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完劉楊老師的《學會寫作》一書,已是下午3點多了。連續三天盯著手機看,只覺雙目酸脹,走出去,陽光金燦燦,晃得人眼花,而此時,我心中卻亮堂堂的,如佛陀開悟。本計劃兩天看完的一本書,卻拖了三天,非我故意拖延,實在是好書不可速讀,否則貪多嚼不爛,不如不讀。 為什么我對這本書如此推崇呢?因為這本書真的是干貨滿滿。下面,我將大概內容與與大家分享。 在書的自序中,劉楊老師用了一個曹值七步成詩的故事展開,所以,全本書將內容分為了七個章節。 一 寫作熱身這一章共有五小節 1 寫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2 寫作到底有什么用? 3 你寫的東西有人看嗎? 4 寫作四大難題 5 學好寫作,走遍天下都不怕。 第二章,積累素材對于寫作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不知道寫什么,主要是因為沒有素材。積累素材的方法有很多,感受法,采訪法,筆記法,網絡法。 1 感受法。打開我們的五官,眼耳鼻舌身。今天你見了什么人,說了什么話,他的穿著,你喜歡他還是厭惡他,為什么?天氣怎么樣?冷還是熱?被上司批評了,表揚了,與婆婆鬧別扭又和好了,與兒子去公園玩耍了,等等等等,雞毛蒜皮,雞飛狗跳,家長里短,皆是素材。 第三章,掌握文章的敘事方法我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寫不下去。為什么會寫不下去呢?多是寫作方法有問題。書中提出了三個解決辦法:故事敘述法,金字塔敘述法,腦洞大開式敘述法。 腦洞大開式敘述法又是什么呢?腦洞大開,就是將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以合理的方式聯系到一起,然后來個神轉折,讓讀者猜得到開頭,猜不到結果,因為另辟新徑,特別新奇,所以往往能收到極佳的效果。 第四章 行文的邏輯第三個問題,有內容,但寫的亂。洋洋灑灑,下筆千言,結果呢,卻不知所云。怎么辦?金字塔原理。總分總,重要的話放前面,將松散的材料連貫起來,使孤立的內容成為一個整體。 第五章 錘煉語言寫的亂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會組織語言。書中對文章,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筋骨肉皮,這個皮就是語言,它是我們呈現給讀者的最后形像。語言有三層結構,詞,句,風格,古人說,好的文章,要做到,信,達,雅。用詞要達意,精簡,個性,用句要找到自己順手的句式,長句,短句,或幽默,或嚴肅。 第六章,模板寫作現在解決最后一個問題,有內容寫不出來。如果你和我一樣,反射弧有點長,雖然學習了上面那么多,可還是寫不出好文章,怎么辦呢? 還有一個法寶,模板寫作法。 劉楊老師說,每一種文章,都有一定的模板,依照模板模仿,寫作就沒有那么難。尤其是公用文,依照模板書寫,一般都不會出差錯。即便是故事,也有一定的模板可以模仿。每一種模板,都有范例。那些講故事的方法,一只手都可以數的過來。 講故事的方法: 我好像有些不識數! 第七 章 新媒體寫作這是一個人人寫作的時代,新媒體寫作如火如荼。關于新媒體寫作,劉老師用八個關鍵詞,就講清楚了什么是新媒體寫作,讀者分析,細分市場,寫作目標,讀者互動,蹭熱點,自傳播屬性,風格化,多媒體。并給出了我們找話題的四種方法。還有關于版權,關于寫作夢想,在這本書中你都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在看這本書之前,也報了許多的寫作課程班,課程上講的,無怪乎也是這些內容,甚至還沒有這本書講得詳細。 結尾在這本書中,劉楊老師提了一個解析文章的方法,“庖丁解牛”,將文章拆分為筋,骨,肉,皮。筋,就是價值觀;骨,就是行文框架;肉,是敘事技巧;皮,是語言。 劉老師不只是這樣教,他更是這樣做。 整本書的中心,圍繞著一個問題:怎樣寫作,關于寫作,大家應該怎么做。這是筋。 劉老師說, 寫作要做到惜墨如金,不多用一個沒用的字。文章中的每一句話,盡量做到,詞能達意,句能表意,意能豐富,文能有序,這是對寫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劉老師是這樣說得,也是這樣做得。 我后悔為什么沒有早點看到這本書,但也慶幸,我終于還是看到了。 幸虧,我沒有錯過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