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男,55歲。1971年9月25日初診。 患胸膜炎20余年。前10年間,右胸脅及背部僅有不適感,此后逐漸由不適轉為疼痛。近四五年來,疼痛日益增劇,無法堅持工作,長期療養無效。現右胸脅終日憋悶疼痛不止,咳時尤甚,并引右頸、右背以及胃脘亦痛,痛有向內吸著感,痛甚時胸脘痞硬灼熱。頻頻噫氣,半咳不暢,痰涎特多而常從口嘔出,呈泡沫或水樣,其中有的稠黏膠結,吐在地上久久不干,大便秘結,小便短少。由于右胸脅及背部終日疼痛,右半身常有束縛感。近日胃脘脹痛較甚,食欲不振,舌苔白黃而膩,脈象弦數有力。投以三子養親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味:白芥子5g,蘇子5g,萊菔子5g,豬牙皂5g,甜葶藶子15g,大棗30g,旋覆花15g,橘絡10g,絲瓜絡10g。 9月26日二診:服上方1劑,半咳見松,尿量增多,胃脘脹痛減輕。守上方再進。 10月3日三診:再進上方3劑,胃脘脹痛全除,噫氣減少,半咳已暢,不僅完全咳得出來,而且可以大聲咳嗽。但右胸脅及背部疼痛依然如故,痰涎仍多。改用十棗湯加味:甘遂5g,大戟5g,芫花5g,大棗10枚,白芥子5g,旋覆花10g,法半夏10g,陳皮10g,云苓15g。 10月6日四診:服上方3劑,右頸、右背疼痛,噫氣嘔痰以及舌苔均明顯減退,自覺病去其半,惟右胸痛尚未見松,仍然便結、尿短、脈弦。守上方加甜葶藶子10g、瓜蔞實30g。 10月12日五診:再服上方4劑,右胸脅憋悶疼痛減去2/3,右背痛已全止,右半身束縛感漸除,右胸脅及胃脘上連右側頸筋仍有互相牽引之感,胃脘仍覺痞硬隱痛灼熱,小便雖轉長,大便仍秘結,有時腸鳴,舌苔薄白而膩,脈仍弦數。守上方出入:甘遂5g,大戟5g,芫花5g,大棗10枚,白芥子5g,萊菔子15g,旋覆花30g,枳殼15g,瓜蔞實30g,橘絡10g,絲瓜絡10g。 10月19日六診:服上方5劑,右胸脅痛范圍日益縮小,現僅感右腋下及右肩胛骨下如有痰吸著在內而悶痛,并仍牽引右側頸筋以致時時噫氣,每當噫氣作時,必吐痰一口,色黃而稠黏;如噫氣不作時,則感到舒適。胃脘痞硬減輕,胃痛由持續性轉為間歇性,右半身束縛感全除。大便仍結,2~3日1行,糞成條,腸鳴減少,精神、飲食基本恢復正常,自覺病去十之七八。但近日藥下2~3小時,胃中有不適感,因暫停十棗湯以觀察之。處方:甜葶藶子15g,大棗10枚,桔梗15g,枳殼15g,杏仁10g,瓜蔞實30g,旋覆花30g,萊菔子15g,橘絡10g,絲瓜絡10g,陳皮10g,前胡10g,甘草10g。 10月29日七診:服上方6劑,右胸脅痛范圍稍見擴大,并牽引右背痛,舌苔薄白微黃而膩,脈仍弦數有力。仍用十棗湯加味:甘遂5g,大戟5g,芫花5g,大棗90g,白芥子5g,蘇子5g,萊菔子10g,海浮石15g,海蛤粉15g。 11月4日八診:服上方3劑,右胸脅痛范圍又見縮小,右背痛亦大減,大便逐漸見松,先硬后軟,糞色深黃,日行1次或間日1行。守上方加瓜蔞實30g,橘絡、絲瓜絡各5g。 11月13日九診:服上方5劑,右胸脅痛減9/10,背痛全除,精神、飲食、二便均已正常,但胸脘仍稍有憋悶向內吸著感,仍微有咳痰,苔已退去,脈仍弦數。繼予善后調理而痊愈。 |
|