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等三種中藥材具有毒性,可致肝損害。王老吉含有夏枯草,難道其是無毒嗎?
大量臨床和動物實驗證明,許多中草藥具有保肝作用,但延邊大學藥學院在對50余種中草藥進行保肝藥物篩選工作中卻意外發現,覆盆子、夏枯草和陰行草等能加重小鼠CCl4(四氯化碳)性肝損傷。為了解這三種藥材本身的毒性,研究人員又進行了這些藥材水提物對正常小鼠血清丙氨酸基移換酶(ALT)和血清天門冬氨基移換酶(AST)影響的實驗。 研究人員將小鼠隨機分為藥材組、藥材 CCl4組、空白組和CCl4組,每組 12只。藥材組和藥材 CCl4組用藥材水提物灌胃(Q,2毫升/10克體重),每天早晚各一次,連續給藥4天,其他兩組給同體積自來水。于第5天灌胃兩小時后,藥材 CCl4組和CCl4組腹腔注射0.1%CCl4色拉油溶液(O.1毫升/10克體重),藥材組和空白組注射同體積生理鹽水。24小時后(取血前禁食12小時)從眼眶取血,離心分離血清測定ALT和AST。 結果發現,覆盆子和陰行草水提物對小鼠ALT和AST無顯著性作用,而夏枯草水提物使小鼠ALT值明顯升高(P< 0.05),并使AST值升高非常顯著(P< 0.01)。覆盆子 CCl4、陰行草 CCl4、夏枯草 CCl4及CCl4組ALT值和AST值均較空白組明顯升高(P<0.05~0.01),且覆盆子 CCl4、陰行草 CCl4和夏枯草 CCl4組較CCl4組ALT和AsT值也有明顯升高 (P<0.05~0.01)。 目前認為,CCl4通過破壞肝細胞及其內膜結構,損傷或殺死肝細胞,致使胞漿中的酶如ALT、AST等溢至血中。因此,血清中ALT和AST水平高低可以敏感地反映肝臟損傷的程度。本實驗表明,夏枯草水提物使小鼠ALT和AST值明顯升高,說明夏枯草有肝臟毒性作用。另外,覆盆子 CCl4、陰行草 CCl4和夏枯草 CCl4組較CCl4組ALT值和AST值也有明顯升高,提示這三種中草藥可加重CCl4性肝臟損傷。 國內的資料顯示,中草藥引起的肝病在我國藥物性肝病中占有不小比例。國外中藥安全性探討中,中藥性肝損害也是重點涉及內容。而目前國內文獻多數側重病例的報告和總結,中藥安全性研究較少,故應重視中藥性肝病或肝損害的研究和防治。本實驗提示,夏枯草本身具有不可忽視的肝臟毒性,所以臨床應用中應注意用法、用量,從而避免引起中藥藥源性疾病。當然,此次研究僅對夏枯草的肝毒性進行了初步了解,對其肝損傷機理和病理變化等有待進一步研究。 另外,當今中西藥聯合使用日趨普遍,中西藥合理的聯合應用可以增效或減毒,而不合理的合用可能造成更多的不良反應,包括肝損傷等。本研究揭示,覆盆子和陰行草本身對小鼠ALT和AST沒有影響,但卻加重小鼠CCl4性肝臟損傷,故也應重視聯合用藥的毒理學研究。
王老吉涼茶 【標明的成分】 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 王老吉涼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毒成分是夏枯草。夏枯草據說在夏至后逐漸枯萎,中醫理論因此認為它生來有“純陽之氣”,所以才一遇陰氣即枯,所以就可以用它來“補厥陰血脈”。《神農本草經》將夏枯草歸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藥。 有多項研究表明夏枯草能導致不良反應。夏枯草的乙醇提取液能抑制小鼠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皮下注射可使動物胸腺、脾臟明顯萎縮,腎上腺明顯增大;腹腔注射可使血漿皮質醇水平明顯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表明夏枯草可能是一種免疫抑制劑,長期或大量服用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服用夏枯草水提物能使小鼠的血清丙氨酸基移換酶和血清天門冬氨基移換酶的值都明顯升高,說明夏枯草有肝臟毒性作用。 臨床上,有幼兒因服用含蒼耳子、夏枯草和雞內金的中草藥3個月導致急性重癥肝炎而死亡的報道。也有報道因服用夏枯草導致過敏,表現為皮膚瘙癢、丘疹,甚至因過敏性休克而昏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