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只要水質達標,白開水、礦泉水、純凈水都差不多。 喝水的目的是什么? 我們喝水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補充水分。想通過喝水來補充礦物質或者調解體質酸堿或者養生什么的,只能說,你想太多了。人體的礦物質主要來源還是飲食中的水果蔬菜肉類奶類。以鈣為例,2000ml礦泉水里面的鈣(大約才8mg)還不如你喝一小口牛奶。 白開水致癌? 1、反復煮自來水會產生亞硝酸鹽? 很多人擔心自來水含硝酸鹽,經過反復煮沸后變成亞硝酸鹽,而后者是致癌物,經常喝豈不是會得癌? 首先,亞硝酸鹽并不是致癌物,而是“致毒物”,當它進入人胃里機緣巧合之下,轉化成亞硝胺——這個,才是致癌物。 其次,日常飲用的水大部分都是來自地表或地下,地表植物、污水排放、工業污染使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可這些水在經過自來水公司處理后,所含的硝酸鹽含量已經很低了(不得超過10mg/L),即使經過反復煮沸,所產生的亞硝酸鹽也并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人體一次性吃下200mg及以上的亞硝酸鹽才會出現中毒癥狀,相當于幾十升水呢。 最后,現在飲水機的加熱溫度一般不超過100 ℃,即使反復煮,水質也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變化。如果水質合格、硝酸鹽含量很少,那么煮沸之后所能產生的亞硝酸鹽也會很少。 2、自來水消毒后的余氯/與有機物結合會致癌? 氯可致癌。但自來水中的余氯本身就很低(小于0.05mg/L,人體耐受量為0.15mg/L),經過燒開后,余氯濃度下降更明顯——水中的鹽酸和次氯酸會反應,生成氯氣,隨著自來水被煮開而揮發。只要吃在嘴里沒有刺激性味道,水就是沒問題的。 又有人說,氯氣和水中殘留的有機物能夠發生反應形成三氯甲烷等物質,而三氯甲烷被證實是已知致癌物質。但是這樣的反應需要大量的氯氣才能發生,而自來水中的氯達不到這樣高的濃度。 食品工程博士、果殼網科普作家云無心曾在一篇科普文章里指出,有研究調查了過去30年中各種飲用水殺菌方式所產生的副產物,總共有85種,其中有11種在美國被列為受控指標。而其它74種缺乏足夠的數據來評估它們對健康的影響,也就無法設立安全標準。盡管如此,WHO等機構認為這些滅菌副產物帶來的“可能風險”比不滅菌導致的“真實風險”要低幾個數量級,用氯消毒是公認的相對安全的做法。 怎么喝水更健康? 與其糾結喝白開水還是喝礦泉水,不如知道怎么科學喝水更實惠,畢竟,水在人體各種生化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缺乏和過量都會明顯人體機能。 1、多次少量喝,不要等到口渴再喝 口渴時表明你的身體已經缺水好長一段時間了,在一天當中應該“多次少量”的喝水,例如早晨起來后,上午10點左右、中午飯前后、下午3-4點、晚上睡前,都可以喝150-200水。另外在出汗較多、運動或洗澡后也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2、趁水新鮮的時候喝 無論是白開水還是礦泉水,都應該趁新鮮的時候喝。水燒開晾涼后或者開封后最好及時喝完,以免滋生細菌。礦泉水還要注意選擇灌裝日期比較近的,長期與塑料容器接觸,一些增塑劑就會溶到水里頭去,而且瓶裝水要在避光、陰涼地方保存,以免增加增塑劑的溶出。那些長期放在車里的瓶裝水,最好別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