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元波 雞樅是野生食用菌之王,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其肉質肥厚,質細絲白,脆嫩爽口,清香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 雞樅一般生長在荒地、亂墳堆和包谷地中。每年的七月份,雨水落地,雞樅便開始從土里鉆出來,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在老家,找雞樅的高手們都知道,雞樅的生長有一定的特性,它如一年在這地方生長,不擾動它的話,第二年它還會在原地方長,這叫“雞樅窩”。雞樅什么時出窩,也如約定了一般從不爽約,這雞樅出頭的“窩”下,必有一種類似白蟻巢結構的土塊,里面就是白蟻的巢,雞樅的整個生長周期都要依靠白蟻來傳播菌種,白蟻則從雞樅菌的小白球中獲得各種營養和抗病物質,雞樅又又從白蟻巢里的菌圃及周圍環境獲得營養源,兩者共營共生,誰也離不開誰,生活在一起。如果在拔雞樅時破壞了蟻巢結構,使白蟻受到干擾,導致白蟻動遷的話,來年此處就不會有雞樅了,這叫雞樅搬家,實際上是白蟻搬遷后,破壞了兩者共生共存的局面,自然就無法在原地長出雞樅來了,所以,在拔雞樅是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讓白蟻受到驚擾,以免破壞了它們共營共生的關系。 雞樅和白蟻結成死黨,共生共存,告訴我們: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