瀉熱逐水,通利二便。

    11王氏清暑益氣湯:西洋參 石斛 麥冬 黃連 竹葉 荷梗 知母 甘草 粳米 西瓜翠衣

    主 治:暑熱氣津兩傷證。

    功 效: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12五皮飲:陳皮 茯苓皮 生姜皮 桑白皮 大腹皮

    主 治:行氣化濕,利水消腫。

    功 效:祛風除濕 , 利水消腫

    13五苓散:豬苓
    澤瀉
    白術 茯苓
    桂枝

    主 治:① 外有表證,內停水濕。② 痰飲。③ 水濕內停。

    功 效: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14實脾飲:干姜 附子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厚樸 大腹皮 草果仁 木香 木瓜

    主 治:陰水肢體浮腫,色悴聲短,口中不渴,身重納呆,便溏溲清,四肢不溫。

    功 效: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15五味消毒飲:金銀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

    主 治:疔瘡初起,發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

    功 效: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16小柴胡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炙 生姜 大棗

    主 治:① 少陽病證。② 婦人傷寒,熱入血室

    功 效: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17止嗽散:桔梗 荊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陳皮

    主 治:外感咳嗽,癥見咳而咽癢,咯痰不爽,或微有惡風發熱

    功 效:宣肺疏風,止咳化痰。

    18定喘湯:麻黃 杏仁 桑白皮 黃芩 半夏 蘇子 款冬花 白果 甘草

    主 治:治肺虛感寒,氣逆膈熱而作哮喘

    功 效:宣肺平喘,清熱化痰。

    19烏藥散:天臺烏藥 香附子 高良姜 赤芍

    主 治:乳母冷熱不和,心腹時痛,或水瀉,或乳不好

    功 效:治乳母冷熱不和,心腹時痛,或[[水瀉]],或乳不好。

    20六君子湯:人參 甘草 白茯苓 白術 陳皮 半夏

    主 治:脾胃虛弱,面黃體瘦,或久患瘧痢,不思乳食,或嘔吐泄瀉,飲食不化,或時患飲食停滯,或母有前癥,致兒為患

    功 效:健脾補氣,和中化痰。

    21玉屏風散:防風 黃芪 白術

    主 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風雨寒濕傷形,皮膚枯槁。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

    功 效:補脾實衛,益氣固表止汗

    22甘麥大棗湯:甘草 小麥 大棗

    主 治:婦人臟陰不足,致患臟燥,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呵欠頻作,甚則言行失常。現用于癔病、更年期綜合征、神經衰弱,屬心陰不足者。

    功 效:養心安神,補脾和中

    23芍藥湯:芍藥 當歸 黃連 檳榔 木香 炙甘草 大黃 黃芩
    肉桂

    主 治:濕熱痢

    功 效:清熱燥濕,調氣和血。

    24補肺阿膠湯:阿膠麩炒 黍粘子 甘草炙 馬兜鈴焙 杏仁去皮尖 糯米炒

    主 治:小兒肺虛有熱證

    功 效:養陰補肺,清熱止血。

    25歸脾湯: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遠志 龍眼肉 酸棗仁炒 人參 木香 炙甘草

    主 治:① 脾氣血兩虛證。② 脾不統血證。

    功 效: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26四神丸:補骨脂 肉豆蔻 五味子 吳茱萸

    主 治:腎陽虛衰,火不暖土,脾腎虛寒,腸道不固。

    功 效:溫腎暖脾,澀腸止瀉。

    27生脈散: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主 治:① 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② 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

    功 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28白虎湯:知母 石膏 炙甘草 粳米

    主 治:傷寒陽明熱盛,或溫病熱在氣分證。

    功 效:清熱生津。

    29百合固金湯:熟地 生地 歸身 白芍 甘草 桔梗 玄參 貝母 麥冬 百合

    主 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灼傷肺絡

    功 效:養陰潤肺,化痰止咳。

    30真武湯:茯苓 芍藥 生姜 白術 附子

    主 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證。

    功 效:溫陽利水

    31血府逐瘀湯:當歸 生地 桃仁 紅花 枳殼 赤芍藥 柴胡 甘草桔梗 川芎 牛膝

    主 治:胸部的瘀血證,上焦瘀血,頭痛胸痛

    功 效: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32異功散:人參 茯苓 白術 陳皮 甘草

    主 治:脾胃虛弱,中焦氣滯,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現用于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功 效:健脾理氣。

    33導赤散:生地黃 木通
    生甘草梢竹葉

    主 治:心經火熱證

    功 效:清心利水養陰。

    34防己黃芪湯:防己 黃芪 甘草 白術

    主 治:風水或風濕。

    功 效: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35麥味地黃丸:麥冬 五味子 熟地黃 山茱萸 牡丹皮 山藥 茯苓 澤瀉

    主 治:肺腎陰虛證。

    功 效:滋補肺腎

    36杞菊地黃丸:枸杞子 菊花 熟地黃 山茱萸 牡丹皮 山藥 茯苓 澤瀉

    主 治: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功 效:滋腎養肝

    37連翹敗毒散:柴胡 甘草 桔梗 連翹 
    金銀花 芎藭 茯苓 枳殼 前胡 羌活 獨活

    主 治:瘡毒

    功 效:清熱解毒,消散癰腫

    38桂枝湯:桂枝
    芍藥 生姜 
    大棗 甘草

    主 治:外感風寒表虛證。

    功 效:發汗解肌,調和營衛。

    39牡蠣散:黃芪 麻黃根 牡蠣

    主 治:自汗,盜汗。

    功 效:益氣固表,斂陰止汗。

    40沙參麥冬湯:北沙參 玉竹 麥冬 天花粉 扁豆 桑葉 生甘草

    主 治:燥傷肺胃陰分,津液虧損

    功 效:清養肺胃,生津潤燥。

    41補中益氣湯:黃芪 人參黨參) 白術 炙甘草 當歸 陳皮 升麻 柴胡 生姜 大棗

    主 治:脾胃氣虛、清陽不升。

    功 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42瀉白散: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主 治:肺熱喘咳證。

    功 效:清瀉肺熱,寬氣進食,止咳平喘。

    43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 大棗

    主 治:肺癰,喘不得臥;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支飲胸滿者。

    功 效:瀉肺行水,下氣平喘。

    44小薊飲子:生地黃 小薊 滑石 木通 蒲黃 淡竹葉 藕節 當歸梔子 炙甘草

    主 治:下焦熱結證

    功 效:涼血止血、利尿通淋。

    45青蒿鱉甲湯:青蒿 鱉甲 細生地 知母 丹皮

    主 治:邪熱內伏證。

    功 效:養陰透熱。

    46固真湯:人參 白術 茯苓 黃芪 山藥 炮附子 肉桂 炙甘草 龍骨 牡蠣

    主 治:脾腎陽衰

    功 效:溫補脾腎,回陽救逆。

    47知柏地黃丸:知母 黃柏 熟地黃 山茱萸 山藥 澤瀉 牡丹皮 茯苓

    主 治:陰虛火盛,下焦濕熱等證。

    功 效:滋陰降火。

    48金匱腎氣丸:干地黃 山藥 山茱萸 茯苓 牡丹皮 澤瀉 桂枝 附子 牛膝 車前子

    主 治: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功 效:溫補腎陽,化氣行水。

    49麻黃湯:麻黃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主 治:外感風寒。

    功 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50炙甘草湯:炙甘草 生姜 桂枝 人參 生地黃 阿膠 麥門冬 麻仁 大棗

    主 治:① 陰血不足,陽氣虛弱證。② 虛勞肺癥。

    功 效:益氣滋陰,通陽復脈。

    51瀉黃散:藿香葉 山桅仁 石膏 甘草 防風

    主 治:脾胃伏火證。

    功 效:瀉脾胃伏火。

    52定癇丸:天麻 川貝 法夏 云苓 茯神 膽南星 石菖蒲 全蝎 僵蠶 琥珀粉

    主 治:痰熱癇證

    功 效:滌痰熄風。

    53參苓白術散:蓮子肉 薏苡仁 縮砂仁 桔梗 白扁豆 白茯苓 人參 甘草 白術 山藥

    主 治:脾氣虛弱,濕邪內生。

    功 效: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54荊防敗毒散:荊芥 防風 茯苓 獨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殼 羌活 桔梗 薄荷 甘草

    主 治:“流感”、感冒等病證初起。亦可用于痢疾、瘡癰初起而有表寒證者。

    功 效:發散風寒,解表祛濕。

    55茵陳蒿湯:茵陳蒿 梔子 大黃

    主 治:濕熱發黃,身熱、便秘的陽黃熱癥。

    功 效:泄熱,利濕,退黃。

    56理中湯:人參 干姜 甘草 白術

    主 治:脾胃虛寒證。

    功 效: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57保元湯:人參 黃芪 甘草 肉桂

    主 治:痘瘡氣虛頂陷者。

    功 效:益氣補虛培元。

    58保和丸: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陳皮 連翹 萊菔子

    主 治:食滯胃脘證。

    功 效:消食和胃。

    59麥門冬湯:麥門冬 半夏 人參 甘草 粳米 大棗

    主 治:① 虛熱肺痿。② 胃陰不足證。

    功 效:滋養肺胃,降逆和中。

    60都氣丸:熟地黃 山萸肉 干山藥 澤瀉 牡丹皮 茯苓 五味子

    主 治:肺腎兩虛證。

    功 效:滋腎納氣。

    61清金化痰湯:黃芩 梔子 桔梗 麥門冬 貝母 橘紅 茯苓 桑皮 知母 瓜蔞仁 甘草

    主 治:咳嗽,現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屬痰熱證者。

    功 效:清肺化痰。

    62六味地黃湯:熟地 山茱萸肉 山藥 丹皮 澤瀉 茯苓

    主 治:肝腎陰虛,頭目眩暈,骨蒸勞熱,齒齦出血,贏瘦骨蒸。

    功 效:滋補肝腎。

    63健脾丸:陳皮 人參 白術 山楂 麥芽 枳實

    主 治:治脾虛氣弱,飲食不消。

    功 效:補脾益胃,理氣運滯。

    64射干麻黃湯:射干 麻黃 生姜 細辛 紫菀 款冬花 大棗 半夏 五味子

    主 治:痰飲郁結,氣逆喘咳證。

    功 效:宣肺祛痰,下氣止咳。

    65涼膈散:川大黃 樸硝 甘草 山梔子仁 薄荷葉 黃芩 連翹

    主 治:上、中二焦積熱。小兒驚風

    功 效:涼膈瀉熱。

    66大承氣湯:大黃 厚樸 枳實 芒硝

    主 治:① 陽明腑實證;② 熱結旁流;③ 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功 效:峻下熱結。

    67消乳丸:香附 甘草 陳皮 縮砂仁 神曲 麥蘗

    主 治:小兒傷食不化。

    功 效:溫中快膈,止嘔吐,消乳食。

    68苓桂術甘湯:茯苓 桂枝 白術 甘草

    主 治:中陽不足之痰飲。

    功 效:溫陽化飲,健脾利濕。

    69滌痰湯:半夏 陳皮 甘草 竹茹 枳實 生姜 膽南星 人參 菖蒲

    主 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功 效:豁痰開竅。

    70蘇子降氣湯:紫蘇子 半夏 前胡 厚樸 陳皮 甘草 當歸 生姜 大棗 肉桂

    主 治: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短氣、胸膈痞悶、咽喉不利,或腰痛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

    功 效:降氣疏壅,引火歸元,袪痰止咳。

    71資生健脾丸:人參 白朮 茯苓 山藥 蓮子肉 陳皮 麥芽 澤瀉 薏苡仁 芡實 砂仁白扁豆 山楂 甘草 桔梗 藿香 白豆蔻 黃連

    主 治:妊振婦女脾虛嘔吐,或胎滑不固,或男子食欲不振等癥。

    功 效:健脾和胃,補中益氣。

    72平胃散:蒼術 厚樸(姜制) 陳皮 甘草(炙)

    主 治:脾土不運,濕濁困中。

    功 效:燥濕健脾,消脹散滿。

    73桑菊飲:桑葉 菊花 杏仁 連翹 薄荷 桔梗 甘草 蘆根

    主 治:風溫初起。

    功 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74桑螵蛸散:桑螵蛸 龍骨 龜板 當歸 人參 石菖蒲 茯神 遠志

    主 治:① 心腎兩虛,小便頻數② 能安神魂,補心氣,療健忘。

    功 效:補腎養心,澀精止遺。

    75桑白皮湯:桑白皮 半夏 蘇子 杏仁 貝母 黃芩 黃連 山梔 生姜

    主 治:痰熱遏肺。

    功 效:清泄痰熱。

    76通竅活血湯:赤芍 川芎 桃仁 紅棗 紅花 老蔥 鮮姜 麝香

    主 治:頭面淤血,頭發脫落,眼疼白珠紅,酒渣鼻,久聾,紫白癜風,牙疳,婦女干血勞,小兒疳證等。

    功 效:活血化瘀,通竅活絡。

    77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 芍藥 桂枝 生姜 大棗

    主 治:血痹。

    功 效:調養榮衛,祛風散邪;益氣溫經,和血通痹。

    78黃連溫膽湯:川連 竹茹 枳實 半夏 橘紅 甘草 生姜 茯苓

    主 治:傷暑汗出,身不大熱,煩閉欲嘔,舌黃膩

    功 效:清熱燥濕 理氣化痰 和胃利膽

    79黃連解毒湯:黃連 黃柏 黃芩 梔子

    主 治:一切實熱火毒之證,三焦熱盛。

    功 效:清熱瀉火。

    80菟絲子散:菟絲子 牡蠣 肉蓯蓉 附子 五味子 雞膍胵中黃皮

    主 治:腎陽不足,下焦虛冷,小便多或不禁。

    功 效:溫補固澀。

    81銀翹散:連翹 銀花 苦桔梗 薄荷 竹葉 生甘草 荊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主 治:外感溫邪,有肺衛癥者。

    功 效: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82麻杏石甘湯:麻黃 杏仁 生石膏 甘草

    主 治:外感風熱,或風寒郁而化熱,熱壅于肺。

    功 效:辛涼宣泄,清肺平喘。

    8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黃 連翹 杏仁 赤小豆 大棗 桑白皮 生姜 甘草

    主 治:濕熱蘊郁于內,外阻經絡肌膚之病候。

    功 效:辛溫解表散邪。

    84清營湯:犀角 生地黃 元參 竹葉心 麥冬 丹參 黃連 銀花 連翹

    主 治:熱入營分證。

    功 效: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85半夏瀉心湯:半夏 黃芩 干姜 人參 炙甘草 黃連 大棗

    主 治:寒熱錯雜之痞證。

    功 效: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86清熱瀉脾散:山梔 石膏 黃連 生地 黃芩 赤苓

    主 治:小兒心腫蘊熱,致患鵝口,白屑生滿口舌,如鵝之口者。

    功 效:清脾泄熱。

    87清瘟敗毒飲:生石膏 生地 烏犀角 生梔子 桔梗 黃芩 知母 赤芍 玄參 連翹 竹葉 甘草丹皮

    主 治:瘟疫熱毒,充斥內外,氣血兩燔證。

    功 效:清熱解毒,涼血瀉火。

    88羚角鉤藤湯:羚角片 霜桑葉 京川貝 鮮生地 雙鉤藤 滁菊花 茯神木 生白芍生甘草 淡竹茹

    主 治:肝熱生風證。

    功 效: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89龍膽瀉肝湯:龍膽草 黃芩 山梔子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 生地黃 柴胡生甘草

    主 治:肝膽實火上擾;或濕熱下注。

    功 效: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90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 甘草 黃芩 黃連

    主 治:外感表證未解,熱邪入里。

    功 效:表里兩解,清熱止利。

    91普濟消毒飲:黃芩 黃連 橘紅 玄參 生甘草 連翹 黍粘子 板藍根 馬勃 白僵蠶 升麻 柴胡桔梗

    主 治:風熱疫毒上攻,致患大頭瘟。

    功 效: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92溫膽湯:半夏 枳實 陳皮 茯苓 酸棗仁 遠志 五味子 熟地黃 條參 粉草

    主 治:心虛膽怯,痰濁內擾證。

    功 效:益氣養血化痰寧心。

    93犀角地黃湯:犀角 生地黃 芍藥 牡丹皮

    主 治:熱入血分證。

    功 效: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94四君子湯:人參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主 治:脾胃氣虛證

    功 效:益氣健脾

    95防風通圣散: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葉 麻黃 連翹 芒硝 石膏 黃芩 桔梗 滑石 生甘草 荊芥穗 白術 梔子

    主 治:風熱郁結,氣血蘊滯等癥。

    功 效:為發汗達表,疏風退熱。

    96新加香薷飲:香薷 銀花 鮮扁豆花 厚樸 連翹

    主 治:暑溫初起,復感風寒。

    功 效:祛暑解表,清熱化濕。

    97縮泉丸:烏藥 益智仁

    主 治:下元虛冷,小便頻數及小兒遺尿癥。

    功 效:溫腎止遺、縮尿固澀。

    98增液湯:玄參 麥冬 連心 細生地

    主 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

    功 效:增液潤燥。

    99枳實導滯丸:大黃 神曲 枳實 黃芩 黃連 白術 茯苓 澤瀉

    主 治: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痢疾里急后重。

    功 效:消滯利濕,泄熱通便。

    100藿香正氣散:大腹皮 白芷 紫蘇 茯苓 半夏曲 白術 陳皮 厚樸 苦梗 藿香 甘草

    主 治:①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欬嗽氣喘。② 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③ 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宜增減用之。

    功 效:解暑祛濕、和胃止嘔、芳香化濁。

    中醫醫院兒科常用方劑 1二陳湯:半夏 橘紅 白茯苓 甘草主 治:痰濕內阻,脾胃不和,胸腕痞悶,嘔吐惡心,或頭眩心悸,或咳嗽痰多。功 效:燥濕化痰,理氣和中。2四物湯:白芍藥、當歸、熟地黃、川芎主 治:沖任虛損,月經不調,臍腹虧痛,崩中漏下,血瘕塊硬,時發疼痛;妊娠將理失宜,胎動不安,腹痛血下;及產后惡露不下,結生瘕聚,少腹堅痛,時作寒熱;跌打損傷,腹內積有瘀血。功 效:補血和血,調經化瘀。3人參烏梅湯:人參 蓮子 炙甘草 烏梅 木瓜 山藥主 治:久痢傷陰,口渴舌干,微熱微咳者。功 效:酸甘化陰,健脾止痢。4人參五味子湯:人參 漂白術 白云苓 北五味
    杭麥冬
    炙甘草主 治:久嗽脾虛,中氣怯弱,面白唇白者。功 效:益氣健脾5三子養親湯:紫蘇子 白芥子 萊菔子主 治:痰壅氣滯證。功 效:降氣快膈,化痰消食。6大補陰丸:熟地黃 知母 黃柏 龜甲 豬脊髓 主 治: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功 效:滋陰降火7大定風珠:生白芍  麥冬 麻仁 五味子 生龜版生牡蠣 甘草 鱉甲  雞子黃主 治:。后期,神倦,脈氣虛弱,舌絳苔少,有時時欲脫之勢者。功 效:滋陰熄風8大青龍頭:麻黃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棗 石膏主 治:外感風寒,兼有里熱,惡寒發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AV成人无码精品电影在线|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D在线观看|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丰满美女A级毛片| 亚洲精品色无码AV试看| 中文字幕理伦午夜福利片| 青青草国产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不卡一区二区国产在线| 野花免费社区在线|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观看软件|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二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蜜臀AV |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中文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欧美黑人又大又粗XXXXX| 五月天天天综合精品无码| 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