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階士官主導戰斗,高階軍官負責戰略,這就是現代軍隊的架構,不過美國人制定士官制度的初衷,其實是防止高級將領擁兵自大,也就是我們歷史上的軍閥割據。士官制度建立后,士官負責基層訓練,能影響的范圍有限,高級將領只負責戰略決策,與基層兵員關系被阻隔,以文制武的局面基本形成。
美軍戰斗人員中,分為軍官、準尉(技術專家)、軍士和士兵四類。士官(Non-Commissioned Officer,直譯為“未被任命的軍官”,簡稱NCO),也稱軍士(Sergeant/沙展),士官制度最早出現于15世紀的法國,當時是作為軍官制度的補充而設立的,此后為各國廣泛采用。 美軍營級單位,設有一級軍士長(美軍沒有團級?),師旅一級的軍士長,不僅負責制定計劃,向軍事主官提供作戰建議,還負責反映士兵意見,維護士官、士兵權益等類似“工會主席”的職責。 各軍種還設有一名總軍士長,待遇等同于上將,而且美國也有專門的士官學校。美軍的編制總員額中,士官最高峰時達到了64%,現在大約在56%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