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是一名公司員工,前段時間公司組織員工體檢。小張拿到報告單以后看了看,基本上所有的指標都正常,只有血糖那一欄顯示是6.3mmol/L,高于正常血糖值6.1mmol/L。小張就有點擔心了,害怕自己是糖尿病。后來小張又到醫院去問醫生,醫生說這個不是糖尿病,糖尿病的診斷是空腹血糖要高于7.0mmol/L。小張就納悶了,血糖超過7.0mmol/L是糖尿病,那為什么體檢上面的正常值是6.1mmol/L呢?為什么不直接標準正常值是7.0mmol/L? 想必我們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疑問,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1、糖尿病診斷看過我的文章,或者是多糖尿病有所了解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糖尿病的診斷確實是要求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才能診斷。 如果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那么只需要一次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如果么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癥狀,則需要連續兩次的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方可診斷糖尿病。 那體檢時正常的空腹血糖為6.1mmol/L,這中間空出來的一段6.1~7.0mmol/L,到底是什么呢? 2、糖尿病前期我們先直接來看一張表,如下: 當空腹血糖超過6.1又低于7時,我們稱為空腹血糖受損,通俗點講就是糖尿病前期,即普通人向糖尿病邁步的過渡時期。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兩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糖前期,可見糖前期人群之多。但事實上,很多人并沒有重視糖前期的管理,最后漸漸的發展為了終身慢性病糖尿病。 無論是空腹血糖受損還是糖耐量受損,都屬于糖前期的范疇,二者一個是空腹血糖異常,一個是餐后血糖異常,但又都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尤其是糖耐量減低的這部分人群,因為體檢時通常只測空腹血糖,所以很容易漏診,直到發展為糖尿病,出現了三多一少的癥狀時才被發現。臨床上,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最初就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時血糖偏高卻未發現,最終發展為糖尿病的。 3、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建議,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年齡大于45歲的人,在每年體檢的時候,不要只測空腹血糖,最好加測一個餐后2小時的血糖。對于已經出現了血糖異常,但還未發展為糖尿病的人群,就要積極管理飲食和生活了,戒除不良習慣,才能把糖尿病拒之門外。 最后,祝大家都能遠離糖尿病的困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