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印象歷史品讀 上個世紀70年代,我長江沿岸支流水庫開閘泄洪,由于水量過大,偶然沖出了一座古代陵墓。這座古墓,在經過專家的鑒定之后,被認為是春秋時期楚國一個“令尹”的墓。 “令尹”是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最高官銜,是掌握政治事務,發號施令的最高官,對內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爭,總攬軍政大權于一身,地位相當于宰相。 更有價值的就是“令尹”的墓中所陪葬的物品了。在這個古墓里專家發現了一件特別的東西——云紋銅禁。 云紋銅禁是一種春秋中期產生的青銅器,“禁”字有禁戒飲酒之意,由于周朝人親眼目睹了商王朝的滅亡,他們認為夏、商兩代滅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無度,因而將承放酒杯的案臺稱為“禁”。 云紋銅禁主要用于祭祀,是一件非常貴重的禮器。它的貴重之處,正是在于它工藝之精湛復雜。在仔細研究過這個云紋銅禁之后,專家發現制造它有使用“失蠟法”鑄造的痕跡。 失蠟法也稱“熔模法”,(西關銅藝)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熱烘烤后,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之后再往內澆灌溶液,鑄成器物。 因為銅禁的模具過大,而蠟溶解之后這個模型所鑄的器物便成了“獨一無二”的設計。每一個銅禁,都會成為限量版。千年歷史的云紋銅禁更是國寶級的文物。 然而在這個發現之前,美國人一直宣稱失蠟法是由美國最早發明的,甚至還被美國的奧斯汀實驗室取得了專利權。但這尊云紋銅禁的發現,我國再次證明了中國先人的智慧。 失蠟法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是由中國最早發明的。值得一提的是,從那次發現的云紋銅禁的精細的制作工藝可以看出,在當時對于失蠟法的應用已經達到成熟的階段。也許在更早的過去我國就已經發明了失蠟法。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來源:風云歷史 |
|
來自: 水竹ezweqh53rj > 《輪回,奇異,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