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2年,31歲的白居易和小他7歲的元稹長安相遇,一起參加吏部考試,結果雙雙錄取,一起被分配到國家圖書館工作。從此,開啟了二人三十年“相濡以沫”的友誼。 既是同學,又是同事,還比鄰而居,情趣相投,文采相當,關系非同尋常可以理解,但是好的有些“過分”和一如既往就令人“費解”。 且不說他們一起詩酒風流,詩詞唱和,扶醉而歸;也不說他們共享愛情故事甚至戀愛細節,哪怕很污很污;還不說他們視對方父母為親人,相敬相孝。就說說他們間不約而同的心靈感應吧: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這首《同李十一醉憶元九》寫于公元809年3月21日,我敢保證就是這一天。 這天,白居易和兄弟白行簡以及好朋友李杓直,也就是李十一,長安郊區的曲江春游回來,在李杓直家中喝酒微醺時候現掛的。詩中的元九,不是別人,正是白居易的摯友元稹。春游怎能少得了好友元稹呀?沒辦法,監察御史元稹此時正在出差去四川的路上。 沒多久,白居易收到了元稹的來信,內附詩作一首: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派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元稹對這首《梁州夢》的寫作說明是:3月21日晚上,他做夢和白居易一起在曲江、慈恩寺結伴游玩,正在意興闌珊的時候,忽然被驛站的車馬聲喧驚醒,卻原來他身在梁州,心系長安弟兄。 巧合的是,白居易詩中的真實場景與元稹夢境兩相吻合。這種詭異的巧合,與其說有一種神秘色彩,不如說是二人感情友誼的見證。畢竟,在當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路上,除了心有靈犀,再沒有更合理的解釋。 這是他們春風得意時友情的見證!! 作者:春風得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