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勸我買新能源車了.mp3 10:49 來自備胎說車 新能源車需要充電,不光是充電時間長,而且會衍生出充電樁安裝的麻煩,電池換換比較昂貴,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有。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使用便捷程度仍然是不及汽油,或者是燃油車的。 許多車主并沒有私家車位
新能源車比普通燃油車,更需要一個地下停車位或者是車庫。有了車位才能向供電局申請安裝充電樁,而不用到外面去找充電站、充電樁充電。 有沒有車位,不光是使用方不方便的問題,新能源車的壽命也會產生影響。 美國宇航局做的實驗,溫度越高,電池壽命衰退的越快。就好像你這個氣溫越高,菜就越容易發霉,道理是一樣的。 有一個地下停車位可以給新能源車遮風擋雨,避免陽光暴曬,還會實實在在影響新能源車子,電池的使用壽命。
車位問題不太好解決,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們國內大城市,小汽車和停車位的比例不到1:1的。 2015年住建部發布了個《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里面說,這個規劃人口規模大于50萬的城市,比例應該是1.1-1.3:1之間比較合適。 歐美發達國家,比如說美國這個數字是2.5:1。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國內各大城市的車位都是很緊缺的,一線大城市是尤其嚴重的。 北京,車位缺口129萬個,上海84.9萬個,夜間停車這個供需,矛盾特別突出,總有些車子找不到車位。 就好像現在社會男人多,女人少,總有一些男的就是要單身的一樣。
就算小區有車位賣,也不便宜,貴的要死。北上廣這種一線大城市的車位甚至已經達到幾十萬一個了,有時候比車還貴了。 買新能源車還要配個車位,才能用的比較方便,就有點像買個相機1萬塊錢,但是要配好幾萬的鏡頭,才能拍出好照片一樣了。 甚至有些這種老舊的小區,當初造的時候就沒想過什么地下停車場,大家都騎腳踏車的,你有錢都買不到車位。 安裝充電樁可能受到物業阻止即便有了這個私家車位,也不一定就能順利的裝上這個充電樁,還需要搞定小區的物業、業委會。
有不少地方的電力部門,甚至在受理充電樁安裝申請的時候,是需要申請人提供物業簽署的同意書的,這就比較麻煩了。 目前也有不少車主朋友買了新能源車,自己家里車位上面也充電樁裝好了,但是又被物業和業委會叫停這種事情,也是有聽到過了。 雖然聽起來不太合理,有一種自己賺的錢,想花錢還要老婆再同意下的這種感覺,但的確還是遇到了這樣的麻煩。
這個主要就是充電樁的安裝和使用,它可能會產生電力設施的改造問題。 如果涉及到這個建筑物,和它的附屬設施的改建、重建,根據這個《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的確是需要全體業主同意的。 另外一點,就是消防安全問題。目前來說這個新能源充電樁的這個安裝,確實沒有統一的消防安全技術標準的。 所以說真的要買新能源車,自己考慮沒關系,朋友老勸的話,我覺得不劃算,還不如說先去問問物業和業委會同不同意吧。 續航里程短
再了個,即使家里有車位,充電樁也搞定了,新能源車也不太適合長距離旅行,基本上只能在城市里面代步,自駕游什么的,就不要太奢望了。 目前市面上能買得到的續航里程最長的,大家都知道的特斯拉了。 特斯拉它曾經自己挑戰過,充一次電,跑一千公里的壯舉,但那個它用的是特殊的低阻力輪胎,不開空調,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巡航,才做到了。
這就是好像我們買手機一樣的,瞎扯淡,手機說我超長待機一星期,你要把屏幕關掉,后臺程序全部停掉,一個電話也不打,就放在那邊,這么測出來的,沒用的。 等到實際上用起來的時候,這有可能就是,每天都是要充一次電的,雖然宣傳的時候說,我有一個星期好待機的,差不多。
頂配的特斯拉Model S P100D,實際續航里程也就是五百多公里,還要受路況影響,這已經是目前新能源車子的極限了。 國產的新能源車續航里程還要差一點,表現比較好的比亞迪秦EV400、吉利帝豪EV450。 那續航里程標稱都是四百多公里,國產能達到這個水平基本上,都是各個品牌的頂配了。 其他的中低配基本上四百公里以下,有的少的只有一、二百公里的。
而且部分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的新能源車,續航里程還會受溫度的影響。0℃的時候電池容量會降低10%左右,在零下20℃的時候會降低30%左右。 這就好像這個氣溫太低了,人會凍僵了,這個活動不靈便了。這些車子如果在北方地區的這冬天開的話,續航里程就會進一步衰減了。
就算是買個高配車型,有個四、五百公里的續航里程,再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這種“手機電量小于20%就會焦慮”的這個情況,電池變成紅的,是不是會緊張,要找充電寶、找電池啦。 電動車也是一樣的,你標稱四百公里估計還剩一百公里的時候,大多數朋友都要開始到處找地方、找充電樁了。 所以目前來看,開新能源車,長途旅行還是比較辛苦的。 充電時間比不上加油時間
剛才是容量和距離對吧,充電時間,也是會影響新能源車實用不實用的。 而且限制這個動力電池充電時間的因素,和電池本身技術有關之外,還和充電樁和電網有影響。 就好像菜好不好吃,除了本身你這個菜新鮮不新鮮之外,你這個火候、燒法、刀功、擺盤都是會影響口味的。
繼續把特斯拉拿出來說,Model S P85D,30分鐘內充滿80%,是需要這個充電樁的功率達到149.9千瓦。 特斯拉超級充電樁的功率,也就是120千瓦,這個功率基本上已經超越市面上所有的充電樁了,也達不到半小時充,80%的這個地步。 所以現在的情況要達到充電5分鐘,開車2小時,相對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哪天步步高來做汽車,我看好。
不光是這個充電功率有限,這電網負載也是有限的。 一臺快充電樁的用電功率已經相當于幾十戶的居民了,需要單獨設置10千伏變壓器。 不是每個區域的配電網,都有余量增加更多的10千伏變壓器的,所以這個設置充電樁對電網的壓力也是不小的
你就好像燒飯的時候,原來是3個人吃,燒了3個人的飯,突然來幾個客人,電飯煲不夠大了,怎么搞搞,要燒兩次就很麻煩,燒不出來了,人家菜都吃完了。 所以說這個新能源車的充電速度,在未來的幾年內,是不太會有很大的這種突破了。 最后,新能源車就算達到了半小時充電80%的地步,也是遠遠不如燃油車三、五分鐘就加滿油,用起來那么方便的。 充電卡不通用然后,就說一個比較現實的、頭疼的問題,充電卡不通用。 就像燃油車,我們開汽車,加油基本上快沒油了,附近找一個加加,不一定就是家門口的那個,一定常去。 新能源車肯定也有出門在外需要充電的這種情況的,這個問題就是卡不通用。
現在的充電站,它就像手機SIM卡一樣的,有聯通充電站、移動充電站、電信充電站,互相還不好用的。國家電網的、中國普天,都不一樣。 好了,這種不同品牌的充電卡它不通用,真的想用的時候,附近最近的一個跑過去,你又沒有這張卡。 你要么不充,非常麻煩,你要么所有的品牌卡都辦一張,都讓你什么充1000送5塊錢,那不是麻煩死了。 而且有些充電站,它不像加油站一樣是24小時營業的,到了晚上會斷電的,關門了越加麻煩了。 電池成本高、車價高,并不省錢
然后這個新能源車,由于它不像燃油車一樣,需要去換機油、換三濾,經常保養。 這個使用成本,其實算是比較低的,而且電費1度,也肯定比油價的1升要便宜的多。 你充個五、六十度的電瓶,加滿五、六十升的油箱,算一算,那肯定是用電的便宜的多了。 但是,光電池成本,這個車子有可能就要7萬、8萬塊錢,新能源車子的車價一般都是比燃油車要貴很多的。
那目前這個新能源車子,它的價格基本上和燃油車持平的,是因為存在相關的這種補貼政策,而且是免征購置稅的。 但是根據國家的這個發展規劃,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已經開始慢慢的緩慢退市了。 到2020年這個國家補貼、地方補貼,這種一共加起來好幾萬的補貼優惠就完全沒有了,這車價有可能又要比這個燃油車貴上好幾萬了。
而且加上這個新能源車,要一個幾十萬的車位,所以說和燃油車相比來說的話,就更加不省錢了。 你就好比是空調,人家在說1個晚上只要1度電,但其實高級的變頻空調比普通空調已經貴了一大截了。 你用個一兩年,搞了不好,還不如這個普通空調費點電,加在一起的這個費用來的便宜了。 二手車保值率低
新能源車,電池壽命、更換價格等等這些問題,二手車的保值率,它比燃油車低很多。 燃油車二手車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了,有一套“十年折舊法”大家都在用的,也相對比較好,前3年的話,每年大概是貶15%左右,但新能源車就沒有這么系統的估算方法了。 以某款新車價格13萬,續航里程300公里的這個國產新能源車舉例子。買了不到兩年,4S店給出的回收價格只有4到5萬塊錢。 同樣價格的燃油車兩年之后,按“十年折舊法”算的話,還剩下9萬4千塊錢,相差一倍。
說夸張一點,就好像一個是鉆石,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另一個是玻璃,用舊了就不值錢了。 新能源由于這個電池壽命和售價原因,二手車保值率的確是慘不忍睹。大家都會想想的,這個用的時間長,這個電量會少起來的,這個電池壽命會有影響的。 新能源車的電瓶壽命有多長?換一次要多少錢?新能源車它最關鍵的這個電池,它的壽命到底有多長?真的到了我要換電池的時候,要花多少錢? 新能源車不是要裝充電樁換電池很麻煩的嘛,我買個混合動力的車子,現在靠譜不靠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