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古鎮, 川楚古道上的一個千年驛站古鎮, 名字奇怪土氣,名氣輕微甚小,但環境卻神氣十足。 它地處陜西,在此聽漢劇吃特產,使人疑似在川中; 有著南方的喀斯特地貌,恍惚中穿越于云南廣西之地。 攝影/李國強 乘木舟聞漁歌,又似江南別景; 有著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恬淡、古樸、優雅; 在咿咿的方言中,穿行古街,仿佛時光倒流; 又以“讓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 的吊腳樓為特色。 熨斗古鎮,千年商道驛站古鎮 熨斗古鎮因地形似古時縫紉用的熨斗,在道光23年被更名為熨斗壩,距離現在已經有1400年的歷史。 它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驛站古鎮。依山傍水而建,立于鎮外,極目遠望,可見幢幢木屋磚舍依山分布,重重疊疊,錯落有致。 富水河緊緊環抱著古鎮,吟唱著小調,縹緲晨霧中,迎來了到河邊浣衣的婦女。河水清澈見底,將喧囂沉淀,平靜你的心情,將時光駐留,感受歲月靜好。 ◆◆ ◆ 明清建筑的輝煌見證 熨斗古鎮現存古街多是明清時期建筑,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昔日商賈云集,商貿繁榮時有老字號十多家,名播川陜湖廣。 攝影/mfyxhwq 現在你來到熨斗鎮,千年古鎮的風貌仍依稀可見:青石板街,木板門面,古戲樓,以及通往漢中、四川的古商道,古蜀先民在此留下了獨一無二的寶貴文化遺產。 老街的中段保留著一座古老的戲樓,據說農閑時經常上演各種戲劇,有漢劇,有川劇,最多的則當然非秦腔莫屬了。 小鎮上或大或小的客棧、茶樓各具特色。最為有特色的要數臨水的一家,木質燈柱上鑲嵌的茶樓招牌,用紅字書寫著“巴山夜雨”四個大字,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了詩詞里。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在此品茗,喝的不是茶,而是詩,愜意舒心。 ◆◆ ◆ 曾經的繁忙,如今的恬靜 石泉縣歷史上有名的古鎮之一,四十分鐘就可抵達西鄉縣的高川,大半天便可出陜入川。 明清時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陜客商云集,商貿興隆,古戲樓上演的漢劇韻味悠長,使人流連忘返。 隨著公路交通的日益發展,繁華了千百年的川楚古道沉寂了下來;沒有市井的吆喝叫賣,沒有霓虹的妖艷妖艷,沒有音響的喧鬧.....有的只是安詳和諧淳樸。 當你漫步在這個古鎮,心靈的塵埃就是抖落了,心靈的皺紋就撫平了。 >>>> 在熨斗古鎮周邊游玩的那些幸福瞬間 熨斗古鎮周圍的環境處處散發著恬淡、古樸、優雅的氣息,除了水稻種植,還有茶文化和蠶文化;不是世外桃源,也是你我所向往的詩意田園。 茶園 在百畝觀光茶園里游玩,可親近自然,亦可遠眺古鎮,悠然自得。 攝影/李念 古法種植水稻 看農家人采用古法種植水稻,頓覺農耕真正回歸了自然。 攝影/李念 燕翔洞 去鎮內被稱為“西北第一洞”的燕翔洞,觀看洞中鐘乳石千形百態,懸天連地,倒映在水中,這座美麗的巖宮石府已經等你5億年了。 在燕翔洞漫游,可謂“一步一景一洞天”,洞的深處更有一煙水杳然無痕。 在這里,可感受獨有的“水在洞前流,洞在水中映”,與船工共同演繹原生態的花鼓戲、山歌調子欣賞漢江兩岸的美麗風景。 攝影/李國強 蓮花古渡 蓮花古渡在石泉城南10公里處,是連接川陜南北的古渡口,自春秋戰國時期,就擔負起入川、進楚、通途關中的水上交通重任,為古子午道之要津。 攝影/湖山鏡影 現舊址重建,成為游覽漢江三峽美景的觀光碼頭和起始點。 漢水桂苑 你如果乘車或是坐船,過了香柏巖不久,遠遠地就看到了一座房子,白墻灰瓦,風格清新,幾棵蔥郁的桂樹點綴其間,別有一番風情,這就是桂苑了。 桂苑院內不知何時植有桂樹數株,今已濃蔭蔽日,亭亭如蓋,故在一次文藝采風活動中被文人雅士們題名為“桂苑”。 攝影/李國強 漢江三峽 漢江是與長江、黃河、淮河一道并稱'江河淮漢'的一條江,兩岸景色清幽、山勢陡峻,形成峽谷,尤以鳳凰峽、柳溪峽、香柏峽為勝,也就是漢江三峽。 攝影/李國強 這里漢水如玉如綢、似鍛似錦,兩岸翠山碧峰、青瓦白墻,江上漁歌唱晚,一派江南水鄉的景象,素有'秦巴山水畫廊'之美譽。 熨斗古鎮自駕游玩超實用攻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