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 失能半失能人群龐大: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含失智老人)4063萬人,完全失能1000多萬人。 老齡人口走失嚴重:有調查顯示,每年全國走失老人約有50萬人,平均每天走失約1370人。失智和缺乏照料是走失主因。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人均壽命不斷提升,生育率下降,老齡化迅速,老年撫養比快速上升,家庭小型化趨勢明顯,老人空巢獨居增多,失能和高齡老人比例高,養老及護理需求大范圍爆發,亟待解決。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民政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這是國家層面對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所作的首個頂層設計,《意見》明確,到2020年,建立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平臺、居家為基礎的護理服務體系,形成覆蓋急性期診療、慢性期康復、穩定期照護、終末期關懷的護理服務格局。 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投入護理服務業領域,擴大護理服務供給 《意見》指出,改革發展護理服務業將遵循政府引導、多元投入的原則。政府通過完善支持政策、加強行業監管等措施促進護理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投入護理服務業領域,擴大護理服務供給,有效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完善醫療護理服務體系。通過鼓勵和推動社會力量舉辦護理機構或者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等方式,激發市場活力,擴大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康復護理、母嬰護理及安寧療護等服務供給。三級醫院主要提供疑難、急危重癥患者護理服務,加強護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二級醫院等主要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護理;護理院、護理中心、康復醫療中心、安寧療護機構、基層醫療機構等主要提供日常醫療護理、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服務。鼓勵有條件的接續性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日間照護、居家護理和家庭病床。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促進大型醫院優質護理資源下沉,幫扶帶動接續性醫療機構和基層護理服務能力提升。 鼓勵統籌整合醫療、護理、康復和養老服務資源,健全健康養老服務網絡 在健全健康養老服務網絡方面,《意見》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統籌整合醫療、護理、康復和養老服務資源,逐步形成有序共享、功能合理的健康養老服務網絡。鼓勵二級以上醫院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機制,接續性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實現與養老機構的緊密對接,為老年人提供護理、康復、慢病管理、中醫保健等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按規定舉辦醫務室、護理站等,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 到2020年,實現護理服務供給更加合理目標。醫療機構護理服務有序合理,分工協作更加緊密。護理院、護理中心、康復醫療中心、安寧療護機構等接續性醫療機構數量顯著增加,康復護理、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母嬰護理、安寧療護等服務供給不斷擴大。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得到進一步發展。 鼓勵院校、行業學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積極開展護理員培訓 《意見》提出,加強護理從業人員培養和隊伍建設。推進院校護理人才培養。合理確定護理人才培養規模和結構,加快推進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社區護理、母嬰護理、中醫護理、助產等急需緊缺人才培養,適應護理服務業發展需求。 加快輔助型護理人員培養培訓。大力加強輔助型護理人員(以下簡稱護理員)的培養和培訓,提高人員從業服務能力。鼓勵有條件的院校、行業學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等,積極開展護理員培訓,提高其病患、老年人、殘疾人、母嬰生活照護從業技能,擴大護理服務業人員隊伍,拓寬社會就業渠道。 完善護理員培訓和就業政策。積極支持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等參加護理員培訓。充分利用促進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資金,鼓勵各類人員到護理服務業領域就業創業,對符合條件的從業人員,按規定落實相關補貼政策。 創新中醫護理服務模式,提升中醫護理服務水平 《意見》要求,加強護理學科和中醫護理能力建設,制定中醫護理常規、方案和技術操作標準。積極開展辨證施護和中醫特色專科護理,創新中醫護理服務模式,發揮中醫護理在疾病治療、慢病防治、康復促進、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通訊等信息技術,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 《意見》明確,加強護理信息化建設,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通訊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力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積極優化護理流程,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提高護理效率和管理效能。推動護理領域生活性服務業態創新,改進服務流程,積極發展智慧健康護理等新型業態。 醫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護理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流程、無縫隙、專業便利的智慧護理服務。此外,《意見》指出大力發展護理產業,鼓勵各地通過相關科技、建設專項資金和產業基金等,支持開發和創新適合不同人群特點的護理、康復、生活照料等相關產品用品、設備設施等。結合實際和特色優勢,培育一批護理產品用品、設備設施等相關產業,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健康需要。為做好相關籌資安排,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長期護理商業保險,以及與老年護理服務相關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等。 太和·自在城,廣西養生養老小鎮,引領發展全新頤養生活方式,計劃建設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融旅游、生態農林、主題公園、文化、養生、養老、科研、醫療護理等集于一體的綜合型頤養旅游服務產業項目,緊跟國家發展政策,以項目基地為中心,資源整合,太和·自在城+北京頤養,太和·自在城+和正醫院,太和·自在城+頤養自在通,太和·自在城+和頤學校等等,以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主導,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構建中國頤養產業生態圈,推動頤養服務產業健康向前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