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雄性直翅目昆蟲,比如螽斯(蟈蟈)、蟋蟀,在求偶中,都表現出《食(chūn)戟(yào)之靈》般的才能,巧妙地把食和色結合在一起。 蟋蟀 | Wikipedia 他們會向雌性贈送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禮物,誘惑雌性,完成交配。這些營養物質,對他本身也是一筆長期投資,營養充足的雌蟲,會產下更大,更健康的卵。 有些螽斯的精子“包裝”分成兩部分,一個很大的精莢(Spermatophylax),和一個裝著精子的精護(Ampulla),雌蟲吃掉精莢,同時,精護(像吊瓶一樣)注入精子。還有一些雄蟲更具犧牲精神,會讓雌蟲咬他的腳,吮吸血淋巴,或者把后翅獻給雌蟲,讓她當成烤翅一樣啃。 露螽科,學名為Poecilimon thessalicus的雌蟲,交配后在啃食精護。A字母處是精護,Sp字母處是精莢 | by Gerlind U C Lehmann 雌性對送上門來的“大餐”很挑剔。如果精莢太小,雌蟲吃完之后,授精還沒有結束,她就把精護——也就是裝著精子的部分——也一起吃掉。所以,太過吝嗇的雄蟲,能夠受精的卵子也會減少。 生產“大餐”的成本可觀,所以一些雄性會使用劍走偏鋒的策略,來節約成本。鳴聲動聽的山艾圓翅鳴螽(Cyphoderris strepitans),求偶方法是這樣的:1)雄性倒立在樹干上,鳴唱吸引雌蟲;2)雌蟲到達之后,就趴在他的背上,啃他肉質的,富含血淋巴的后翅;3)此外他還會給一個精莢,作為二合一套餐。在雌蟲享受套餐的時候,完成精子的傳輸。 山艾圓翅鳴螽,展示肉質的后翅 | by Piotr Nskrecki 問題是,交配過一次以后,雄蟲就沒有后翅了,他不能長出新的翅膀,但他還有第二套策略。他的叫聲和下翅完整的雄蟲沒有區別,所以他還可以繼續吸引雌蟲上門。新的雌蟲爬到他背上之后,他就用腹部末端,尖齒狀的結構,像捕獸夾一樣把她牢牢夾住。這時再想逃已經晚了,只能讓他完成傳遞精包。 還有一些昆蟲采用了“下藥”的手段,甚至比《食戟》的菜肴還更香艷,也更惡毒。生活在澳洲,學名為Requena verticalis的螽斯,生產出的禮物總重,達到雄性體重的20%,其中78%是精莢。為了保證自己的投資“物有所值”,他在“大餐”加入了控制雌性的物質。 正在吃精莢的雌性螽斯 | by Alan Henderson 精莢里的成分,可以使雌蟲“欲望”降低,不樂意接受下一個雄蟲的求愛。交配(吃精莢)過一次之后,她需要四天的緩沖,才能接受下一次交配。這樣他就能保證,自己讓最多的卵子受精,不會被后來的雄性“戴綠帽”。 為了保證自己的“夫權”,雄性R. verticalis甚至不惜傷害雌性的身體。我們有理由相信,精護里的一些物質對于雌蟲是有毒的,接受過三個不同雄性精護的雌蟲,壽命會顯著縮短。 不要問我為什么這里不放妹子圖片,我拒絕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