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錄取相繼啟動,考生可登錄各地教育考試院網站免費查詢錄取結果。 本科志愿填報已經結束,不過考生們近期還有填報本科志愿征集的機會,甚至還可能有院校降分征集志愿,考生們如果填報得當,是有可能撿漏的。 中國教育在線(ID:eoleoleol)為考生們統計了各地批次錄取日程、征集志愿時間。方便大家跟進最新結果。 關于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的計劃。考生可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征集志愿相當于第二志愿,即當所有上線考生的平行志愿錄完后,還有一部分學校有志愿缺額,或部分學校向考生所在省份投放機動計劃,則這些計劃實行網上征集志愿。 如果考生未能被所報平行志愿錄取,則可以申請進行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亦按分數由高到低進行錄取。 對于不同省份,征集志愿的設置和要求等會有不同,具體報征集志愿時還應認真研讀各自省市官網上發布的相關招生信息。 填報征集志愿注意事項1.先查詢錄取結果再填報征集志愿 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前應該先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看是否已經被高校錄取。 已經被高校錄取的考生是不能參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的錄取狀態顯示為“自由可投”,就說明考生沒有被高校錄取,可以參加該批次錄取結束后的征集志愿。 考生在查詢時除了關注自己的錄取狀態,被高校退檔的考生還要仔細去看被高校退檔的原因是什么,以免在填報征集志愿時犯同樣的錯誤。 2.注意多次征集的情況 有的高校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就有可能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 參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在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時仍沒有被高校錄取,還可以繼續關注下一次征集志愿的情況,關注的方式如前文提到的,在本省(區、市)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官方網站或其他和教育相關網站獲得信息。 在高考錄取期間,考生應該保持電話暢通,特別是在正常錄取階段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和參加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沒有被錄取的考生。 因為在本批次幾次征集志愿結束后如果還有院校缺額,為不影響下一批次的錄取,省(區、市)級招生考試機構有時會采取電話征集(給沒有被錄取的、分數滿足學校要求的考生打電話)的方式進行征集志愿。 3.征集志愿階段,高校的錄取分數未必會降低 有的考生認為,出現在征集志愿名單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檔錄取時沒能錄滿,那征集志愿時的錄取分數一定會有所降低,而事實卻是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時,錄取分數不降反升。 4.征集志愿不能僅參考高校正常錄取階段的錄取分數 有一些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時,往往會以高校正常投檔錄取時的錄取分數為參考來填報。 其實,這是非常有風險的。因為在正常投檔錄取時報考考生的成績構成與參加征集志愿階段考生的成績構成差異比較大。 正常投檔錄取時,考生是參考某高校前幾年的錄取分數來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階段,考生分數構成更多變,有的考生因志愿填報不合理而被退檔的,有的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被退檔的,有的考生因為分數太低而未被投出的,這些考生都可能填報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檔錄取時的分數來參考并不合理。 而且,如前文分析,征集志愿階段由于考生多而缺額高校和專業少,會使高校的錄取分數呈上漲趨勢,原本壓線調檔高校的調檔分數可能會上漲,考生只參考正常投檔錄取時的分數可能會導致無法被投出。 雖然參加征集志愿的考生不能僅參考高校正常錄取階段的錄取分數,但是還可仔細分析擬報考的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如果該高校往年也參加過征集志愿,則應分析參加征集志愿后錄取分數上漲情況如何。 如果往年從未參加征集志愿,考生則要參考現在參加征集志愿的專業前幾年的錄取分數情況,自己的分差最好高于這些專業前幾年的錄取分差,這樣填報后被錄取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一般情況下,考生很難搜集到高校往年征集志愿錄取分數情況,如有需要可以致電高校咨詢。 5.不盲目擠“熱門”高校和專業(很重要) 前文分析過,一些辦學實力較強和社會知名度比較高的大學因為超退等原因也會出現在征集志愿的名單當中。 勿庸質疑,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階段,當然會成為考生優先選擇的對象,在征集志愿時成為考生報考的“熱門”,從而也使錄取分數上漲明顯。因此,建議分數不太占優勢的考生避開這些“熱門”院校。 此外,雖然參加征集志愿的某些專業不一定是該校的優勢、特色專業,但仍屬于被考生和家長認定的“熱門專業”,只是首次填報時考生大多優選這些專業實力較強的院校而忽略了一些開設有這些專業但實力一般的高校。 在征集志愿階段,或許院校并非是考生的首選,但考慮以后就業等因素,大部分考生在選擇時仍會優先選擇這些專業。 一旦扎堆填報這些專業的考生多,其錄取分數理所當然地會上漲,一些分數無優勢的考生肯定會被擠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