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 : 選擇性緘默癥
有句俗話叫“一百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就極好的說明了這種情況。
此類病癥多發于兒童時期,治療及時則預后較好,會伴隨其他情緒和行為問題,比如多動、遺尿和其他的言語異常,會極大的影響兒童的社交功能成長。在短時間內經受過多的不良生活事件刺激的時候,成人也會出現類似的心理功能障礙。
校園暴力事件從這樣的角度上來說,可以定義為“恐怖襲擊”的。長時間的針對性攻擊,無論從言語上還是身體上,經歷噩夢一般生活的孩子終將留下難以愈合的傷痛。而往往家長是不能知曉的,學校也會出于各種因素隱瞞事實,媒體的健忘雪上加霜。
在孤獨的面對和自己長著一樣的臉龐,卻揮舞著爪牙的狼群的時候,孩子們又能向誰尋求幫助呢?而這樣欺凌他人的孩子,又有著怎樣的悲慟。
不要忽視了沉默。
也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敬畏一顆顆純真的心。

關鍵詞 : 對視的恐懼
視線恐怖癥患者一般表現為與別人見面時不能正視對方,自己的視線與對方的視線相遇就感到非常難堪,以至于眼睛不知看到哪兒才好。他會一味注意視線的事情,并急于強迫自己穩定下來,但往往事與愿違,很難集中注意力與對方交談,或者談話前言不搭后語,自己也會感到痛苦。
當人背負了過大的心理壓力,而無力承受時便選擇逃避。眼神的對視是最明顯的表現。有些青少年總覺得自己什么地方“與別人不一樣”,但又說不清楚,而這種念頭又久久丟不開,這就是產生各種神經癥或心理障礙的病根。
世上每一個人在生理上和個性上都有自己獨有的特征,但是人類又有著共同的心理與生理特征,在這方面,大家都一樣。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和評價別人,才會心理健康,疑神疑鬼最容易導致“心病”。
所以,一切放輕松。
世上生死皆不算大事,其余還用怕些什么?

問:
我覺得我習慣了別人對我不好,當有人真心對我好的時候我反而不知道該怎么表現,覺得十分尷尬不舒服,相反的別人刻薄對我的時候我到能應對自如,我該怎么辦?
答:
這個問題屬于心理防御機制的過分泛化。
心理防御機制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壓力時,自我發展出的一種機能,即用一定方式調解、緩和沖突對自身的威脅,使現實允許,超我接受,本我滿足。
如果泛化,就會出現不能與人建立長期穩定的進一步關系之類的問題。你可以對生活中對自己不利的言論應對自如,這一點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但如果說心理防衛比較激烈的話,也會影響到正常的人際交流。表達的手段是為了我們的內心服務的。阻礙了自己正常的情緒宣泄和人際互動,會得不償失。
試著與人進行從一對一到一對多的長時間交流,比較深入的談自己對生活各個方面的看法,有助于你走出困境。
問:
我有件事想咨詢一下你。一個小女孩,她媽媽去世了,家里人沒有告訴她,只給她說媽媽在外打工。現在這女孩7周歲了,她爸爸認識了一個女朋友,想對女孩說他爸的女朋友是她親媽,不想把真相給女孩說。想咨詢下,是給女孩說出真相,還是繼續隱瞞。
答:
你好!首先歡迎你的咨詢,這是對實用菌莫大的鼓勵和信任。心理咨詢是針對當事人心理狀況的專業性服務,給出決定性意見顯然不在此范疇之內。
一個謊言必將裹挾著更多的謊言,而謊言往往也是生活最不堪一擊的部分。心靈的十字架一旦背上是不幸的,但人總會成長,總會自己前進。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你是否愿意成為那個小女孩呢?這樣的謊言,是愛的保護嗎?
對于事件中的三方,都有權決定自己所了解的真相。最大的愛,是支持和守護,是面對風雨之后的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