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美國直銷新聞網站DSN公示了2017年度全球直銷企業前100強業績榜單。由于該評選機構要求企業提交相關業績數據,部分企業沒有進行業績提交,所以未出現在榜單中。 基于此,本刊特將該榜單與2018年第2期經多方渠道統計得出的《2017年中國直銷企業業績排行榜》相結合,更新出一個新的排名。 新榜單更有利于清晰展示中國直銷企業在全球直銷市場所處的位置與實力,也反映了部分海外直銷企業的發展狀況。 另外,為了更加直觀比較國內外直銷市場發展情況,本刊還結合DSN榜單與本刊更新榜單,對全球直銷市場進行了對比與分析,希望借此為行業創客提供可供參考的數據模板,為廣大走出國門與即將鏖戰國際市場的直銷公司展示更加全面的國際直銷市場現狀。 表1:2017年度全球直銷企業100強排行榜 注: 1、本榜單結合《知識經濟》2018年第2期統計的《2017年中國直銷企業業績排行榜》,重新排列總計取2017年全球業績的前100名,原DSN榜單部分企業未上榜。 2、《知識經濟》根據企業與行業反饋信息及研究佐證,對部分數據有所更正,所以該榜單中部分上榜企業業績數據并不完全與《知識經濟》原榜單中的數據一致。 3、部分企業2016年未入榜全球直銷100強,故本榜單2016年業績及排名一欄有所缺失,排名僅供參考。 4、為更加真實地展示企業在主要市場的發展情況,本榜單以“總部所在地”為口徑進行地域統計,完美、無限極、寶健、尚赫等外資企業均統計為總部在中國的企業。 5、為了方便直觀看到總部在中國的企業在世界直銷行業中的地位,特將這些企業標注為橙色。 6、新插入企業的2017年業績以1元人民幣=0.1578美元換算。 根據表1榜單顯示的數據,2017年全球直銷企業前100強共創造了約919.87億美元的銷售業績,比本刊此前統計的2016年的850.02億美元有所增長。 其中,安利較之2016年88億美元的銷售額有所下降,但依舊以86億美元的絕對優勢位居榜首,穩居直銷老大哥寶座。緊跟其后的雅芳、康寶萊、福維克、無限極依次位列前五。 有12家企業直銷業績超過20億美元,比2016年統計的11家增長一家,其中,總部位于中國的依舊是無限極、完美、權健三家,而在中國開展直銷市場的則有11家。 2017年,全球直銷100強中總部位于中國的直銷企業有30家,而榜單中在中國獲得直銷牌照并開辟市場的外資企業有15家。 除此之外,3家韓國直企、5家美國直企、1家日本直企、1家新加坡直企、1家馬來西亞直企第一次入榜,而綠葉、天福天美仕、鑄源、康美、北方大陸等5家中國直銷企業初次進入100強榜單。 新起之秀的強勢加入也給原100強企業帶來了沖擊,有這么多家新面孔,就有相對應被擠出100強的企業。 就業績而言,相較于2016年的下滑,2017年全球直銷業績的小幅提升無疑是為直銷行業注入正能量,更加廣闊的直銷市場帶來的更為激烈的企業競爭,有望打造更為積極、向上的行業環境。 區域發展不平衡表2:各國上榜企業排行與業績榜單 注: 1、本表中2016年銷售業績一欄參考本刊去年同期發布的《各國上榜企業詳情對比》一表中的數據,由于部分企業業績后來有所更新,所以本表中“與2016年相比同比增幅)一欄數值僅供參考。 2、受匯率波動影響,2017年銷售業績與2016年銷售業績分別按照當年匯率計算。 表3:各地區上榜企業數量及業績對比 各地區上榜企業數量對比 各地區上榜企業業績對比(單位:億美元) 美洲地區:基數取勝作為直銷起源地與直銷從業人員最為關注的市場之一,2017年,美國繼續為世界直銷貢獻出了最多力量(如表2)。 2017年全球直銷100強榜單中,美國企業上榜43家,這個數字雖然比2016年減少2家,但就是這42家直企創造出的466.83億美元左右的直銷業績,占據了百強榜總業績的一半之多。 誠然,美國近幾年直銷行業發生些許動蕩,無論是老牌直企的求生掙扎,還是新興直企走出國門,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個直銷大國,不出所料,2017年美國直銷業績(全球直銷100強榜單中)增長率再次下滑。 不過這不影響以美國為代表的美洲地區依舊強勢占領直銷行業頭把交椅的位置。 美國、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加拿大、阿根廷、秘魯幾乎是美洲地區直銷市場的主要力量。 根據今年的榜單,秘魯比去年同比增長4.84%,而去年秘魯就比2015年同比增長2.37%,當然這個持續增長的態勢來自貝爾巴黎(Belcorp)和延博國際兩家直銷公司。 其中,貝爾巴黎作為老牌直銷公司,2017年創造了11.4億美元的直銷業績。據記者了解,貝爾巴黎是一家頗具女性色彩的化妝品直銷企業,該公司倡導女性實現家庭、事業、個人身心協調,激發女性的精神斗志。 不過根據該公司發展規劃,短期內似乎沒有來中國掘金的打算。另外,巴西、哥倫比亞分別有一家企業上榜,業績均持增長態勢。 亞太地區:中流砥柱與美洲地區基數大、增長緩慢不同,亞太地區以穩健發展逐步成為世界直銷的中堅力量。 在2017年全球百強榜單中可以看到,以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為代表的直銷市場均表現良好。 中國以31家企業創造了238.97億美元的業績,占據世界直銷百強業績的四分之一。這個統計僅僅計算了總部位于中國的直企,事實上很多外企的絕大部分業績也是在中國市場做出來的。 中國獨特的直銷渠道環境和嚴格的直銷監管審查力度不僅沒有壓縮中國市場,反而隨著宏觀環境對直銷的嚴格要求,中國直銷發展步子越發穩健起來,這種進步直觀體現在世界百強榜中中國企業的占比情況上。 2017年,來自韓國的熊津豪威(Coway)、愛茉莉、樂金生活健康護理(LG Household&Healthcare)三家入榜直企總計貢獻30.23億美元業績。 三家企業因缺少2016年業績數據,無法計算增長率,但韓國一直都是亞太地區較為活躍的直銷市場。 除了韓國,馬來西亞在2017年也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2017年百強榜中,總部位于馬來西亞的直銷企業有3家,比2016年增長2家,這三家企業共計創造了17.48億美元的銷售業績。 馬來西亞一直都是直銷活躍地區,除了此次出現在榜單中的3家企業,馬來西亞當地還有不少直銷公司和團隊廣泛活躍于市場。據WFDSA統計,截至2016年馬來西亞的獨立經銷商超過400萬人。 根據本刊此前的報道,亞太地區2013~2016年復合增長率以6.7%成為全球直銷增長最高區域,也就是說,近五年來,亞太地區是全球直銷發展最為迅速的區域。 歐洲地區:緩慢前行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俄羅斯、波蘭可以說是歐洲極具代表性的直銷市場了。 此次榜單中,來自德國的福維克、PM國際(PM International)兩家直企創造了48.22億美元的銷售業績,其中福維克以41.9億美元的成績位列全球百強第四名,這個成績較之2016年的42億美元幾乎穩定。 另外,較之2016年業績增長較多的新西蘭和瑞典此次比較搶眼,來自瑞典的歐瑞蓮以15.37億美元的業績位列百強榜第十五名,而代表新西蘭上榜的新益美集團(New Image Group)已是連續兩年上榜,由2016年的1.24億美元業績增長至2017年的2.01億美元,位列百強榜第八十位。 與很多業內人士分析的一致,英國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對直銷產生了不少影響,以電信加值(Telecom Plus)為代表的不少英國直銷企業的業績增長率都出現了負數,這已經不是英國直企第一次面臨發展減速了。 除此之外,中東及非洲市場暫無入榜企業。百強榜僅能體現全球范圍內發展搶眼的直企情況,由于暫缺未上榜企業數據,無法具體分析每個地區的具體發展情況。 美國42家上榜企業創造了465.41億美元業績、中國31家上榜企業創造出238.97億美元業績,也就是說,全球表現最為優秀的100家企業中,有四分之三來自美國和中國,而100家企業業績貢獻中,美國和中國占有率也超過四分之三。 中國直企齊發力擠進百強榜的31家總部位于中國的直銷企業中,綠葉、天福天美仕、鑄源、北方大陸為第一次上榜(如表4)。其中,綠葉在2017年實現了37億元(人民幣)的業績增長,成為2017年度中國直銷行業當之無愧的黑馬,這樣的增長態勢很明顯在全球范圍內也少見。 表4:總部在中國的直銷企業業績排行 ![]() ![]() 無限極、完美、權健領航內資企業,位居百強榜前十,但這三位巨頭2017年業績均有所下滑,這種下滑不僅表現在直企巨頭身上,僅就總部位于中國的31家直企來看,就有13家企業業績增長減緩,這也直接影響了這13家企業在百強榜中的排名。 華林、羅麥、佳萊、美羅、金士力佳友、三八婦樂名次均下滑10名以上,太陽神、安然等也相應出現滑落。由于2017年直銷企業整體發展表現并不強勁,有限的業績下滑似乎成為普遍現象。 縱觀全球百強企業,年度總體業績增長幅度普遍不大,因此大量企業的增長率較低。 在全球百強榜單中,幾乎每個梯隊都有總部位于中國的直銷企業,與2016年榜單中大多數來自中國的直銷企業分布在40名以后不同,2017年較為均勻的分布態勢來自中國直銷企業越來越活躍的發展戰略和愈發穩健的發展步伐。 依據表4數據顯示,除了綠葉、天福天美仕、鑄源、北方大陸第一次從百強之外躋身榜單,排名變化最大的非隆力奇莫屬了。 事實上根據多方反饋,表單中所收錄的隆力奇2016年業績可能存在偏差,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2016年全球排名,但是隆力奇的業績攀升是毋庸置疑的。 近幾年,隆力奇始終堅持國際化發展道路,其商標已經在全球138個國家進行注冊,分公司遍布馬來西亞、南非、喀麥隆、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和地區,主導產品則覆蓋歐美、東南亞、中東、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不完全統計,隆力奇已經在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銷售網點,下一步將繼續加快民族品牌走出去的步伐。 而綠葉的業績飆升一度成為國內直銷行業討論的熱門話題。業界大多數人把綠葉的成功歸結于其營銷模式的合理改革。 2017年初,綠葉開始探索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新營銷模式——新直銷、新零售、新電商,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采用直銷方法將客流導入綠葉電商平臺,為綠葉商城穩定固有客源。 綠葉還提出了打造直銷界“阿里巴巴”的口號。有記錄顯示,2017年度綠葉的洗護產品線銷售達到了日均15000套,電商APP綠葉商城的日成交額達到40%,市場迎來全面爆發。此次一舉進入全球直銷百強,已是意料之中。 業內普遍認為國內直銷市場仍處于表面繁榮實則紊亂的混沌時期,尤其是過去一年在資金盤的沖擊下,直銷行業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 不過即便是直銷老大哥美國,也面臨著“內憂外患”的直銷亂象,相信中國直企在多方摸索之后,一定會共同營造一個有機、健康的發展環境。 外資企業中國行表5:無牌外企中國行 ![]() 外資企業中國行可以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以安利、福維克、康寶萊、玫琳凱、如新、尚赫、歐瑞蓮等為代表的拿牌外資直銷企業。 這部分企業在國際市場已經擁有成熟的直銷網絡,登陸中國獲得直銷經營許可后,深耕企業在中國的市場發展的同時,還助力甚至引領了國內直銷行業的一些變革,一定程度上為中國市場注入活力。 以安利為例,連續幾年的業績下滑并不影響它以數字化戰略、年輕化戰略、體驗戰略主動推進公司的轉型升級。 截至2018年初,安利已經在全國建成72家體驗店,覆蓋了全國大多數經濟中心城市;2017年上線的“安利云購”移動社交電商平臺線上下單比例已經超過70%。 此外,安利還積極與京東等物流巨頭達成合作,一、二線城市可以實現24小時家居送貨。 事實上,安利的體驗營銷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其最初品牌體驗中心的功能集中在對品牌和產品的觀感體驗上。 而如新也在2008年開設以“優異,你看得見”為口號的生活體驗館。此后,國內直銷體驗浪潮襲來。 以玫琳凱為代表的“她經濟”也是外資企業帶來的直銷浪潮之一。作為一家以“豐富女性人生”為使命的企業,玫琳凱手中堅持幫助女性實現經濟獨立的夢想,致力于讓女性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有數據顯示,玫琳凱全球直銷從業人員中超過七成是女性。 第二梯隊是以優莎娜、愛睿希、婕斯、然健環球等為代表的外資直企。 這部分企業雖然尚未獲得中國直銷牌照,但是通過種種迂回戰術在國內市場中曲折前行,有的選擇率先開辟亞洲其他國家市場,或以臺灣、香港為走進中國直銷市場的起點,有的通過入股國內已獲牌直銷公司“曲線救國”,有的則正大光明開辟中國區公司,按照國內法律法規準備材料直指牌照。 有如新、美樂家作為成功案例,優莎娜、愛身健麗、美安、夾竹桃等公司都是通過先打開臺灣、香港市場,再一步步進入大陸。 這些公司目前在國內都有直銷團隊,但是尚未獲得直銷牌照之前,低調是他們的市場主旋律。 優莎娜在中國市場顯然更具優勢,通過入股葆嬰,優莎娜已經取得了中國市場的信任和“名分”。 愛睿希、德國PM、婕斯、然健環球等則是在中國注冊公司,和內資申牌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無論是組建團隊還是申牌,都按部就班進行。當然他們有了原本國際市場的優勢,市場自然可以互相借力。 第三梯隊則是雅芳、寶麗、愛茉莉等。 這部分企業目前在國內沒有明顯直銷行為,產品通過傳統渠道銷售。事實上愛身健麗、美安等近幾年也沒有以往活躍,產品也要通過海外代購或者電商平臺購得。 一部分公司偶有直銷行為,卻無申請牌照之意,隨著中國直銷行業監管力度逐步加強,這些處于灰色地帶的企業會經歷“千淘萬漉”,想要在中國這個發展中的世界第二大直銷市場中分得杯羹,還是要堅守“正道”。 △來源:《知識經濟·中國直銷》雜志2018年6月刊。轉載請注明來源。 文-本刊記者丁曉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