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紅樓夢》里的一群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群人,特別是一些被忽視的小人物,比如說劉姥姥,板兒,以及巧姐,他們的戲份在龐大的《紅樓夢》體系中實在是太少了,但他們的重要性卻不容忽視。 ![]() 板兒與巧姐的故事,在《紅樓夢》前八十回里,只是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曹公才順手寫了一筆,射出了一支丘比特之箭,奠定了兩個小矮人的愛情基礎,當兩個小家伙交換了柚子和佛手時,他們“完了”(愛到了一起)。 作為讀者的我,馬上感到到,《紅樓夢》的主角寶玉與黛玉,他們也“完了”(愛了,沒走到一起),更感到,寫出這一情節的曹公,應該也是“完了”的(待研究),沒經歷過的人,應該是寫不出來的,更不會寫得這么好。 劉姥姥與兩個小矮人,草蛇灰線般,一直影響到后四十回,《紅樓夢》里,王熙鳳作為第一大反派,她與絕大多數人,都是利用關系,與賈母是,與賈璉是,與王夫人也是,令她付出真情的,一個是她的女兒巧姐,作為一個母親,這是天性使然,不過,至少還有半個,那就是劉姥姥和板兒了,這里的感情就比較復雜了。 ![]() 之前我們詳細談過這三次進榮國府,前兩次王熙鳳對劉姥姥的態度,是可憐,是不屑,是取笑,而在三進時,王熙鳳的態度則是懇求,是感激,很遺憾,《紅樓夢》沒能反映出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具體情況,這也引起了后人的諸多猜測,正是這些猜測,更能體現出這部著作的偉大。 此時的巧姐年齡還小,她還不懂得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自己離開了母親,后來被親人賣了,再后來被一個老奶奶救了出來,最終和老奶奶的外孫成親,終老一生。 巧姐的童年確實非常可悲,剛經歷過重大的變故,猶如經歷了大地震一般,龐大的家族體系在瞬間完全坍塌,一時間,她失去了一切,甚至生命。 非常有幸,她遇到了劉姥姥,于是她活了下來,成了一個與劉姥姥一般的普通的小姑娘,只不過,她的顏值和氣質要比劉姥姥,以及劉姥姥村里的小姑娘要高得多。 十年過去了,一代金釵徹底成了一個村姑,就這樣的結局,是不是有些可悲?不過,她已經是十二釵中歸宿最好的一釵了,能好好地,快樂地活著就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 雖然寶釵、探春、惜春、妙玉都還活著,但活著并不好,并不快樂,畢竟她們失去的太多,更不用說能嫁給一個愛自己的男人,而巧姐不但活了下來,還與板兒走到了一起,當然這樣感謝曹雪芹早為他們安排的童年邂逅,因此,巧姐不止是幸運,她絕對是十二釵中最幸福的人,巧姐與板兒的幸福生活,可謂是上天的恩賜。 巨變對于一個人而言,絕對是影響靈魂的,特別是經歷了生死選擇的人,擺脫死亡帶來的悲傷,是需要勇氣的,擁有了這種勇氣,才有重建心靈的信心和力量,通過第五回巧姐的判詞,可以看出劉姥姥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幫助了她,還給了她一個幸福的家。 大約在曹雪芹三十歲時,曹公拿起了飽含生命血淚的巨筆,開始了《紅樓夢》的偉大創作,曹雪芹的人生與巧姐有某些相似,都經歷過這種由豪門貴族到舉家食粥的巨變,他比起其他人更加懂得生命的不易和生活的不易,這種特殊的感悟,應該也是曹公創作《紅樓夢》的一個原因吧! 在曹雪芹三十多歲時,曹雪芹以其堅韌不拔的毅力,拿起飽含生命血淚的巨筆,開始了《紅樓夢》的偉大創作,創作《紅樓夢》不比創作別的作品,除了要回首曾經的輝煌,還要承受眼前的不堪所帶來的心靈痛苦,因此,書稿創作的過程,更是一個重建心靈的過程,這種不堪,這種痛苦,這種心靈的斗爭,如果說是曹雪芹的不幸,那么,這絕對是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大幸,(獅子座/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