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一個“尷尬”的疾病,正不斷地侵蝕著人們的健康,老百姓常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是有多難纏。很多痔瘡都和飲食不健康有關,吃辣、喝酒、擼串......所謂病從口入,吃多了這些“上火”食物,菊花能不紅腫發痛嗎?但是痔瘡不能拖延,如果不及時治療,后期痔核嵌頓就更麻煩。 一、引起痔瘡的常見因素 1、長期便秘:如果經常便秘,那么大量糞便會不斷堆積、滯留在盲腸,同時糞便不斷被腸粘膜汲取水分,逐漸變得干硬,當用力拉翔時,這些干硬的糞塊會壓迫直腸,刺激肛門黏膜,影響血管血液循環,從而引發肛門發生腫脹、血瘀等一系列病理變化,誘發痔瘡生成。 2、久坐久站:對于某些工種,諸如教師、白領、流水線工人等,由于工作性質的要求,必須長時間站著或者坐著,長期以往,人體血液會不斷瘀滯到肛部,又因為肛部靜脈缺少回流的瓣,痔血管受壓迫就會隆起成痔。 3、飲食不潔:三餐不準時,飲食無規律,長期下去會使人的腸胃發生紊亂,引發便秘、腹瀉等疾病。此外,過飽也會導致腹壓增加,壓迫肛腸使靜脈擴張,屈曲,再加之吃辛辣刺激類食物,不斷刺激肛門黏膜使其產生積熱,進而引發肛門充血、生痔。 4、排便習慣:有人上廁所,喜歡帶上手機或平板,結果一蹲就是半小時。研究表明,蹲廁時間不超過3分鐘為佳,蹲的時間過長,會導致肛門直腸部位受到擠壓,血液不斷在此淤積,造成血管曲張,從而誘發痔瘡。 二、痔瘡應該怎么治療? 如果得了痔瘡,先不要慌?,F在醫學認為:痔瘡沒有癥狀就不用治療。不管是內痔、外痔還是混合痔,只有出現了出血、疼痛、痔核脫出等癥狀,才考慮治療。對于痔瘡的治療,一般有兩種方式: 1、手術治療 手術針對的都是比較嚴重的痔瘡,如內痔嵌頓、血栓性外痔等。痔瘡手術常見有傳統刀割術、PPH手術等,雖然能迅速切除痔體,但是手術都會有風險,會造成創傷。術后不僅會面對漫長的疼痛期,而且也可能造成感染,引發直腸狹窄、創緣水腫等并發癥。 2、藥物治療 西藥多采用消炎藥和含激素的乳膏來治療,初期見效快,但易造成耐藥性和依賴性,一旦停藥,就會復發。此外,長期使用這些藥,也會損傷肝腎功能,副作用極大。 祖國傳統醫學則貢獻了另一種偉大的發明——中藥。中藥不含激素,是最安全的治療手段,它歷久彌新,在現代煥發了新的生機,可以通過辯證,合理配伍藥材,采用湯藥或者外敷藥膏的手段,調理人體內臟,疏通外部經絡,使人體陰陽平衡,真正做到標本兼治。 1個小偏方,能有效緩解痔瘡病癥: 鴿子糞消痔法 材料:尋找山中或者郊區的野鴿子糞若干,實在找不到,也可用家鴿糞便代替。 方法:用白紗布包裹鴿子糞,卷成球狀,然后用細毛線扎住口,放入煮鍋中煮3分鐘左右,然后用此水熏洗肛門,待水涼后用棉簽蘸著抹痔瘡。每天2次。 功效:清熱消腫,針對外痔或者混合痔。 鴿子糞偏方,對痔瘡有一定效果,但無法根治痔瘡,只能對痔瘡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若想真正治愈痔瘡,還需要選擇藥效更強的中藥辯證方子,醫療期刊《臨床肛腸病指南》上曾介紹過一款【本草崗清草本抑菌膏】就是根據傳承400年的古方,從中藥原產地取材,運用最新科學萃取技術,提煉藥材草本精華而成,其藥效溫和,能有效滲入痔瘡病灶,祛濕消腫,活血化瘀,使血和熱達到平衡,真正打通肛部經絡,對痔瘡的治愈率在8成以上,得到了中國醫學研究院-肛腸醫學研究委員會的認可和推崇。 一般情況下,患者堅持一個周期,痔核完全消失,作為被食藥監局備案的正規純中藥產品,曾被CCTV和多家媒體報道,現在足不出戶,在淘宔上就能找到,很方便。 痔瘡患者,用藥只是治好病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防患于未然,這樣才引發痔瘡復發的苗頭。 3個小建議,幫你戰勝痔瘡! 1、注意飲食:不吃辣椒等刺激食物,它們會刺激肛門黏膜皮膚,造成局部充血發炎,從而加劇痔瘡病情。日常飲食要清淡少鹽。多吃富含高纖維的綠色蔬菜,能有效幫助潤腸排便。 2、堅持運動:對于辦公族來說,在上班時,每過45分鐘,就應站起來四處走動,以此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臀部血液瘀滯。下班后,至少堅持20分鐘有氧運動,如跑步等,長期堅持可增強體質。 3、規律大便:定時排便,上廁所不要久玩手機。若有便秘,平時適當喝些蜂蜜水,可以潤腸排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