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有蘭言仿古壺 文丨砂海墨韻
紫砂壺從明代發展至今,幾百年間,真正的大師不過十數人,而近當代制壺造詣最高的,乃是顧景舟先生。
顧老摶壺必精,每制款式決不會多,但是有一例外,有一款式他做了100遍,這就是景舟「座有蘭言」仿古壺。 ▲顧景舟 座有蘭言仿古 1946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代,八年艱苦抗戰剛剛結束,內戰緊接而來,戰火又重新延續,當時紫砂生意蕭條,紫砂藝人同樣難以為繼。 而就在此時,全國農民銀行要在鎮江召開第六次座談會,銀行有錢,雖戰亂未平,紀念品還是要發,且要高檔,于是就有了100把大亨仿古的訂單。 ▲邵大亨 仿古壺 100把大亨仿鼓壺,是個大單子,許多藝人求之不得,當時紫砂行情相當清淡,即便是紫砂名家,也面臨有價無市的窘境。 ▲顧景舟先生 存照 負責此事的是當時宜興分行蜀山辦事處主任周志祿,他將此訂單交給自己的鄰居徐祖純,而徐祖純又與顧家是舊交,于是這個任務就交給了顧景舟,顧景舟時年31歲。
▲座有蘭言仿古壺 一個月后,100把精美的座有蘭言仿古壺如期交貨,不僅如此,顧景舟還超額完成了10把,最后這10把壺被分給了各銀行的老總。
原來顧景舟找來沈孝鹿幫忙,采用流水線的方式,沈做顧景舟的下手負責打泥片、打泥條,而顧景舟打身桶做蓋頭做上手。 兩人配合默契,夜以繼日摶泥制作,在今天看來,這個速度或許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顧沈二人確實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完成了。 ▲座有蘭言仿古壺 茶壺做成之后,蓋內款為「顧景洲」,底下的落款為景舟閑章「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刀筆仿鄧石如,古樸周正。
壺之一面以隸體書刻四字「座有蘭言」,此由吳頤山后人吳同構書寫,陶刻名手諸葛勛奏刀,文氣充沛,古韻厚重。 這樣一個重量級的組合,在紫砂歷史上,是個不可復制的孤本。 縱觀顧景舟的制壺生涯,之后再也沒有一次性做過如此大批量的茶壺,座有蘭言仿古也因此極具紀念意義。 ▲座有蘭言仿古壺 這樣的景舟座有蘭言仿古,你是不是也心動了? 本次我們便復刻了這款仿古壺,為了力求完美還原,打磨數月,直到型、工、書、刻皆有其韻。 如果你還沒有仿古壺,那么這把座有蘭言仿古必入,它可以帶你了解仿古的經典之美;
如果你已經有仿古壺,那么這把座有蘭言仿古必入,它會讓你看到大師所作仿古的器形變化細節,對比已有的仿古,絕對會對「型」和「工」有更深入的理解。 這把座有蘭言仿古壺,不可錯過。 |
|
來自: 信天游9g2218rl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