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和小光圈在理論上很容易理解,但新手在實戰或是不同的場景下應用時往往手忙腳亂,不知道用上大還是小光圈最好,若果你也有這個問題,那么希望這篇教學能夠幫到你吧! 先了解什么是「小光圈」和「大光圈」 我們都知道光圈值用F來表示,那么F值如何得來? F(光圈系數值)=f(焦距)÷D(光圈孔徑的直徑) 每一個數值都與相鄰數值有一個√2的關系,√2≈1.41421這個涉及到了物理和數學,我們這里只是簡單了解一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F值越大光圈越小,新手往往容易記混了,特別注意一下。 我們可以把光圈想像成瞳孔,當光線強烈時,瞳孔會自動收縮,當光線變弱時,瞳孔便會放大。相機的光圈也是這個道理——當我們把光圈調大,自然可以讓更多光線進入相機,反之亦然。明白這個基本原理后,讓我們看看使用不同大小光圈還會產生什么效果。 小光圈的效果 若果用上「小光圈」(像f/11、f/16、f/22等),會造成以下的效果: 1.減少光線進入相機,這時就可以用較慢的快門時間,比如拍攝流水、車軌、星軌、光影涂鴉等都需要相對時間長的曝光; 2.讓點光源變成散射狀,即產生明顯的星芒效果; 3.大景深效果,對焦主體以外的背景或前景都可以保持清晰。 一般來說,在拍攝風景、影棚人像等想保持前后景清晰銳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上小光圈。 小光圈(f/14)可以令太陽光芒更突出,而且保持前后景于景深范圍內。 大光圈的效果 而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會有以下效果: 1.在快門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會使越多光線進入相機,從而令曝光增加,相片變亮,尤其是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大光圈很有用; 2.景深變淺:這是大光圈一個很有用的用處 -制造淺景深,讓焦點中主體從虛化的背景中突顯出來; 大光圈可以制造淺景深效果,讓主體更突出。 實際拍攝中光圈的應用 大光圈的應用 前面說過大光圈制造淺景深的特性,這點在平時的人像與靜物拍攝中用的尤其多。拍人像最怕的就是背景太亂,而只要把光圈開大,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一切雜亂都會被虛化覆蓋,只剩下漂亮的主體。 . 除人像外,靜物攝影,包括商品展示,植物花卉乃至美食攝影等題材,都可以利用大光圈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總之,大光圈最大的作用就是突出主體,虛化背景,創造層次感。 大光圈這么好就沒缺點嗎?當然有! 大光圈制造的淺景深,會帶來的問題就是——有時候景深淺得過分了。 如果光圈開得太大,會導致主體的銳度降低,也就是清晰度和細節表現力不足。下圖左側的石獅子顯然是畫面主體,整體位于畫面清晰范圍內,看著好像并沒有什么大問題。 紅圈處,石獅子臉部是對焦點,最清晰; 而下圖藍圈處,和臉平面有一定距離的獅子卷毛部分,雖然看起來也是清晰的,但如果您把圖片放大仔細看,會發現細節缺失了不少。 這就是大光圈拍攝的一個顯著問題:主體不夠銳利,對主體的各部分細節可能無法兼顧。 此外,在最大光圈下的鏡頭,畫質也可能會略微降低,越是入門鏡頭這種現象就越嚴重,所以最好調小一到二級光圈再使用。 2.小光圈的應用 和大光圈剛好相反,小光圈有著很大的清晰范圍,,適用于風光、旅游、紀實類等拍攝題材。拍風光基本上都是用小光圈。配合泛焦操作,可以讓整個巨大空間尺度的畫面,都位于清晰范圍內。 之前說過,小光圈能獲取大景深,讓畫面清晰范圍更大。那么,是不是光圈越小越好呢?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小孔衍射”實驗,而在很小的光圈值下光圈正好變成了一個小孔,可能發生衍射作用,部分影響畫質。 F22 小光圈下拍攝的一張照片,我們對紅框處進行放大,得到左下小圖;和正常拍攝的該區域對比,發現畫質有所損失。 小光圈衍射畫質損失效果對比示意圖 可以看出,小光圈衍射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畫質損失,雖說對整體影響不大,但還是盡量避免的好。所以,一般情況使用小光圈,調到倒數第二或第三檔就行。 小光圈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在低光環境下,如夜景、室內拍攝時,使用小光圈會導致快門速度相應降低,可能會低于安全快門而導致手震。 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調高 ISO,以損失畫質為代價;或者帶上三腳架,以體力的損失為代價,就可以放心用低速快門了。 3.最佳光圈 要探討“在哪個光圈值下畫面最清晰”這一問題,我們要對各光圈值畫面中最清晰的部分,即焦平面成像進行橫向比較。 在下面這張圖上,對焦區域選擇了畫面中央的松針,著重觀察松針與景物的邊緣,和地面上松針投影的影子邊緣。 保持除光圈值之外的其他拍攝參數不變,以不同的光圈值拍攝數張照片。 選取 F22 和 F9 的兩張成像進行比對,觀察松樹的針葉和投射下來的陰影,會發現左圖的陰影邊緣,比右圖的更為模糊。 ![]() 這就說明,對這支鏡頭而言,F9 比 F22 成像更銳利。在不同光圈下,重復數次類似的比較,我們可以得出幾個銳度最高的光圈值,在這些光圈值下,鏡頭的成像最銳利最清晰。一般來說,最佳光圈往往是中等大小的光圈值。當然,最佳光圈值只是一個參考,在實際拍攝中還是先考慮景深,對景深沒有特殊要求時再考慮使用“最佳光圈”。 3.焦距與光圈 有些變焦鏡頭能使用的最大光圈值會受焦距影響,一般來說,焦距越長則可用的最大光圈值越小。 如某變焦頭標注著“1:4-5.6,18-50mm”,意思就是,當你使用 18mm 廣角端時,可用的最大光圈值是 f 4;而拉長焦距,可用的最大光圈值也會逐漸變小,當你使用 50mm 焦距時,可用的最大光圈值變成了 f 5.6。 ![]() 當然,你也可以購買“恒定光圈”變焦頭,則可以保證在任何焦距下的最大光圈值不變,不過這種鏡頭的價格和重量都會大幅增加,買前需斟酌。 后記 看完以上的介紹,對什么時候使用大小光圈應該會有進一步的了解,但切勿只顧理論,要充份掌握光圈、快門和ISO的關系,你必須多實際拍攝,但切記在按下快門前要多思考,在調較光圈后對相片會有什么影響,多練習多嘗試才會有所領悟、進步,一起努力吧!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