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對住宅戶型的要求,無非南北通透、明廚明衛、南向為王。 單一的價值觀,讓地產商可以在戶型設計上“偷懶”很多,因為無論多爛的戶型,只要主臥和客廳朝南,都能賣個不錯的價錢。 我們之前還總結出了國內戶型的15個套路(戳這里查看),基本上能覆蓋80%的戶型。
因此我更喜歡看看國外的戶型。跳出固定的程式,其實會對住宅和戶型有很多新的理解。 某一瞬間會發現:啊!世界上還有這么多的可能。 上 悉尼市中心區最受歡迎的公寓“地平線大樓”,圖源:Flikr.com 而處于住宅市場頂部的高檔住宅,更能反映出國內外居住價值觀的區別。 我特別研究了一些歐美的高檔公寓住宅戶型,有了很多有意思的發現。 南向為王 vs 景觀為王 歐美的地塊比較小,但比起固定朝向來說,景觀的吸引力才是最大的,很多高檔住宅選址都相當看中景觀,朝南如果沒有好的景觀,同樣賣不上價錢。 紐約·公園大街432號 完工于2015年,這棟樓是目前整個紐約最高的住宅,也是全紐約第二高樓。 上 圖中最高的高樓,圖源:timehd.net 除了位于老牌富人區公園大道之外,它的4個方向都有非常棒的風景:東邊看東河日出,西邊看哈德遜河日落;北有中央公園,南有中城和下城的摩天大樓群。 上 正北方向景觀,圖源:timehd.net 位于91~96層的頂層豪宅,開價8200萬美元,面積767㎡,光光是主臥套房就占掉了超過1/4的面積。 而它不同房間的朝向安排,也很值得揣摩。 上 圖源:nynesting.com 客廳朝南面向曼哈頓中城,餐廳和廚房朝東面向東河和布魯克林,主臥朝北面向中央公園。 完全找不到任何一個主要的朝向。 但這套屋子非常徹底地貫徹了豪宅的設計核心:私密性。 上 圖源:nynesting.com 從布局上看,公共區域與臥室區域嚴格分離,在公共區域活動不會影響到臥室區域。 但主臥套房的入口又與其它臥室的入口離得很遠,保證了主臥絕對不會被任何人打擾。 上 圖源:住范兒自攝 而它樓下稍小一些的戶型,又把客廳朝向安排在了西邊。樓上客廳的方向,在這里又變成了次臥。 所以對于這棟樓來說,哪個朝向都可以當成主朝向。 (如果有一個固定朝向的話,樓下的戶型客廳應該和樓上在同一個位置才是) 因為習慣了通過人工手段使室內始終保持舒適的溫度,是否朝南就不那么重要了,景觀和地段才是城市中最稀缺的資源。 南北通透 vs 大落地窗 歐美的高層住宅,從外表上看起來通常和辦公樓沒什么區別,但一棟樓里有很多戶型,從一層多戶到一戶不等,每層每戶的朝向都不一樣。 除非是一層兩戶或一層一戶,要不很難實現南北通透。 紐約·哈德遜場15號 哈德遜場靠近紐約中央車站,作為城市更新項目,這棟住宅是哈德遜場的第一個住宅,緊鄰哈德遜河,隔江眺望新澤西。 上 項目效果圖,圖源:www.relatedsales.com 作為一個標準的江景盤,哈德遜場15號的所有主力戶型全部朝向國內唯恐躲避不及的西北方向,主打就是哈德遜河上的壯美日落景觀。 下面這個戶型約241㎡,其實也是把主臥和客廳安排在了主朝向上,但是因為餐廚客一體,相當于整個公共區域都享有最好的風景。 上 圖源:www.relatedsales.com 有一個相當寬闊的門廳,并在走廊設置有衣帽間。每個臥室都有獨立的衣帽間和衛生間,兩個次臥的布局就像一個獨立的酒店標間,而走廊上還有一個客用的衛生間。 而即使是面積稍小、朝向東面的戶型,也保證了基本的生活使用,而且朝外一整面墻都是大落地玻璃。 ![]() 上 圖源:www.relatedsales.com 同樣動靜區嚴格分離,客廳還同樣擁有90°的景觀。兩居室一共2.5個衛生間,使用起來也是相當地舒適。 而靠內側沒有自然采光的部分,則安排了衛生間、衣帽間等使用頻率較低的空間。 歐美完全不排斥暗衛。有著良好的通風系統和現代衛浴設施,暗衛同樣也能非常舒適。 而因為已經習慣了依靠大樓新風系統通風,也不必再依賴不可控的自然通風。 但大落地窗無論在采光、視覺上都反而會顯得更通透,所以他們認為大窗戶反而比“對流”更重要。 開門見廳 vs 開門見走廊 國內的戶型喜歡進門就是客廳,但又不希望開門就把家里看光光,所以還需要有個隔斷。 但在國外的住宅里,foyer(門廳)、gallery(長廊)不但是增加空間的儀式感,而且也是展示自己品味的好地方。 倫敦·海德公園1號 海德公園1號一共4棟樓,造型獨特,而且緊挨著海德公園和東方文華酒店。 即使在富豪云集的倫敦,這個樓盤也稱得上頂奢的名號,單價超過倫敦普通住宅10倍,是一般豪宅的3倍。 ![]() 上 圖源:wikipedia.org 這套頂層住宅戶型實用面積一共882.1㎡,2010年一位烏克蘭寡頭豪擲2.16億美元買了一套同戶型公寓。 ![]() 戶型沿著中線對稱,進門就是一個空曠的門廳,一側是公共區域,一側是臥室區域。兩頭分別都是長而筆直的走廊直通盡頭的房間。 在公共區域一側,每個廳都相互聯通。 這樣的布局看似奇怪,其實借鑒了歐洲傳統宮殿式建筑的布局方式,具有相當強烈的儀式感。 在歐洲,很多屋子都會進門有個小門廳或走廊,而客廳只是作為一個房間出現而已。 因此,走廊就承擔起了把各個房間,包括廚房和客廳連接起來的任務。 房間獨立 vs 房間相通 沿襲自舊式宮廷建筑的布局習慣,除了有一條走廊之外,歐洲住宅里的房間會保持相通,從而形成一條洄游動線。 即使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都可以有兩條路可以選擇,顯得屋子更大。 巴黎·6區新古典住宅 這間195㎡的屋子,是典型的巴黎19世紀新古典主義風格式住宅,位置是相當靠近市中心的巴黎6區。 ![]() 上 圖源:parisattitudevente.com 通過走廊連接起各個房間,其中起居室、書房與臥室1保持貫通。 主臥套房相對獨立,進屋后不用經過客廳就可以進入臥室休息。 而廚房則按照當年的習慣布置在角落,朝向內庭院,而且有服務通道,便于住在頂層閣樓的傭人進入屋子里。 傭人的廚房 vs 家人的廚房 下到老破小,上到頂奢,國內的住宅里,廚房的地位相當低:縮在角落里,挨著傭人房和服務通道,感覺還是上海老洋房里那些燒飯的半地下室。 但歐美經過戰后數十年的觀念革新,在新建的住宅里,即使是獨立的非開放式廚房,都是緊挨著餐廳和客廳。 芝加哥·川普大樓 2009年開盤,現房出售。這棟大樓內包括了酒店和公寓,目前是世界第17高的建筑。一共486套公寓,戶型覆蓋了一居室到五居室大平層。 ![]() 上 圖源:wikipedia.org 位于89樓的頂層豪宅,在2014年以1千7百萬美元的價格售給現任屋主。 大樓的平面是帶有弧面的平行四邊形。在大平層設計里,兩個弧形外墻分別安排了主臥和起居室,都是非常重要的空間。 ![]() 上 面積6850平方英尺,合636㎡,圖源:doublespeakshow.com 在大戶型里,已經不再追求極致的節約面積,弧形外墻打破了沉悶的室內空間,帶來了強烈的設計感。 這套戶型里,廚房雖然也靠近服務通道和洗衣房,但無論是從朝向、面積還是位置來看,都相當重要。 主臥室被書房和私人會客室左右包裹在最內側,隱私保護非常好。男女主人有各自獨立的衣帽間和衛生間。 ![]() 上 圖源:Pinterest 在這個戶型的另一個建議裝修方案中,仍然是四居室布置,但擴大了起居室的面積,并且也擁有一整個完整的弧形墻面。 廚房變得更大、也更開放了,并且緊挨著正式的大餐廳。 而即使是這棟樓里樓層稍低一些的一層兩戶戶型,廚房的大小也是絲毫沒有減少。 ![]() 上 圖源:Pinterest 定制柜體 vs 全是壁櫥 我們已經習慣了自己在房間里找個地方打柜子。 而歐美的住宅里,都會提前為你預留好壁櫥的空間。 這些壁櫥被藏在墻里面,從外面看起來非常整潔,但要全部打開的話,收納能力滿滿! 紐約·公園大道740號 這棟1929年建成的19層住宅樓,被稱為“權力的大樓”,建成至今,一直是頂級富豪們的最愛,歷屆的住戶包括杰奎琳·肯尼迪、設計師Vera Wong以及華納傳媒、美林證券、黑石集團等各種大公司的CEO。 ![]() 上 圖源:mcny.org 這棟樓大部分都是復式,以這套6居室的戶型為例,動靜分區非常明確,樓下是公共區域,樓上則全部是臥室。 整個戶型的中心,也是進門后的第一個空間,是一個大大的空曠的大廳。 所有的房間包括客廳等,都圍繞著它展開。 ![]() 上 圖源:Pinterest 因為建筑年代比較早,在部分理念上沒有新的豪宅那么先進,二樓的布局基本上還是一條走廊串起所有臥室,主臥的配置也沒有特別突出。 但每個房間,包括走廊和傭人房里,都設置了大量的“CL”壁櫥。 小戶型 vs 小戶型 如果覺得上面都是豪宅,沒有什么參考價值(其實是有的噢),那也看看一些明星款的小戶型。 嗯,我說的是明星。 洛杉磯·Ten50 這棟25層的公寓位于洛杉磯市中心,最大的戶型只有三居,最小的戶型是一居。 別看它小,主打的卻是酒店式服務的時尚豪華公寓。 ![]() 上 圖源:la.curbed.com 下面這個1.5居室,面積約85㎡,只有一個朝向有窗戶。因此書房只有間接采光,只能叫做1.5居。 盡管如此,在面積上仍然絲毫不局促,功能也相當地齊全。 ![]() 上 圖源:ten50.com 無論是一個非常寬敞還帶島臺的廚房,還是能夠享受浴缸的衛生間,這個屋子都稱得上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而更大一些的兩室戶型,故意將兩個臥室分開,并且把公共區域“藏”在了一段迂回的走廊后面。次臥要使用起衛生間來,也會比較方便。 ![]() 上 圖源:ten50.com 不過不管是哪個戶型,都把廚房放在了客廳之前,一進門首先會看到位置,更是提升了廚房的重要性,甚至把廚房島臺都準備好了。 據說,這也是西海岸近年流行的公寓配置。 除了我們列出來的這些有意思的發現,如果你有心點開大圖研究,也會發現很多頗有人性化的細節。 除了國內流行的程式化套路戶型之外,世界上還存在有很多其它的可能。 當你下一次遇到一個按世俗眼光看起來不那么“完美”的戶型時,也可以發掘它獨特的優點和魅力。 畢竟房子還是自己住著舒服最重要啦。 (在買得起的前提下)
來源:住范兒原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