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坐骨神經痛和骨質增生都是病程較為持久反復且伴發較劇烈疼痛的疾病,需要長期的治療。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個臨床反復驗證有效的小方子,可以緩解疼痛,改善病情,并且,不需要特別高深的中醫知識,只要略會辨證,就可以自己使用哦!真是福音啊,還不快收藏—— (P.S:獲得本月粉絲福利日獎品的、ID叫作“九九歸醫”和“舍得”的朋友,請講自己的聯系方式按照“郵編+地址+姓名+聯系方式”的格式發送到后臺哦,小編沒有收到就不能給你們送獎品啦!)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本病的發生多因風寒或風濕之邪襲于經絡,經氣阻滯,不通則痛。其疼痛的特點為:風勝則疼痛呈游走性,寒勝則疼痛劇烈。 其臨床特征是沿坐骨神經通路,也就是腰臀、大腿后側、足背等處呈放射性疼痛,甚或燒灼樣、刀割樣疼痛。疼痛多由腰部、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放射,從大、小腿直至足跟或足背,疼痛常因行走、咳嗽、噴嚏、彎腰、排便而加劇。 [組成]仙靈脾15g,制草烏5g,炙地龍10g,烏梢蛇12g,防己10g。 [功效]活血行氣,通絡止痛。 [適應證]適用于氣血瘀滯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腰臀、大腿后側、足背等處呈放射性疼痛,甚或燒灼樣、刀割樣疼痛,脈細澀。 [用法]清水黃酒各半煎,二煎混合,分2次服,每日1劑。 [組咸]威靈仙50g,全當歸40g,宣木瓜45g,鹿角片359,炙甘草20g。 [功效]通絡止痛。 [適應證]適用于經脈閉阻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腰臀、大腿后側、足背等處呈放射性疼痛,甚或燒灼樣、刀割樣疼痛,脈緩。 [用法]用中度白酒浸泡10天,每服1小杯,每日2次。 骨質增生的形成,一般認為是退化所致,幾乎每個中老年人身上都存在。與外傷、摩擦耗損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組織器官都趨向衰老,這種衰老過程稱為“退行性改變”。除與年齡有關,另與職業也有一定的關系,常發生在人的頸椎、胸椎、腰椎、髖關節、跟骨等部位。 骨質增生的初起有疼痛和不適的感覺,關節活動常有摩擦感和摩擦音。如在頸椎骨質增生則為頸椎病;胸椎有骨刺可見兩肋部不適、背痛及肋間神經痛;腰椎骨刺可見下肢部疼痛和放射性下肢痛麻,影響行走,甚則不能起床,生活不能自理;髖關節骨質增生則有疼痛,行走不便;跟骨骨刺則有足跟部疼痛,甚至行走時足跟不能著地等癥。 [組成]仙靈脾150g,仙茅100g,宣木瓜130g,補骨脂140g,羌活90g。 [功效]補益肝腎。 [適應證]本方適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骨質增生。 [用法]把上藥烘干,研為細末,每服6~9g。在食后用黃酒調下。 [組成]川續斷140g,金毛狗脊140g,雞血藤150g,川桂枝60g,烏梢蛇100g。 [功效]活血通絡。 [適應證]適用于經絡痹阻引起的骨質增生。 [用法]將上藥烘干,研為細末,每服6~9g,每日2次,黃酒調服。 小編溫馨提示 雖然本文內容簡單實用,但是也注明了適用類型哦!如果自己并不符合上文的類型,建議還是去醫院進行辨證后再行施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