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朋友向我們推薦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修武縣縣委郭鵬書記在他推薦語中寫道,因為愛,一切困難都能克服。短短數(shù)語,讓我們感動的同時力量倍增。奧運賽場上41歲的丘索維金娜向我們傳遞了怎樣的能量呢?一個是愛,一個是不屈,這兩點都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源頭。 助跑、跳躍、旋轉(zhuǎn)、落地……在2016年7月舉辦的體操世界杯梅爾辛站比賽中,“體操媽媽”丘索維金娜成功完成了女子跳馬最高難度動作,用專業(yè)的話來說,叫“前手翻團(tuán)身前空翻兩周半,難度7.0”。
一位41歲高齡的女運動員還能在正式比賽中完成這個動作,讓人不禁瞠目結(jié)舌! 要知道,對于一名女子體操運動員,20多歲就已算高齡,在這個年紀(jì)退役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畢竟她們從七八歲就開始訓(xùn)練的身體,已經(jīng)難以承受更多的比賽、傷病以及發(fā)育所帶來困擾。 丘索維金娜的運動生涯原本也遵循著這樣的軌跡。在代表烏茲別克斯坦參加了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之后,她嫁為人妻,生下兒子。而在2000年與丈夫共同參加了悉尼奧運會之后,她決心回歸家庭。
看起來丘索維金娜的人生順利地過渡到了下一個階段。直到2002年,她的兒子阿廖沙被檢查出白血病,像一道晴天霹靂,擊碎了丘索維金娜對于美好生活的想象。 丘索維金娜悲傷地發(fā)現(xiàn),自己做運動員時積累下的獎金,在兒子高額的治療費用面前簡直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丘索維金娜選擇了復(fù)出參賽,因為“一枚世錦賽金牌等于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唯一的辦法。”
于是從2002年決定復(fù)出后,丘索維金娜的參賽理由變成了掙錢。對于這一點,丘索維金娜從來不回避,因為她是一名母親,為了兒子,她愿意付出一切。 為了讓兒子獲得更好的醫(yī)療條件,她和丈夫變賣了房子和汽車,移居到了德國。她的丈夫放棄了熱愛的摔跤運動,在家照顧兒子,丘索維金娜則開始了四處比賽的生活。 自此之后,丘索維金娜一直戰(zhàn)斗在賽場上,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她開始逐漸向全能選手轉(zhuǎn)型,有些時候,她會在一場巡回賽中參加全部女子項目的比賽,只是為了能夠贏得更多的獎金。 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體重44公斤的女子,卻為了自己的兒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
“對我來說,兒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丘索維金娜說。“我別無選擇,為了支付我兒子治病的高額費用,我必須努力工作。”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全世界都為之動容。 在2008年,為了償還德國救助自己身患白血病的兒子的一份情,33歲的她又代表德國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并拿到了一枚寶貴的跳馬銀牌。 “作出加入德國隊的決定并不容易,過去幾年發(fā)生在家里的事情是我到德國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德國體操界人士的幫助,我的兒子可能早就離開人世了”,她說,“我想回報他們。”
在北京,丘索維金娜為德國摘得一枚寶貴的跳馬銀牌。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這就是終點了,她不可能再參加比賽了,除了丘索維金娜自己。 “ 只要兒子還生病,我就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 于是在又一個四年之后,丘索維金娜站在了倫敦的賽場上。她的對手幾乎都是十幾歲的小姑娘:當(dāng)丘索維金娜首戰(zhàn)奧運時,只有羅馬尼亞的伊茲巴薩一個人出生,其他七位選手尚未來到這個世界。 也許是她的行為感動了上天,兒子的病情日漸好轉(zhuǎn)。已經(jīng)不需要進(jìn)行專門的治療,只需要定期檢查即可。 卸下了經(jīng)濟(jì)包袱的丘索維金娜,仍然沒有退役的打算。她把自己的國籍又轉(zhuǎn)回了烏茲別克斯坦,她說,“想代表祖國來結(jié)束職業(yè)生涯”。
現(xiàn)在丘索維金娜不需要再為比賽獎金而拼命,更多的是在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我每天都要訓(xùn)練兩三個小時,我喜歡做就能堅持下來。”在今年4月19日結(jié)束的巴西里約奧運體操測試賽上,丘索維金娜如愿拿到了一張奧運會入場券。 “現(xiàn)在我是為了自己而練習(xí)體操。我喜歡體操,喜歡從事它,它給我?guī)砟欠N難以說出來的喜悅。”不為報恩,也不為賺錢,這一回,只為純粹的熱愛。 有記者問她如何看待與那些年輕選手同臺競技,她聳聳肩,“我不應(yīng)怕她們,反過來她們應(yīng)該怕我。因為我很有經(jīng)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