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循環動脈血壓簡稱血壓(Blood Pressure)。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血壓過高或過低(高血壓、低血壓)都會造成嚴重后果,血壓消失是死亡的前兆,這說明了血壓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正常成年人的血壓值定義為心臟收縮時(收縮壓)120毫米汞柱1和心臟舒張時(舒張壓)80毫米汞柱。當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時,就視為血壓升高或高血壓。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心臟和腎臟疾病的重要病因。輕度高血壓危害不大,嚴重的長期高血壓會損傷動脈,導致心力衰竭、腦水腫乃至腦溢血。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高血壓易患人群主要有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屬有高血壓病史者、不健康飲食及缺乏身體運動者,過度飲用酒精、長期處于壓力狀態以及肥胖、高血膽固醇和糖尿病者。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因此高血壓也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預防高血壓是所有成年人都要做到的,了解血壓指數并把發病風險降到最低,那么具體應采取何種措施呢? 1.防止情緒激動,保證睡眠充足,心情舒暢,進行適當鍛煉。 2.合理服用降壓藥,勤測血壓,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3.切勿盲目降壓,找出是何病因引起的高血壓,對癥下藥。 4.減少飲食中鈉的攝入量。 5.降低飽和脂肪和總脂肪攝入量。 6.減重、戒煙。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全稱為動脈高血壓,是一種動脈血壓升高的慢性病,常見于老年男性。高血壓是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動脈瘤及外周動脈疾病等重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也是慢性腎病的起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高血壓作為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未經治療的高血壓病在早期階段會增加發生心臟病、腎功能不全及卒中的風險,降壓治療可極大的減低發生卒中和心力衰竭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