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錄驗》續命湯 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麻黃,桂枝,當歸,人參,石膏,干姜,甘草各三兩,穹窮一兩,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并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 此為開合之機受病,不得轉樞。 身體不能自收:陽明受病(黃帝曰:人之亸者,何氣使然?岐伯日: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情,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亸) 口不能言:少陰受病(心開竅于舌) 冒昧不知痛處:太陰受病(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 或拘急,不得轉側:厥陰受病(肝主筋) 治亦從開合同時下手: 麻黃,桂枝:開太陽 石膏,杏仁:合陽明 甘草,干姜:開太陰 當歸,穹窮:合厥陰 人參:補五臟虛,除邪氣 溫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幾坐,汗出則愈:邪從太陽復出,則病愈。 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當風則陽明又不合。 并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亦為開合受病。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602128805 |
|
來自: 鑒益堂 > 《36.[杏林醫話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