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 ——魯迅 1.我善良,但也不能讓你道德綁架 無論哪個時代,都有一種人:面對任何事都有一顆“善心”。 農夫與蛇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某天,一個農夫在路邊發現一條凍僵的蛇,認為它要被凍死了,于是出于好心把它放在懷里。結果等蛇完全蘇醒后,便憑借本能咬了農夫一口,并將農夫殺死。 臨死之前農夫后悔地說:“我想要做善事,卻由于見識淺薄不分善惡,害了自己的性命。” 善行之后,得到的不是感謝,而是“報復”。如果你是農夫,明知道救蛇自己會死,你還會救蛇嗎? 前兩天有一則新聞引人注意:某粉絲要求古天樂給她100萬,否則就去死! 古天樂在出席活動時,一位女子爬出欄桿,舉著顏色鮮明的紅底黃字的海報,海報上寫著“求恩”、“古天樂”等字眼。 據了解,該女子想向古天樂借100萬醫治病重爸爸,并表示:“他不借的話,我也不會回去,死在這里算了”。 在娛樂圈里,古天樂是出了名的“爛片之王”,也是低調過頭的“慈善之王”,但就因為他善良、大方,所以遇到困難的人就應該如此“理直氣壯”地向古天樂“要錢”嗎? 這個姑娘的家庭情況確實令人可憐,但她這種“我窮我有理”的做法,實在讓人反感。這種道德綁架式的求助方式,跟“敲詐”有什么區別? 如果事后調查清楚情況屬實,古天樂借給她錢,有了第一次,會不會有第二次? 所以善良的人你要擦亮眼睛,不要讓“道德”將你綁架。 2.表達愛心時,請你小心貪得無厭的人 羅素說:“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 毫無分寸的善良,有時不僅幫不到別人,反而還會對自己造成傷害。 今年年初,一老板出資八千萬造別墅送村民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而近日又有新聞稱,天地壹號創始人陳先生籌建129棟共258套別墅,準備贈送給村民。 致富之后不忘家鄉,這本是件好事,卻因“村民的無理要求”讓好事變成了壞事一樁。 陳先生在最初規劃時,本是按照一家一套來分配的。但誰想,隨著即將竣工交付之時,部分村民提出因為子女要結婚“希望再多分一兩套”;戶口外遷的原村民,則希望能夠回村參與此次分房;如此一來,分房計劃只能暫時擱淺。 本是一次善舉,但面對這個結果陳先生坦言:“一回去,每個人都提出各種問題和要求,所以我干脆就不回去了。” “白送”的房子,為什么村民還會提這么多的“無理要求”? 關鍵點還是在“白送”這兩個字上,不用花自己的錢,就能白得一套別墅,那我為什么就不能要兩套呢?你有的是錢,為什么不多建一些?每家分上一兩套,也不是什么大事! 相信有不少的人都會有這種想法,白來之食,不要白不要。 但也請你記住:別人給你是情分,不給你,是本分。 3.你可以善良,但不要“偽善” 每天翻閱手機朋友圈,都會被各式各樣的“求轉發”所困擾: 某某家的寵物狗丟了,需要在朋友圈幫忙轉發一下“尋狗須知”; 某某同學艱苦創業,淘寶店鋪終于開業,需要在朋友圈幫忙轉發一下“開業海報”; 朋友家某某遠房親戚得病,需要在朋友圈幫忙轉發一下“看病咨詢”; 隨時會出現的求轉發信息,充斥著你的生活,尤其是一些轉發請求充滿了“偽善”的氣息: 有困難的人,一定要幫助,不轉不是中國人; 大家都轉了,只差你一個,做人要善良;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站在道德的立場上,無端的指責別人:你不轉發,說你冷漠;你不轉發,說你沒愛心。自以為是要求別人善良,比虛情假意更可怕。 然而,這些指責別人的人,他們又有多高尚,多善良? 兩年前,朋友圈被“羅一笑事件”刷屏時,最開始不明就里的人們大肆轉發、捐助,忙的不亦樂乎,結果到頭來,卻是一場欺騙。 時隔兩年此類事件還在不斷重復上演,在這個過程中,“善良”的分量越來越輕。善良沒有錯,但也別讓“善意”建立在欺騙上。真正的善良,要發自內心,拒絕“偽善”。 4.你再善良,也不能無謂的付出 通過一部古裝劇再次大火的孫儷,曾有一件廣為人知的“助捐事件”。 剛出道的時候,孫儷曾經捐助過一位貧困生,將這個學生從高中供上了大學。本以為這件事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沒過多久這個學生卻顛倒黑白,在媒體面前控訴孫儷:棄自己于不顧,無緣無故停止資助。 一時間,各種議論評說把孫儷推上風口浪尖。 好在“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事實證明由于這個學生經常找各種理由要錢,并且沒有把錢用在正經事上。了解情況的孫儷,自然不會再給他錢。 即使再富有的人,也不會平白無故地把錢給這種:把窮當借口,貪婪無度的人。 無獨有偶,就在上個月聽朋友說起一樁“幫助別人,自己差點氣到住院”的慘事。 今年即將畢業的安妮家里小有余款,父母溫柔大方,挺好的一家人卻因一次善心舉動,引來了禍根。 大四這一年學生們陸續開始實習,安妮也在父親的安排下早早的找好了實習單位,宿舍四個姑娘,只剩小林還沒有找好。安妮為了不讓小林一個人留在學校,便讓小林跟自己回家,請父親再幫小林介紹一份工作。 然而,幫小林找好工作后,小林以實習工資不高為借口不愿搬出去。一段時間過去,小林總能找到各種借口,自己的衣服不愿洗,鞋子不想刷,出于同學關系,這些小事安妮都忍了。 直到一天,趁著家里沒人小林帶著新結交的“朋友”上門,導致家里的保險柜被撬。安爸忍無可忍,強行讓小林搬走。 沒想到,小林卻理直氣壯地指責安妮:保險柜被撬又不是我的錯,大家同學一場,沒想到你是這么小心眼的人。 本是不求回報的事,沒想到幫出來一個“白眼狼”。這世上除了自己的爸媽,沒有人應該毫無保留的幫你,不要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應當。 5.善良沒錯,但不要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靜下心來細數這幾年好評如潮的中外電影,韓國影片《素媛》深刻地印在腦子里。這部以真實事件為藍本的電影,故事情節令人動容。 在一個下雨天,活潑可愛的素媛遇見一個醉醺醺的大叔。大叔詢問素媛:“能讓叔叔撐你的傘嗎?”善良的素媛不忍心叔叔淋雨,為其撐起了雨傘。 然而,這份善意卻給她帶來了一輩子無法擺脫的傷害:就在這個雨天的早上醉漢將素媛拖到了一間廢棄房屋里,對她進行了殘忍的侵害。 出事之后面對社會的流言蜚語,素媛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那個大叔讓我給他撐傘 我也想過直接走 但我覺得該給淋雨的大叔撐傘 所以我就給他撐了 但人們都說是我的錯 誰也不夸我 她甚至不懂:我幫助了大叔,他為什么還要這樣對我? 有時候連大人都無法辨別“善與惡”,更何況是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世事險惡,你永遠不知道,幫助之后這個人會不會反咬你一口。 有人說:為人處世不能太善良,一著不慎就會把你拉下深淵。 但幫人有錯嗎? 幫人沒錯,錯在你低估了“人性的惡”。 作者:卜君心,一個擁抱自由、熱愛美食、喜愛文字的懶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