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十佳主持人”“央視一姐”“中國主持界的靈魂”……董卿能獲得這些頭銜和贊譽,以及她扎實的文學修養和良好的臨場應變能力與她從小養成的習慣——愛讀書,有很大的關系。 直到現在,董卿也保持著每晚睡覺前閱讀1小時的習慣,愛讀書的習慣鑄就了她的氣質、修養和學識,最終成就了她的事業。 而這個好習慣的養成與董卿父母的悉心引導和培養是分不開的。 1.小學時就酷愛讀書。談起童年時代,董卿直言父親過分嚴厲的教育對她造成了一定的陰影和內心的傷害,但董卿對父母早早就培養她讀書習慣這件事是肯定的。 她說:“我非常感謝我父母從小就培養我閱讀的習慣。” 董卿出身于書香之家,家里藏書頗豐,父親喜歡文學和史學,愛讀《古文觀止》《二十四史》等書籍;母親則偏愛西方文學。 父親和母親在家時,一有空就是捧著書讀。 在父母的影響下,董卿很小就開始認字,誦讀古詩詞。 從上小學開始,父親要求董卿在讀課外書時,遇到成語和詩詞,就摘抄下來,貼在小書桌上,并且要求她大聲朗讀并背誦下來。 等董卿稍微大一點了,父親又讓她抄寫、背誦古文。隨著董卿讀的書越來越多,她的理解能力也越來越強,閱讀速度也越來越快,很快就能讀完一本書。 每到寒暑假,母親就會根據董卿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情況,為她開列書單,《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呼嘯山莊》《基督山伯爵》、《簡愛》……這些書籍,董卿早早地就讀完了。 2.中學每周讀2本名著。到了中學,董卿利用課外時間每三五天就能讀完一本國內外名著。 從小學到大學,無論分到哪個班,董卿都算讀書最多的。她不僅讀得多,而且讀得都是優質書籍,這就使得她融會貫通的聯想能力和學習力也大大增強。 每次文化課考試,董卿總能名列前茅。 3.工作后仍天天讀書。董卿的知識儲備量大得驚人,做主持人后,她總能在節目中出口成章,很多知識都能信手捏來,這都源于她從小到大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 董卿說:讀書的“有用”,不在眼前,不在當下。它潛移默化,融進你的血液、精神和行動之中,悄悄地對你的生活發生作用,它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人生。 有人問董卿:“普通人有必要讀那么多書嗎?” 董卿說:“是的!同樣的工作,我們會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后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這就是我們讀書的意義!” 雙腳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所以,不論何時何地,不論你是何種身份何種職業,請多讀書吧!它會讓你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看到另一種光! 如果你有孩子,請從他出生起,就培養他讀書的習慣吧! 好書能滋養孩子一生! 好書是孩子一生的護身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